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内科-白血病
本篇主要介绍了急性白血病的病因、病理分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等内容,可用于临床医学复习参考及相关科普了解
编辑于2022-12-28 16:27:13 新疆本篇详细介绍了免疫功能在抗感染方面的作用机制、各类感染所引起的免疫防御机制及感染的不同结局,适用于临床医学研究生免疫课程的学习,与本科的医学免疫学内容有所交叉。
从免疫的角度看肿瘤治疗,本篇包括了肿瘤免疫的概念介绍、肿瘤的免疫基础、肿瘤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等内容,部分参考了医学研究生第二版教材,适用于对免疫学科感兴趣的人群.
本篇根据2024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编写,主要包括了小儿泌尿系统发育特点、急性肾小球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的内容。详细介绍了肾小球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等内容。 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复习参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本篇详细介绍了免疫功能在抗感染方面的作用机制、各类感染所引起的免疫防御机制及感染的不同结局,适用于临床医学研究生免疫课程的学习,与本科的医学免疫学内容有所交叉。
从免疫的角度看肿瘤治疗,本篇包括了肿瘤免疫的概念介绍、肿瘤的免疫基础、肿瘤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等内容,部分参考了医学研究生第二版教材,适用于对免疫学科感兴趣的人群.
本篇根据2024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编写,主要包括了小儿泌尿系统发育特点、急性肾小球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的内容。详细介绍了肾小球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等内容。 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复习参考。
白血病( leukemia )
急性白血病
定义
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浸润,正常造血受抑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和感染
分类
国际上常用的英法美( FAB )分类法将 AL 分为二大亚型:ANLL;ALL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分为8个亚型:M0-M7
M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
骨髓象中原始细胞>30%,无嗜天青颗粒及 Auer 小体
过氧化酶/苏丹黑(-);非特异性脂酶(-)
免疫分型: CD13 *,CD33*
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占 NEC 的>90%; 极少数白血病细胞有嗜天青颗粒或 Auer 小体
过氧化酶/苏丹黑:3%或略多;非特异性脂酶(-)
免疫分型: CD13* ,CD33*,CD34*,HLA - DR +
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占骨髓NEC 的30-89%,单核细胞<20%
常有嗜天青颗粒与 Auer 小体
过氧化酶/苏丹黑:(+);非特异性脂酶(-)
免疫分型: CD13*, CD15*,CD33*,HLA - DR +
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骨髓中早幼粒细胞>30%,原始粒细胞可<30%
多颗粒早幼粒细胞,有伪足,多见 Auer 小体
过氧化酶/苏丹黑:(+);非特异性脂酶:(-)
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骨髓中原始细胞占NEC>30%,各阶段单核细胞>20%
过氧化酶/苏丹黑(+/-);非特异性脂酶(+)
免疫分型:CD11*,CD13*,CD15*,CD14*,CD33*,HLA - DR*
变型:M4Eo 伴骨髓嗜酸粒细胞在NEC中占比>5%
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5a未分化型:原单核细胞>80%
M5b分化型:原单核细胞<80%
过氧化酶/苏丹黑(-);非特异性脂酶(+)
免疫分型:CD11*,CD13*,CD14*,CD15*,CD33*,HLA - DR +
M6急性红白血病
骨髓中50%有核细胞为幼红细胞;NEC中原始细胞≥30%
氧化酶/苏丹黑(+/-);糖原染色( PAS )(+)
免疫分型:CD33*,HLA-DR*,CD36*,血型糖蛋白A和B (+)
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原始巨核细胞30%以上
过氧化酶/苏丹黑(-);非特异性脂酶(-)
免疫分型:CD33*,CD13*,CD41*,CD61*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分为3个亚型
L1型: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以小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
L2型: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以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不一,以大为主
L3型: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以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胞浆有许多空泡,胞浆嗜碱性、染色深
临床表现
正常骨髓受抑制表现:贫血、发热、出血
器官与组织浸润
肝脾及淋巴结肿大
急淋多见
骨和关节
胸骨压痛
眼部
绿色瘤
眼周组织结构疏松,易受侵犯,属粒细胞瘤
齿龈和皮肤
急单和急粒单白血病多见
牙龈血运丰富易受浸润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白血病最常见的髓外浸润部位,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 ,尤以治疗后缓解期多见(化疗药物难以通过血脑屏障);急淋多见
睾丸
多为一侧睾丸浸润,但活检时需检查两侧
实验室检查
血象
白细胞:多数增高
≥10x10^9/L:白细胞增多性白血病
<1x10^9/L: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
可见原始和(或)幼稚细胞
血红蛋白: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看三个′′平均''
血小板:减低
骨髓象
FAB :原始和(早)幼细胞≥30%为 AL 的诊断标准
增生明显/极度活跃;正常造血细胞↓
Auer小体:见于急非淋白血病细胞浆中,未见也不能排除急非淋;但急淋中一定没有
细胞化学染色
免疫学检查
用单抗可鉴别急淋和急非淋,急淋中可鉴别 T、B 急淋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特点,诊断白血病一般不难
骨髓象:原始和幼稚(早)细胞≥30%,结合细胞组化染色,免疫学检查及细胞遗传学特征进行 MIC 分类
鉴别诊断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征
骨髓中原始细胞小于20%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征
可见异形淋巴细胞,但形态与原始细胞不同,血清中嗜异性抗体效价逐步上升,病程短,可自愈
再生障碍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骨髓中原始细胞不增多,幼红细胞 PAS 反应常为阴性,予以叶酸、 Vit B 治疗有效
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
多有明确病因,血小板正常,原、幼粒细胞中无 Auer 小体,短期内骨髓粒细胞成熟恢复正常
治疗
一般治疗
紧急处理高白细胞血症
当循环血液中白细胞数>100x10^9/L,病人可产生白细胞淤滞症,表现为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反应迟钝、言语不清、颅内出血等
防治感染
发热应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迅速进行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纠正贫血
吸氧、输浓缩红细胞,维持Hb >80g/ L,但白细胞淤滞时不宜马上输红细胞,以免增加血黏度
控制出血
输注单采血小板悬液
防治尿酸性肾病
由于白血病细胞大量破坏, 血清和尿中尿酸浓度增高,积聚在肾小管,引起阻塞而发生高尿酸血症肾病
此时应鼓励病人多饮水;并保持患者碱性尿
维持营养
白血病系严重消耗性疾病,应给予病人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抗白血病治疗
化疗原则:早期、足量、联合
分为两阶段
第一阶段:诱导缓解治疗,主要方法是联合化疗,目标是使病人迅速获得完全缓解( CR )
第二阶段:即缓解后治疗,主要方法为化疗和 HSCT 病人,目标是使病人获长期无病生存(DFS) 甚至治愈(DFS持续10年以上)
ALL治疗
诱导缓解治疗:长春新碱(VCR)和泼尼松(P)组成的VP方案是ALL的基本方案;还有DVP、DVLP方案
维持、巩固强化治疗:原方案;其他强化疗方案;化疗间歇期维持治疗
ANLL治疗
诱导缓解治疗
最常用的是IA方案(I为IDA,即去甲氧柔红霉素)和DA (D为DNR)方案
ANLL : DA , MA ( Ara - C + MIT ),HOAP , HA
维持、巩固强化治疗:原方案;其他强化疗方案
APL (M3)
ATRA 、砷剂
维持、巩固强化治疗:砷剂、化疗、 ATRA 交替用
完全缓解的标准
白血病的症状和体征消失
中性粒细胞≥1.5x10^9/L,血小板>100x10^9/L,白细胞分类无白血病细胞
骨髓象中原+早(或原单+幼单或原淋+幼淋)≤5%, M3除了原+早≤5%外,还应无 Auer 小体;红系巨核系列正常,无髓外白血病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防治
鞘内注射 MTX Ara - C ;鞘内注射;颅脑脊髓放射治疗
骨髓移植(干细胞移植)
异体移植
异基因/同基因: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
自体抑制(骨髓避难)
自体骨髓移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预后
决定预后的因素:年龄;治疗前白细胞;白血病分型;染色体;对化疗反应
概述
定义
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细胞种类)的克隆性恶性肿瘤,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机制),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累积,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而正常造血受抑制(后果)
分类
根据白血病细胞的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
急性白血病(AL)
原始、早幼细胞增生,自然病程数月
慢性白血病(CL)
成熟/较成熟细胞增生,自然病程数年
根据主要受累的细胞系 (骨髓原始细胞的多少)
急性白血病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
慢性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 多毛细胞白血病( HCL,少见);幼淋巴细胞性白血病(PLL,少见)
流行病学
占儿童恶性肿瘤病死率第一位(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见)
病因
病毒;放射线;遗传因素(一些骨髓增殖性肿瘤);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