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五章 游戏
学前教育学思维导图原创第五章,①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生理+心理②促进儿童认知和语言发展/智力发展/创造力发展③促进儿童情感与社会性发展④发展了儿童的美感
这是一个关于婴幼儿对于三大营养素的每日需求量及其主要食物来源的思维导图,包含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等。
1.类型教育目标/内容的性质,德育/智育/美育 课程教育组织方式 ,分科/广域/综合 课程学习经验的性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指向为标准,认知性/情意 课程影响儿童的方式,显性/隐形 课程2.要素①课程目标;②课程内容;③课程实施;④课程评价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第五章 游戏
第一节 游戏及其作用
一、游戏概述
1.内涵
儿童借助对现实的认知和理解,在假想的情景模仿实践活动, 是儿童内部动机驱使的感知与操作活动
2.特征
①自主的 ②假想的(日常生活的表征) ③愉悦的 ④游戏是学习(蕴含一定的规则)
3.结构
①游戏主题(儿童游戏能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②游戏规则 确定内容,规范行为,规定方向 ③游戏角色 象征性/互动性/造型性 ④游戏情节 趣味性/故事性/社会性
二、作用
①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生理+心理 ②促进儿童认知和语言发展/智力发展/创造力发展 ③促进儿童情感与社会性发展 ④发展了儿童的美感
第二节 游戏条件的创设
一、时间
①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 ②安排合理的游戏时间 ③善于利用零散时间
二、空间
①年龄特点 ②游戏功能 ③人数面积 ④现有场所
三、材料
①考虑游戏的主题 游戏材料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儿童可能获得的经验与发展 ②考虑儿童的年龄差异 玩具的选择与投放应有针对性 ③考虑游戏材料的分类 (低/高结构) tips :保持玩具新鲜感/让儿童自由选择/教儿童正确使用
第三节 游戏的分类与指导
一、游戏的分类方法
认识角度:感觉运动/象征性/建构性/规则游戏 社会性角度:偶然/旁观行为/单独/平行/联合/合作游戏 教育实践角度:创造性/规则游戏 创造性游戏:角色/结构/表演游戏 规则游戏:体育/音乐/智力游戏
二、各类游戏的特点与指导要点
1.角色游戏
根据兴趣,通过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反应的形式 1.丰富儿童的知识经验:快递站、医院、超市、电影院··· 2.准备玩具,引发游戏:小吃店、魔法箱 3.鼓励儿童自主提出游戏的主题:做游戏计划 4.教会儿童分配和扮演游戏角色 5.在游戏中观察儿童的表现,进行个别教育:观察+记录 6.直接参加游戏,促进情节发展 7.愉快地结束游戏:提醒、音乐、情节、物归原处
2.结构游戏
建构游戏 (手的创造活动) 1.丰富并加深儿童对物体和建筑物的印象 2.为儿童提供结构游戏的材料·【南京眼】 3.帮助儿童掌握构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平铺围合 4.培养儿童有目的地进行构造 5.培养儿童正确对待建造成果
3.表演游戏
1.选择适合于儿童表演的作品 2.吸引儿童参加表演游戏的准备工作 3.在表演游戏过程中的指导 4.启发并尊重儿童创造性的表演
4.体育游戏
1.活动前的热身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2.选用小型活动器械,鼓励儿童一物多玩 3.善于捕捉儿童的兴趣 4.注意观察,针对性指导
5.音乐游戏
1.创设丰富的音乐环境 2.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 3.注重游戏过程中的音乐体验
6.智力游戏
1.选择和编制合适的智力游戏 2.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 3.帮助儿童构建规则意识 4.鼓励儿童积极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