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俱舍论》第五节课NO.24-31
这是一篇关于《俱舍论》第五节课NO.24-31的思维导图,忿:于情非情现前不饶益境,令心愤发为性。恼:坚执诸有罪事,由此不取如理谏悔。
这是一篇关于《解深密经》科判本四——释定润2025.7.18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科判总结,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
《法华经》的结构-东晋高僧道安大师根据佛经的组织结构,把佛经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
俱舍论-根品 75法学习笔记,一张图带你完全了解相关内容,通过思维导图帮你提高效率,赶紧来试一试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广释差别
明五地法-总标名数
NO.24 心所且有五 大地法等异
大地法10
通三性,等心起
大善地法10
性唯善,遍善心
大烦恼地法6
性唯染,遍染心
大不善地法2
性唯不善,遍不善心
小烦恼地法10
不定心所8
善、不善、无记
共46个心所法
明五地法-别释名体
一、明大地法
NO.25 受想思触欲 慧念与作意 胜解三摩地 遍于一切心
受
领纳,若、乐、俱非,有差别故。
想
取像,谓于前境取差别。
思
造作,谓能令心有所造作。
触
触对,根境识三和合而生,能有触对。
欲
希求所作事业。
慧
对法能有简择(分别/选择)。
念
对所缘,明记不忘。
作意
能令心警觉为性。
胜解
能于境印可(认可、许可),此事如此,非不如是,起殊胜解。
三摩地
译:定。等持,平等持心,于一境转。
大地10法。 此十心所,遍三性(即任一地,都有三性)等一切心——毘婆沙师
二、明大善地法
NO.26 信及不放逸 轻安舍惭愧 二根及不害 勤唯遍善心
信
澄净
不放逸
修诸善法,于善专注为性。
轻安
轻谓轻利,安谓安适,于善法中,心有所堪任。
舍
舍离沉掉,令心平等,无警觉性。
惭
对功德和有德人,有敬有崇,有所忌难,有所随属。
愧
对诸善士所呵厌的罪法,见能招非爱果,而生怖故。
无贪
无爱染性。
无嗔
无恚害性,即慈。
不害
无损恼,即悲。
勤
精进,能令心勇悍为性。
三、大烦恼地法
NO.27 痴逸怠不信 昏掉恒唯染
痴
亦名无明,迷境起故; 亦名无智,无决断故; 亦名无显,无彰了故。
逸
放逸,不修诸善,是修诸善所对治法。
怠
懈怠,心不勇悍,是前所说,勤所对治。
不信
令心不澄净,是前所说,信所对治。
昏
昏沉,谓身心重性,于善法中无所堪任。
掉
掉举,令心不静,是行舍所对治。
四、明大不善地法
NO.27 唯遍不善心 无惭及无愧
无惭
对于功德及有德人,无敬无崇,无所忌难,无所随属。
无愧
对于诸善士所呵厌之罪法,不见能招可怖畏果。
五、释小烦恼地法
NO.28 忿覆悭嫉恼 害恨谄诳骄 如是类名为 小烦恼地法
忿
于情非情现前不饶益境,令心愤发为性。
覆
隐藏自罪
悭
对财法,巧施相违。
嫉
对他诸兴盛事,令心不喜。
恼
坚执诸有罪事,由此不取如理谏悔。
害
对他能为逼迫,由此能行打骂等事。
恨
对忿所缘事,数数寻思,结怨不舍。
谄
心曲,由此不能如实自显。
诳
惑他,为获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
骄
染著自法,对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为性。
明定俱生-明欲界俱生
NO.29 欲有寻伺故 于善心品中 二十二心所 有时增恶作
善心品
10大地、10大善地(有时境恶作)
无恶作:22,有恶作23(加寻、伺,因为欲界是有寻有伺)
NO.30 于不善不共 见俱唯二十 四类恼忿等 恶作二十一
不善心与不共无明或不善见相应心品
10大地、6大烦恼地、2大不善地
共20(加寻、伺,因为欲界是有寻有伺)
不善心与贪等烦恼相应心品
10大地、6大烦恼地、2大不善地、贪等随一
共20(加寻、伺,因为欲界是有寻有伺)/21(加寻、伺、贪,因为欲界是有寻有伺)
NO.31 有覆有十八 无覆许十二 睡眠遍不违 若有皆增一
有覆无记心品
10大地、6大烦恼地
18(加寻、伺,因为欲界是有寻有伺)
无覆无记心品
10大地
12(加寻、伺,因为欲界是有寻有伺)
寻、伺(若有梦,皆增一睡眠)
“恶作”通善和不善。 “睡眠”属于“不定心所”通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