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公共经济学——外部性矫正
此篇导图与公共经济学有关,其内容主要依据外部性的概念与后果以及外部性的起源于外部性的矫正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来阐述外部性矫正
这是一篇关于金融学6——金融市场的思维导图,金融市场是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急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
此篇导图与公共经济学有关,其内容主要依据财政体制的概念,中央与地方财力的划分以及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等方面的内容来阐述财政体制
本篇导图与公共经济学有关,其内容主要依据公债的发行与规模,李嘉图等价定理以及地方政府债务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来阐述公债制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公共经济学6—— 外部性矫正
外部性的概念与后果
externality:外部性、外部效应...
经济学、社会学、法学、人口学、政治学都设计的研究领域
“经济学曾经面临的和正在面临的问题都是外部性问题”
有人认为--外部性是产权不明的结果,本身没有意义
1、外部性的概念
只要某一个人的效用函数所包含的变量是在另一个人或厂商的控制下,则外部性就存在
比方说我在池塘养鱼,河流上游有一家化工厂...
某个人的行为个其他人带来了未在交易价格中反映的成本或收益
负外部性:某个人的行为给他人造成额外的损害
消费:某人在公共场所吸烟
周边人被动吸烟,付出额外的成本
第三种成本让第三者白白的承担(负外部性)
(经济学帝国主义)
本身经济学只研究可量化的社会经济现象
但是有人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其他的如感情等现象,就是将经济学拓展了
生产:造纸厂直接排放污水
下游农民种植的作物被毒死了
正外部性:某个人的行为给他人带来额外的收益
消费:喷了香水的某人出现在公共场所
周边人有花卉芳香的清香感受,获得额外的收益
喷香水的人承担成本与收益,第三者获得收益
生产:养蜂人拉一车蜜蜂在某地采蜜
附近农民种植的作物产量提高了
拓展的解释
代际外部性:代际之间人类行为的影响
如前代对当代,当代对后代
袁隆平--“让世界远离饥饿”
他说:梦想,成就了自己;格局,养活了别人
金钱与梦想是否可以兼容?
区际外部性:辖区之间人类行为的影响
如上游对中游,中游对下游
新安江的“对赌”协议--对赌的结果,双方都是赢家
比方说三峡工程,省与省之间的矛盾
不同人的看法
varian
当一个个体的行为不是通过影响价格而影响另一个个体的环境时,就成为外部性
这一定义从个体与个体的行为关系来界定,认为人们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一方的行为势必影响另一方的利益
与不同行为策略即博弈有关
Meade
外部经济是这样一种事件,它将可察觉的利益(损害)加与某个人,而这个人并没有完全赞同,从而直接或间接导致该决策的失误
这一定义是从决策成本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的,认为双方统一的交易是有效率的交易,统一与否不是一个心理问题,而是一个成本问题
C&P
当某个人的行为所引起的个人成本不等于社会成本,个人收益不等于社会收益时,就存在外部性
这个定义显然是从收益与成本角度来推敲的
产权!!
2、外部性的复杂性
同一活动对相同主体会同时产生正或负外部性
同一活动对不同主体会同时产生正或负外部性
3、外部性的后果
负外部性使产量过剩
负外部性的实质
产品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生产这种产品的社会边际成本
MPC<MSC
外部边际成本
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给第三者带来的额外成本
正外部性使产量不足
正外部性的实质
产品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该种产品的社会边际收益
MPB<MSB
外部边际收益
增加一单位的某种产品给第三者所带来的额外收益
外部性的矫正
对产品的MPC或MPB进行调整,使之与MSC或MSB相一致
1、公共部门对外部性的矫正
1、课征税收(或收费)
对具有负外部性的产品征收相当于其外部边际成本数量的税收
利弊
优点
谁污染谁纳税,公平
迫使污染者研发治污技术,效率
缺点
环境保护税的设计比较难
2、发放补贴
对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发放相当于外部边际收益数量的补贴
缺陷是受政府财力的制约
一些知识分子享受国务院或省政府特殊津贴,就是因为他们的科技成果具有正外部性。
森林生态补偿基金也是为了矫正正外部性
邻避效应
居民因担心垃圾场、核电厂、殡仪馆等设施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等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从而滋生“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心理。
措施---补偿
邻喜效应
3、政府规制
政府部门直接干预个人或企业从事的具有外部性的经济活动
如勒令厂商安装防污设备或改进生产工艺等
禁止看法原始森林等
针对性强,见效快。但也有缺陷
污染者认为只要在排污范围内,就不必治污
效率并不要求两个厂商等量地减少产量
2、私人部门对外部性的矫正
1、损害者与受害者谈判
科斯:外部性是产权不明引起的
科斯定理
在产权明确的情况下,若交易成本为0或可以忽略不计,则:
无论初始时谁拥有产权,市场机制可以把外部性内部化
2、经济组织创新
前提是,企业合并后的管理成本<市场的交易成本
企业规模不是无限的,成员是否自愿加入,在新的组织中做出集体决定的规则怎样
现实生活中,一些企业采取“准一体化”办法
3、排污权交易
一定的区域内,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的前提下,内部各污染源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方式相互调剂排污量。
外部性的起源
1、产权与外部性
若一种资源的产权没有排他功能,那么就会导致过度享用,最终使其他成员的利益受损,从而产生外部性
产权:所有权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一般来说,共有产权最容易导致外部性
共有产权:辖区内的每个成员对某种财产都拥有产权,实际上这种财产不属于谁
在共有产权条件下,某一个成员可以过度分享财产的权利,其他人与其谈判的成本很高
牧民在草原上过度放牧
国有产权也容易导致外部性
国有产权:财产权利名义上归属国家所有,实际上由特定的代理人行驶
代理人可能过度分享财产的权利,其他人与其谈判的成本比较高
在校园草坪上进行烧烤
共有产权和国有产权肯定存在,道德的功能之一是避免产生外部性
私有产权--难产生外部性
私有产权:依照法律,财产权利归家庭或个人所有
只有在私有产权条件下,某一个成员无法过度分享财产的权利,从而不易产生外部性
一切私有产权都不是完全和绝对有效的,从而都在产权的边界处留下了一块公共区域,也就是某种外部性
房子安装雨棚、配窗帘--界定产权
2、“公地悲剧”
公地悲剧
有限的资源因不受限制的被自由使用,最终导致资源的耗竭
比如卫生间的手纸
实质:资源的过度使用,激励人们破坏和毁灭资源
3、“反公地悲剧”
一种资源有许多拥有者,但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权阻止其他人使用资源,导致资源的闲置
“外部性的本质是围绕行使权力引发的利益冲突”
供体和受体均拥有合法权利,只是权利发生了冲突
拍卖挖沙权--产权界定+价格发现
两者异同
共同之处
都与公共产权相关
前者造成资源的耗竭,后者造成资源的闲置
不同之处
前者源于产权不明晰,后者源于产权缺乏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