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幼儿园综合素质 第一章 职业理念
幼儿园综合素质重点章节,历年来必考的大题,三观:教师观,儿童观,教育观;以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必考的大题,我们可以结合大点再做出细致分析。
儿童们做游戏时会有预知不到的事,那为什么不提前做好室内室外环境规划呢,让孩子们玩得更开心更安全,让我们也更安心
简洁明了的概括所学的知识点,自由更换主题字体颜色,用符号标记重点,便于复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教资:教育目的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一章 职业理念
教育观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素质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的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地、生动活泼地、可持续地发展
全面性、主体性、可持续性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行精神和实践能力
问题:从教育观(结合教学观)的角度评价教师行为
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理念和正确的办园目标
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
教学从教会幼儿知识到教会幼儿学习转变
从重结论轻过程到重结论更重过程转变
从关注学科到关注人转变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观
全面提高幼儿园园长和教师队伍的水平
在保教活动中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
幼儿教育
含义
指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设计一个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
⭐特点
启蒙性
生活化
游戏性
活动性
潜在性
儿童观
育人为本的儿童观
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有发展的潜能和需要,成长就是不断发展)
身心发展有规律
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处于发展初期的幼稚个体
儿童是独特的人
完整的人
有自己的独特性
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儿童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每个儿童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ii的客观存在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
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独立性
儿童是责权的主体
根据儿童观,分析教师行为
⭐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顺序性
阶段性
不平衡性
互补性
个别差异性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
遗传
环境
个体活动(决定性因素和基础)
教育公正
入园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
儿童的共同发展
性别差异、民族差异、地域差异、家庭背景差异、身心发展水平差异与共同发展
教师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
教师是幼儿的倾听者、观察者
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中的合作者
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引导者
教师应成为研究者、学习者、创造者
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观
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
从教师观(结合教学观),分析教师的行为
⭐幼儿教师职业责任
教师是幼儿全面发展的指导者
是民主师幼关系的建立者
是幼儿学习过程的指导者
是信息的开发的应用者
是幼儿健康心理的培育者
⭐幼儿教师劳动特点
对象的主动性与幼稚性
内容的全面性与细致性
过程的创造性与灵活性
手段的主体性与示范性
周期的长期性与滞后性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内容
建立专业理想
拓展专业知识
幼儿发展知识,保教知识、通识性知识
提高专业能力
形成专业自我
要求
学会学习,成为终生学习者
勤于反思,成为反思的实践者
恒于研究,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重视沟通,提高交往与合作能力
勇于创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途径
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行动研究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
爱国守法—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本质要求
关爱学生—师德灵魂
教书育人—教师天职
为人师表—内在要求
终身学习—专业发展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