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内科学——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
第九版内科学第四篇第七章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包含概述、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等。
从中医基础理论上整理的五脏笔记,包含生理功能,生理特性,系统联系和该部分重点内容,加强记忆。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哟。
第九版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包含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脏的电生理学及生理特性、血管生理、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实验诊断学泌尿系统疾病包含: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疾病、泌尿系感染、肾功能试验(肾小球滤过功能)。适合考前记忆和建立体系思维。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肠结核
概述
定义
肠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
常继发于
肺结核
好发部位
回盲部(85%)
肠内容物停留时间久;淋巴组织多
病理分类
溃疡型
增生型
混合型
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
腹痛
右下腹或脐周疼痛,间歇发作,餐后加重,常伴肠鸣
排便或肛门排气后缓解
腹部可有压痛,多位于右下腹
排便习惯改变
常伴腹泻,粪便糊样,无脓血,不伴里急后重
以便秘为主
腹部肿块
增生型肠结核——右下腹,质中,较固定,轻压痛
全身症状
溃疡型肠结核——不规则低热、盗汗、贫血、消瘦乏力
增生型肠结核——一般情况较好,无明显结合毒血症
溃疡型肠结核与增生型肠结核临床表现的鉴别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沉ESR
明显增快
提示结核病活动
大便
可见少量脓细胞和红细胞
对诊断意义不大
OT试验
强阳性
有助于诊断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阳性
结肠镜+活检
找到干酪样肉芽肿或结核杆菌即可确诊
X线钡剂灌肠
钡剂灌肠“跳跃征”“激惹征”(特征性)
肠黏膜呈结节状改变,息肉样充盈缺损, 肠腔狭窄、肠管缩短变形、回肠盲肠正常角度消失
诊断
2005NO72A男性,25岁,右下腹痛3月余,还常伴有上腹或脐周痛,排便次数稍多,呈糊状,不含黏液和脓血,每日约2~4次,曾作过X线钡剂检查发现回盲部有跳跃征,最可能的诊断是:B A.克罗恩病 B.溃疡型肠结核 C.右侧结肠癌 D.阿米巴病 E.肠恶性淋巴瘤
病史
中青年病人有肠外结核,主要是肺结核
有腹痛、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右下腹压痛,腹部包块
钡剂检查
发现跳跃征、溃疡、肠管变形、肠腔狭窄
结肠镜
发现回盲部的炎症、溃疡、炎性息肉或肠腔狭窄
PPD试验
疑诊病例
对高度疑诊病例,如抗结核治疗2~6周有效,可临床诊断
2007NO65A对高度怀疑肠结核的病例中,下列最有利于临床诊断的是:A A.抗结核治疗2~6周有效 B.PPD试验阳性 C.有肠外结核 D.有腹痛、腹泻、右下腹压痛
鉴别诊断
2014N068A男性,32岁。3个多月来低热、三力、大便稀、右下腹痛、体重减轻。查体:T37.6°C,P84次/分,BP110/0mmlig,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软,右下腹轻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活跃。化验血1b125g/L, WBC5.4× 10°1,P1252× 10°1,类常规偶见WBC。结肠镜检查示回富部肠黏膜充血水肿,横行溃病形成,肠腔狭窄,大小及形态各异的炎性息肉。最可能的诊断是:B A.克罗恩病 B.肠结核 C.结肠癌 D.阿米巴肉芽肿
治疗
治疗目的
消除症状,改善全身情况,促使病灶愈合,防治并发症
抗结核治疗
关键治疗
对症治疗
腹痛可用抗胆碱能药物
摄入不足、腹泻严重者应注意纠正水电与酸碱失衡
对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需进行胃肠减压
手术适应症
完全性肠梗阻或不完全性肠梗阻内科治疗无效者
急性肠穿孔,或慢性肠穿孔粪瘘保守治疗无效
肠道出血保守治疗无效者
诊断困难需剖腹探查者
结核性腹膜炎
定义: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
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多见,男:女=1:2
渗出
粘连
干酪
几种内科疾病的腹泻特点及大便性状
几种内科疾病腹痛特点的比较
常规检查
ESR判断结核活动性,PPD强阳性对诊断有帮助
腹腔积液
渗出液——比重>1.018,蛋白质>30g/L,WBC>500×10⁶/L
腺苷脱氨酶(ADA)>45U/L,有一定特异性
普通细菌培养阴性,结核杆菌培养的阳性率很低
腹部B超
定位穿刺抽腹水
腹部平片
钙化影提示肠系膜淋巴结结核
腹腔镜
金标准
有确诊价值,适用于腹腔积液较多、诊断困难者
渗出型
腹水及症状消失常不需太长时间,患者可能会自行停药,而导致复发, 故须全程规则治疗
粘连型或干酪型
大量纤维增生,药物不易进入病灶,病变不易控制,故应联合应用,适当延长疗程
大量腹水
可适当放腹水,以减轻症状
手术
并发完全性肠梗阻、不完全肠梗阻经内科治疗无效
急性肠穿孔,或腹腔脓肿经抗生素治疗无效
肠瘘经抗结核化疗和加强营养而未能闭合
诊断有困难,不能排出恶性肿瘤时,可行剖腹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