导图社区 口腔颌面部外科学-麻醉
口腔颌面部外科学的思维导图,包括局部麻醉的麻醉效果影响因素、常用局麻药、局麻方法、并发症、全身麻醉等。
目的:病史采集是疾病诊治的重要步骤,要做到准确、完整,同时重视沟通技巧及尊重患者隐私。包含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妇科疾病常见症状的鉴别要点。
外科学下肢骨、关节损伤思维导图,总结了 解剖特点、 分类、 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等。
外科学下肢骨、关节损伤思维导图,介绍了概述、 解剖特点、 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 洽疗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麻醉
局部麻醉
麻醉效果影响因素
①剂量
②血管收缩剂
1:100000~1:200000,max<200ug
作用
①增加麻醉强度
②延长麻醉时间
③减少毒性反应
④减少出血
严禁注射入血管
禁用
①严重心绞痛
②恶心心律失常
③严重高血压
④甲亢
⑤肢体末端或供血差部位
③部位
腭大孔量小效强,圆孔量大效弱
④pH
↑局麻作用↑
⑤联合应用
起效快短效药➕起效慢长效药
常用局麻药
普鲁卡因「短效酯类」
镇痛止痒
1000
丁卡因「长效酯类」
①表面麻醉
②0.3%丁卡因➕2%利多卡因
100
利多卡因「酰胺类中效」
①表面麻醉、浸润麻醉、阻滞麻醉
②室性心律失常、不适合肾上腺素患者
400
阿替卡因(酰胺类)
碧蓝麻:4%阿替卡因➕1:100000肾上腺素
浸润麻醉,对牙髓麻醉时间1h
7mg/kg
丁哌卡因(酰胺长效)
①浸润麻醉、阻滞麻醉
②性能强、(心脏)毒性大
150
局麻方法
冷冻麻醉
氯乙烷,涂凡士林
表面麻醉
2-4%利多卡因/丁卡因
脓肿切开、松动乳牙拔除
浸润麻醉
骨膜上浸润
骨膜下浸润
拔除上前牙,上前磨牙,下切牙,乳牙
牙周膜注射
血友病等出血倾向患者
比较疼痛
优点
损伤小
效果好
阻滞麻醉
上颌神经阻滞麻醉(圆孔/翼腭窝)
用途
①上颌骨手术、高位8拔除术
②局部炎症不宜进行眶下神经麻醉
③鉴别三叉神经第二支痛
注射法
翼腭管注射法
腭大孔
口外注射法
颧弓与下颌切迹之间
鼻腭神经阻滞麻醉(切牙孔)
123腭侧软组织
腭前神经阻滞麻醉(腭大孔)
3-8腭侧软组织
8龈缘—腭中线连线中点
8缺失
软硬腭交界前中点
8未萌
7腭侧
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1-6近中、唇侧软组织
方法
①2根尖黏膜皱褶处
②与上颌中心45°向后上外推进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上颌结节)
6远中、78,颊侧软组织
①7远中根颊侧黏膜皱褶处进针
上颌磨牙缺失:颧牙槽嵴后1cm
7未萌出儿童:6远中根
②针与合面成45°向后上内推进
③进针2cm注射2ml,5-10min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翼下颌)
同侧下颌骨、下牙、牙周膜
①对侧45之间,与中线成45°,合平面上1cm
②颊脂垫尖端➕翼下颌韧带中点外3mm
③进针2.5cm,注射2ml,5min
口角下唇麻木
失败原因
进针点、进针方向不准确
①偏高:高于乙状切迹
②偏低:下颌小舌以下
③偏后:超出升支后缘,暂时性面瘫
④偏前:触及升支前面
影响下颌孔位置因素
下颌支宽度↑➖进针深度↑
下颌骨宽度↑➖靠近磨牙,与中线角度↑
下颌角角度↑➖进针点上移
舌神经阻滞麻醉
退针1cm
1-8舌侧牙龈皮肤,舌前2/3
舌尖麻木早于下唇麻木
颏神经阻滞麻醉(颏孔)
1-4唇侧牙龈皮肤
7前庭沟向前下内
颊神经阻滞麻醉
退针到黏膜下
5-8颊侧牙龈皮肤
咬肌神经阻滞麻醉
改善牙关紧闭,↑开口度,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
并发症
表现
①头晕眼花、心悸无力
②面色苍白、全身冷汗
③血压下降,意识丧失
延迟反应
血管神经性水肿
荨麻疹、哮喘、紫癜
即刻反应
荨麻疹、哮喘、休克
兴奋型
血压↑、烦躁不安,呼吸深快
早期:口周麻木
抑制型
血压↓、神志淡漠、呼吸浅慢
感染
血肿
冷敷,48h热敷
神经损伤
针刺入神经或混入乙醇
注射针折断
防治
①全身放松、避免空腹
②立即停止,放平椅位
③松解衣领、通畅呼吸
④氨水乙醇刺激、刺人中
⑤注射阿托品、麻黄碱,吸氧
①轻:注射葡萄糖酸钙、异丙嗪、地塞米松
②重:吸氧,肾上腺素,按休克治疗原则
暂时性面瘫
注入腮腺
1h恢复
暂时性牙关紧闭
注入咬肌、翼内肌
2-3h恢复
暂时性复视或失明
下牙槽动脉
预防:坚持回抽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①了解最大用量
②必须回抽无血
③高敏患者术前镇静药:安定、巴比妥
④大剂量时联用
全身麻醉
特殊性
①不利于气道管理
②采用气管内插管
③插管要固定牢固
④重视失血性休克
血红蛋白<70g/l输血
⑤口腔颌面部疾病的影响
张口受限
呼吸道梗阻
颏颈部烧伤瘢痕
口腔内出血
再次手术患者
⑥完全清醒再拔管
吸入麻醉
静脉麻醉
静吸复合麻醉
全身麻醉并发症
①恶心、呕吐、误吸
②急性上呼吸道梗阻
③急性下呼吸道梗阻
④高血压、低血压
围术期高血压:高于平时20-30%
⑤体温异常
⑥术后咽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