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经验学派_(传统学派)_
新闻与传播:第一节:芝加哥学派;第二节:耶鲁学派;第三节:哥伦比亚学派;第四节:经验学派。
编辑于2022-12-26 18:23:15 江苏省经验学派 (传统学派)
第一节:芝加哥学派
代表人物:
1⃣️、杜威
“社会寓于沟通之中”
“S-O-R “模型
2⃣️、皮尔斯
符号
3⃣️、帕克
社会互动论
4⃣️、米德/库利
初级群体
主我客我
镜中我
象征性互动
5⃣️、布鲁默
符号互动
自我互动
6⃣️、戈夫曼
拟剧理论
印象管理
名词解释❤️:
形成:
19C末20C初形成于🇺🇸的社会学学派
学术活动开展:以芝加哥大学为中心,代表社会学在🇺🇸的繁荣
研究旨趣:
在于传播与社会关系的建构
更多关心传播如何维系民主、解决城市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传播与人现代性塑造等话题
主要贡献:
首先,为传播学研究提供大量理论基础
其次,为传播学提供研究方法范例
最后,肯定并赋予大众传播较高的社会地位
大众传播:为研究学者找到解决社会问题🉐️方法
为后来传播学发展奠定基础
衰落:
内因:
早期芝加哥学派的非学科化倾向以及方法论缺少科学性和精确性
外因:
🇺🇸当时出现了新的社会学研究范式—结构功能主义
逐渐成为🇺🇸社会学新的主流范式
简答题⚠️‼️
❤️“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的贡献”:
1、理论上:提供了大量理论基础
杜威:实用主义方法论原则
🉐️后来几乎所有🇺🇸学者认同和应用
甚至被认为🇺🇸民族精神和生活方式理论象征
库利:镜中我、“首属群体”
成为内向传播和人际传播研究🧐重要理论贡献
帕克:城市社会学理论和人类生态学理论
从人与环境互动关系找到人之社会化的传播形态
米德、布鲁默:“象征互动理论”:
阐述人际、人内传播过程实质
揭示人的社会化进程符号本质
2、实践上:
佩恩基金会研究
实地考察🇺🇸当时社会发展诸多现实问题
特别是“城市移民”的调查和研究成为🇺🇸历史上🈶️开创性意义的重大事件
经典性著作:《欧洲与波兰的美国农民》
3、方法上:为传播研究方法提供范例
实用主义哲学原则和方法观察🇺🇸社会
定性研究(广阔视野)+定量研究(具体精确)
将传播至于社会活动的基础和核心位置,奠定基础
第二节:耶鲁学派
代表人物:
1⃣️、霍夫兰及其团队
“传播与态度变化项目”
2⃣️、麦奎尔
受众的主动性
说服的抵抗
免疫效果
名词解释❤️:
含义:
以🇺🇸霍夫兰为首,结构功能主义和行为主义相结合的产物
主要采用实验心理法对受众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
第三节:哥伦比亚学派
代表人物:
1⃣️、帕森斯、莫顿
个人的行为表示了个体对社会结构的功能性适应
2⃣️、拉扎斯菲尔德
二级传播
媒介的功能
3⃣️、卡兹
媒介事件
使用与满足
选择性接触
4⃣️、贝雷尔森、赫卓格、米尔斯
哥伦比亚学派出发,拓展极大边界
名词解释❤️
时间:
20C40—50A,🇺🇸哥伦比亚大学🇨🇴为研究地
理论基础:
涂尔干主义、实证主义、行为主义
注重经验研究和论证的逻辑性
形成了大量功能研究、效果研究、心理学感觉成果😁
注重量化研究🧐方法
第四节:经验学派(1)
一、含义:
界定:
广义:经验性方法来考察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流派
狭义:美国的经验学派(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
特征:
角度:行为主义
研究方法:注重经验材料和实证考察
目的:实用主义
西方广为流传的思维方式,产生于18、19世纪
认为“真理就是效用”,社会科学研究🧐须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经验学派的主要学者无不带有实用目的
拉斯韦尔的宣传研究
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传播流”
霍夫兰等人“说服”实验
卡兹等人“创新与普及”
着眼点:
1⃣️、考察传播过程的结构与功能
2⃣️、传播对人心理、态度、行为的影响
3⃣️、如何通过传播达成个人或群体目标
指导思想:多元主义🉐️社会观
否认西方资本主义是阶级支配🉐️社会
认为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竞争、制衡的社会
任务不是变革现存资本主义制度,而是通过改进传播机制实现社会管理
评价:❤️
这种多元主义意识形态,决定了他们不可能从批判立场研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大众传播
也不能可能触及到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最多出于维护制度🉐️目的,从“管理角度”做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
代表学者:
拉斯维尔、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克拉帕、施拉姆等
主要理论:
有限效果论
适度效果论
评价:
注重讨论人的行为,🈶️应用价值
但忽视和回避关于社会本质的重要课题
二、主要方法:
1⃣️、经验性方法:
1、含义:
可观察、测定、🉑️量化的经验材料
对社会现象和社会运行实证考察的方法
2、三个基本前提:
🈶️科学方法来揭示:
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有自身客观性
客观性科学方法揭示
🈶️能力开发出科学方法:
人类有能力开发设计揭示社会现象客观性的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证明或否定:
任何社会现象的理论假设,都可通过科学方法证明、否定
3、三个主要原则:
1⃣️、研究程序:
有客观性和重复性
用于调查和分析方法不得随意变更
以便为其他学者提供验证手段
2⃣️、社会学家首要目标:
收集和提供关于理论假设的无可争议的科学数据和验证材料
3⃣️、通过公开的学术讨论:
建构关于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模式或定理
4、意义:
反对从观念到观念对社会现象做纯主观抽象说明
强调切实可靠经验材料或客观数据重要‼️性
主张从外部环境变量出发揭示社会现象、社会行为的客观规律
与社会科学🉐️实证立场相联系,是社会科学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
5、局限性😭:
1⃣️、不能单纯用经验材料:
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无限复杂,可观察、测定、量化🉐️经验材料有限
尤其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理性活动
不能单纯
2⃣️、精确性和严谨性受质疑:
所依赖程序和技术主要是问卷调查或控制实验
3⃣️、考察社会历史过程和宏观社会结构缺乏有效手段:
集中于个人或小群体层面🉐️经验材料
研究微观现象🈶️一定效用,不适应宏观
4⃣️、很难做到“纯客观”:
经验性方法论者主张“纯客观”态度研究,
但现实研究者的文化背景、社会价值、意识形态🈶️影响
主要代表人物:
1⃣️、拉斯韦尔:
概述:
🇺🇸政治家
代表作:《世界大战🀄️的宣传技巧》、《传播的结构与功能》
贡献:
“社会传播”概念、三功能
5w
倡导并实践内容分析法
定量语义学比较了政治符号在不同时间点🉐️发布
为内容分析法提供经验
评价:
对政治传播尤其战争宣传进行系统详尽分析
对整个人类传播作出贡献
2⃣️、拉扎斯菲尔德:
概述:
原籍奥地利🇦🇹、🇺🇸社会学家
哥伦比亚🇨🇴学派
贡献:
开创“媒体效果研究”传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范式
提出“两级传播”,破除“魔弹论”
“实地调查法”开创者,“工具制造者”
提出“意见领袖”、“政治既有倾向假说”…
“三功能说”
3⃣️、霍夫兰:
地位:
实验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
研究内容:
揭示传播效果形成的各种条件
“说服性传播”领域‼️贡献
著作:《大众传播实验》、《传播与说服》…
主要理论:
“可信性效果、休眠效果、明示与暗示结论”等概念的研究为后世提供新的🧐研究方向,传播学🉐️以进一步发展
不足:
较少使用大众传播媒介研究🧐,研究结果不能很好运用到大众传播效果解释🀄️
一系列研究都发生在实验室环境,对自然环境发生的传播行为,并不能等同🟰解释
4⃣️、卢因:
概述:
🇺🇸社会心理学家
创立“群体动力学研究中心”
《解决社会矛盾》
贡献:
引入心理学实验方法,为传播学研究提供分析手段
对社会个体、群体行为🉐️研究(场论)
要充分注意社会环境和个人所属群体”作用
“把关人”
5⃣️、施拉姆(集大成者)
地位:
🇺🇸传播学创始人、集大成者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大学传播学研究机构
编辑出版世界上第一本传播学教科书
著作:
《大众传播学》、《传播学概论》、《报刊的四种理论》、《大众媒介与国家发展》
世界上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和教授—“传播学之父”❤️
贡献:
1、创立学科:
把🇺🇸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综合研究🧐
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和学科创始人是谁?他们各自的主要贡献是什么?(课后习题❤️)
20世纪20年代以后,有四位学者的研究和学术活动对传播学的建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被称为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他们是拉斯韦尔、卢因、霍夫兰和拉扎斯菲尔德;学科创始人是施拉姆。
(1)拉斯韦尔在宣传研究领域具有很大的影响,最早总结了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环境监控、社会协调、文化传承),并考察了传播的基本过程,将其解析为五个主要环节或要素,即著名的“5W”模式,明确勾勒出了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对形成传播学的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论著有《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世界历史上的宣传与传播》等。
(2)卢因对传播学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概念,后来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到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达过程的研究中,“把关”理论成为揭示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机制的一种重要理论,且其理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2)卢因对传播学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概念,后来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到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达过程的研究中,“把关”理论成为揭示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机制的一种重要理论,且其理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4)在四位奠基人当中,拉扎斯菲尔德是对后来传播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一位。他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假说。包括“两级传播“理论、“政治既有倾向”假说、“选择性接触”机制、“意见领袖”等重要的概念和理论假说。同时,拉扎斯菲尔德系统地运用社会调查和量化方法研究传播过程,对传播理论的体系化起了重要作用,被称为传播学研究的“工具制作者”,他通过不断改进抽样调查技术和量化分析方法,为传播学赢得了来自其他科学的尊重。
(5)学科创始人威尔伯·施拉姆是美国传播学的始创者和集大成者,人们称之为“传播学鼻祖“和“传播学之父”。他建立了第一个大学传播学研究机构,编撰了第一本传播学教科书,获得了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传播学教授头衔的人。他对于传播学的巨大贡献在于: 第一,他创立了传播学。1949年其第一本权威性著作《大众传播学》出版,标志着传播学的创立。 第二,他不断著书立说,推进传播学的壮大。 第三,他大力推进传播学教育,扩大传播学在教育界及学术界的影响,培养众多知名学者,形成“施拉姆学派”。
2、教书育人:
创立了传播学、创办研究机构、开设传播学硕士、博士学位课程
3、出版教材:
。主编了最早的一批传播学教材
1949《大众传播学》第一本传播学著作
《传播学概论》为后世传播学划定范围
4、学术贡献:
“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模式”、“施拉姆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将大众传播功能概括为
政治功能
经济功能
一般社会功能
评价:
为传播学发扬光大巨大贡献
局限:
对传播学的勾勒限制了🚫传播学发展
著作中🈶️冷战思维,🈶️政治局限性
❤️❤️❤️经验学派🆚批判学派(课后习题)
1⃣️、研究目的差异
1、经验学派:
为传播实践及功能发挥服务
维护现有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
2、批判学派:
探索传播与社会结构要素的关系
目的:对现状分析与批判,促进社会变革
实用性、经验性明显
2⃣️、社会观的差异
1、经验学派:
资本主义社会是多元社会,实现多元利益协调🉑️消除矛盾
媒介🉑️帮助改进社会
2、批判学派:
资本主义制度和传播制度本身不合理,
大众传播本质是少数资产阶级统治的意识形态工具,必须批判
3⃣️、方法论的差异
1、经验学派:
量化分析方法,注重实证、经验,微观
2、批判学派:
哲学方法
强调定性分析、价值判断
注重宏观和思辨
不完全排斥定量方法
4⃣️、研究焦点的差异
1、经验学派:
核心课题:
“如何控制”、“多大程度”控制
2、批判学派:
关注焦点:
“谁在控制”、“为什么存在控制”、“为了谁的利益进行控制”
补充:李普曼
对传播学的贡献:❤️
也为❤️特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