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章统计图表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统计学 第二章 统计图表 一、数据的初步处理一、数据的初步处理 二、次数分布表二、次数分布表 三、次数分布图三、次数分布图 四、计算...
第五章 心理测验 第一节 心理测验概述 一、心理测验的定义 ◆心理测验实质上是对行为样本的客观和标准 化的测量 通俗地说,心理测验就是借助心理量表,对心理特征和行 为的典型...
第四章心理测验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1心理测验及作用1-1-1心理测验的定义1-1-2心理测量的用途1-1-3心理测验在人员素质测评中的优势1-1-4意义1-1-5心理测验分类1-2常用的心理测验的应用1-2-1认...
心理测量学的第三部分,内涵选择题考点、重点、难点,适用于312统考,研究生考试心理学全国统考312测量心理学第三章 测量理论的新发展思维导图知识要点框架。心理测量是通过科学、客观、标准的测量手段对人的特定素质进行测量、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统计图表 (考点少,打基础)
统计表
次数分布表
显示初步整理后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
分为
简单次数分布表
含义
按数值在一列数据中出现的次数资料编制成表
数据较小时使用
分组次数分布表
把数据先分组,按数值大小划分到相应组别,再分别统计各个组别中的个数
数据较大时使用
编制步骤
求全距(R),即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的差距
定组距和组数
组距(i)
任意一组的起点和终点的距离,根据全距来定
一般取2、3、4、5、10、 20等数值,便于计算。
组数(K)
分组数目,一般分10^ 20组
i=全距/K
列分组区间
即组限,一个组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
组限有
表述上下限
10~19
精确上下限
9.5 ~19. 499
登次数
登记数据
算次数
计算组中值、次数、频数和百分次数
评价
优点
可发现各数据的出现次数及分布状况
可显示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和差异情况等
缺点
原始数据不见了,会出现误差,即归组效应
相对次数分布表
用频数比率或百分数来表示次数
累加次数分布表
把各组的次数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加在一起
双列次数分布表
对有联系的两列变量用同一个表表示其次数分布
不等距次数分布表
例如工资级别,年龄分组
其他表(1选择)
简单表
只列出名称、地点时序或统计指标名字的统计表
分组表
只有一个分类标志的统计表,也称单向表
复合表
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类标志的统计表
看看就好
统计图
次数分布图(1选择)
次数分布图是在次数分布表基础上绘制的图,更为直观
包括
直方图
又称等距直方图
以矩形面积表示连续性变量次数分布的图形
组织图
没画矩形时的直方图
横轴
等距分组点
纵轴
频数
矩形面积大小与每组频数分布等价
次数多边形图
是一种表示连续性变量次数分布的线形图,即直方图中各组组中值的连线
组中值
可以用于多个同质的次数分布的比较
累加次数分布图
根据累加次数分布表绘制而成
累加直方图
累加次数
累加曲线
又称递加线
即连接累加直方图各组矩形右顶点(或左顶点)而来
精确上限或精确下限
其他图(4选择)
条形图
主要用于表示离散型数据,用直条长短表示数量的大小
分类轴
数量轴
圆形图
也叫饼图
用于表示间断性资料,表示各部分在整体中所占比重大小
线形图(折线图、曲线图)
更多用于表示连续数据
可以用于
(1)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2)描述某种现象在时间上的发展趋势;
(3)描述一种现象随另一种现象变化的情况;
(4)比较不同人在同一现象上的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
散点图
用圆点多少和分布疏密来表示两个变量的相关程度
茎叶图
茎代表
十位数部分
叶代表
个位数部分
例如,X=75时, 7为茎,5为叶。
当观测数据不是很多时使用
箱型图
是一种用作显示一组数据分散情况的统计图
主要包含
上边缘
上四分位数
中位数
下四分位数
下边缘
异常值
频数分布的形状
对称分布
正态分布

双峰分布
偏态分布
正偏态分布
负偏态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