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有机园艺5
大力发展有机生产是我国园艺(果品、蔬菜、茶叶等)产业可持续发展和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园艺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也有重要意义。
编辑于2022-12-16 13:09:47 山西园艺
果园生草栽培
果园生草栽培: 在果园株行间选留原生杂草, 或种植非原生草类, 绿肥作物等, 并加以管理, 使草类与果树协调共生的果树栽培方式
功能: 保持水土; 改善土壤结构和营养; 调节地温, 改善生态环境; 提高生物防治能力; 利于改善果实品质; 生草可作为优良蜜源植物
果园生草与野生杂草的区别
果园生草是都可牧草或经过选留的原生杂草, 是养地作物;杂草多为耗地型的禾本科等作物
果园生草根系浅, 植株低矮, 匍匐生长, 覆盖度好, 保墒效果好;杂草根系深, 直立生长, 不保水, 消耗水分养分
果园生草多为营养丰富, 可作为果园动物饲料;果园杂草则粗蛋白含量低, 适口性差, 不能作为饲料
注意问题:选用草种要因地制宜;播种要因地制宜;重视苗期管理;加强肥水管理
豆科果园生草:白三叶, 红三叶, 百脉根, 紫花苜蓿;禾本科果园生草:早熟禾, 百嘉草, 羊胡子草
病虫草害防治
基本原则: 从作物-病虫草等生态系统出发, 综合应用各种农业, 生物, 物理的防治措施, 创造不利于病虫草滋生而有利于自然天敌繁衍的生态环境, 保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化, 减少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伤, 逐步提高土地再利用能力, 达到持续, 稳产, 高产, 优质的目的
方法:采取预防为主的策略, 使作物在自然生长条件下, 依靠自身对不良环境的自然抵御能力提高抗病虫草的能力, 通过改变病虫草的生态需要调控病虫草的发生, 将农作物受病虫草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要求在最大范围内尽可能依靠选用抗性品种, 合适的肥水管理, 作物轮作, 间作套种和混作的农业措施, 通过建树篱, 促进植被多样化等手段提高天敌的自然控制能力, 综合应用各种非化学手段, 积极预防和控制植物病虫草害的发生
基本方法
优先采用农业措施, 通过合适的能抑制病虫草害发生的耕作技术控制病虫草害发生
创造适宜环境, 保护利用病虫, 杂草的天敌, 通过生态技术控制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
尽量利用灯光, 色彩等诱杀害虫, 采用机械和人工方式除草以及热消毒, 隔离, 色素引诱等物理措施防治病虫草害
特殊情况, 采用有机认证机构允许使用的可用来控制病虫草害的植物源, 动物源, 微生物源, 矿物源农药
不允许使用人工合成的除草剂, 杀菌剂, 杀虫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其他农药,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生物或其产物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利用害虫, 农作物及生态环境间的三角关系, 采用一系列农业技术措施以促成农作物生长发育, 进而抑制害虫繁殖, 直接或间接消灭害虫, 进一步创造有利于益虫的生存及繁殖条件, 从而使农作物免受或减轻害虫为害的方法
意义:农业防治是园艺生产管理的一部分,不受环境, 条件和技术等限制,技术简便易行。虽不像化学防治对病虫害进行直接而迅速的杀伤,但其改变了病虫害最适宜的生存环境,能够长期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基本举措
选用抗病虫的种, 品种及砧木, 培育壮苗, 选用无毒苗, 栽种抗病植株(抗性强, 不易感染病害, 少/不施药, 有利于减少农药污染)
深翻土地和改良土壤(土壤管理:改变土壤环境的生态条件;将地下害虫翻至土壤表面;利用深耕, 将害虫翻入土层深处;把植物地上部翻入土中;深耕晒垄, 利用阳光消毒;深耕, 农机伤害造成害虫死亡;深翻土地, 施足腐熟基肥)
合理间作, 品种搭配和轮栽或倒茬(避免重茬地; 把互不传染病虫害的进行合理间作; 铲除地头田间杂草)
合理施肥:多施有机肥, 平衡施肥, 提高植株抗病性, 增强通透性, 改善微生物群落, 提高有益微生物数量并保证根系发育健壮
合理密植与修剪,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改变种植期与收获期;刮树皮, 刮涂伤口;合理灌水
彻底清园, 清残枝, 减少潜藏病原体:田间杂草应时常清除以减少病虫寄生机会, 收获后作物残部须加清除, 以消灭内部害虫;秋季/早春清扫落叶, 集中销毁
其他方法:慎选防护林, 种植诱捕作物, 塑料薄膜覆盖地面, 树盘培土灭虫, 秋季树干缠草绳, 浸水或晒田, 嫁接
忌避作物
利用作物与作物之间的关系,种植忌避作物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实例
葱, 韭菜与西瓜的混植栽培:西瓜与甜瓜的栽培因连作障碍严重枯死, 而与葱, 韭菜混植生长良好, 病害减轻
葱, 韭菜混植防治病菌:葱, 韭菜等葱属均含有多量硫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有强烈异臭, 有抑菌作用
与香草类混作:多数香草对其附近的植物有良好的影响
物理防治
隔绝, 驱避:1.病区隔离, 工具消毒防止传染 2.喷用防病膜 3.采用防虫网覆盖技术, 设网阻虫 4.非农药遮断法 5.果实套袋
人工灭虫:人工捕捉, 喷水冲刷;人工刮除/刮刷树干蚜虫;人工摘取害虫卵块, 捕捉幼虫, 集中销毁;硬纸圈/胶圈/胶瓶;树环
高温灭虫杀菌:1.晒种, 温汤浸种 2.设施栽培进行高温闷棚或烤棚 3.提高地温 4.土壤蒸汽消毒
利用特异光线:用白炽灯,黑光灯,高压汞灯等灯光诱杀有趋光性的农作物害虫
利用颜色防治:1.铺设银灰网膜趋避蚜虫 2.色胶板诱杀技术(利用害虫特殊光谱反应原理和光色生态规律) 3.黄色水盆 4.反光纸
机械刺激:通过鼓风, 喷水等进行抗逆锻炼,诱导作物抗性
生态控制
破坏病虫最适生态环境: 通过控制病虫环境条件和破坏适应环境降低害虫虫源基数或病菌侵染来源, 达到控制病虫害目的, 避免化学药剂使用
创造天敌和拮抗菌最适生存环境
天敌和拮抗菌是果园生态系统中的有益生物群落, 是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重要自然控制因素. 通过栽培管理及人工措施强化自然控制因素来控制有害微生物, 不但节省防治成本, 还减少有毒化学物质的使用, 提高果品质量
创造拮抗菌的最适生存环境
拮抗菌是果园中的有益微生物菌群, 有的对病原菌有拮抗作用/诱发植物抗病性, 限制病害发展
拮抗菌不能完全控制果树病害, 必须通过必要措施增加拮抗菌数量, 加强控害能力
措施
增施有机肥和菌肥, 改善土壤结构, 理化性质, 增加透气性, 从而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并增加拮抗菌营养, 进一步促进拮抗菌的增殖活性的提高
叶面喷施菌肥,改善叶面拮抗微生物的营养,促进增殖,减轻叶斑病的发生
将人工培养拮抗微生物直接施入土壤/喷洒在果树上, 改变微生物群落组成, 控制病害
将带有拮抗微生物的抑菌土移植到未发生拮抗微生物的果园, 改善微生物群落组成
利用自然/人工的热力处理技术处理土壤,刺激拮抗微生物增殖,削弱病原菌活力
在果园土壤中施用甲壳素,增加拮抗菌的种类和数量
创造天敌最适生存环境
创造天敌良好的生存和繁衍环境,保护和恢复天敌的控害能力,是实施无公害防治的基础
保护越冬的天敌昆虫;保护虫果, 虫枝, 虫叶中的天敌昆虫;人工助迁;引进微生物治虫
增加果园生态系统中的植被多样化:果园生草; 园内种植蜜源植物; 果园周围, 园区路旁适当保留杂草
有机园艺病害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微生物防治植物病害
利用微生物对病原物的抑制作用;微生物防治病害的机制主要有竞争,诱导免疫,抗生(分泌抗菌素),重寄生
拮抗菌
拮抗菌:某些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对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种类: 拮抗性放线菌, 拮抗性木霉菌, 拮抗细菌)
代谢活动分泌抗菌素抑制病原菌;采后快速繁殖生长夺取养分, 占据生存空间等削弱或消灭同一生境中的某些病原物;诱导寄主产生防御性反应或直接寄生于病原菌而抑制病原菌生长
拮抗微生物的作用机制
竞争作用:竞争作用发生于2种微生物有相同需求时, 种源相近的微生物, 竞争程度更为激烈。微生物之间会为养分, 生长要素, 水分, 空间和氧气等而起竞争作用
抗生作用:指一个微生物受到另外一种微生物之代谢产物所抑制, 通常是生长受抑制, 也可能造成细胞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