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章_人类传播活动(1)
超全笔记#传播学第二章、1、超越时空的能力,既能表述现在,也过去、未 来;既表述眼前,也表述遥远空间发生事物、2、具有无限灵活性,🉑表达具体、抽象、虚构 事物,无限制。
传播学12章《沉溺_螺旋》思维导图,这一理论描述了人们在特定社会环境下表达意见时的一种沉默现象。
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揭示了大众传播媒介如何影响公众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传播学中的涵化理论,也被称为培养理论或教化分析,是由美国传播学者格伯纳等人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并发展的。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一、动物传播
1、现象:气味、发光、超声波、声音、动作
2、局限性:
1⃣️、先天的本能行为 ,取决于体内信息功能和遗传基因,非后天系统学习
2⃣️、 条件反射,没有复杂精神和思维活动
人类传播
1、人类语言的特点
1⃣️、外部形象👀
1、🈶️音节区分的声音符号体系
2、与本能声音少,,发音在语句和结构🈶️逻辑性
3、自由模仿其他声音能力
2⃣️、本质特征👀
1、超越时空的能力,既能表述现在,也过去、未来;既表述眼前,也表述遥远空间发生事物
2、具有无限灵活性,🉑️表达具体、抽象、虚构事物,无限制
3、🈶️发音的经济性,🉑️组合数十万的语音单词
4、能动性和创造性(生活?科学🧪、手语、计算机等语言)
4、🈚️外部刺激也能自主发声
5、🉑️自主控制音声的节奏、韵律
第二节:人类传播的发展历程(发展阶段、媒介的历史形态)
一、口语传播时代
1⃣️、理解
1、人类传播活动第一个发展阶段,使人类进入文明传播时代
2、最初:仅仅是周围事物或环境联系起来的符号,在人类认识改造实践中,提高它的抽象能力,成一种表达复杂含义的音声符号系统
2⃣️、意义:
1、促进人类思维能力发达,加速社会化和发展进程
2、到今天:最基本、最常用、最灵活📣手段
3⃣️、局限:
1、近距离:靠人发声功能,人体能量限制,近距离
2、记录性差:转瞬即逝,口语信息保存只能依赖人脑记忆力。
3、时空限制:没有电话等口语媒介,较小规模近距离或部落内信息
二、文字传播时代
1⃣️、意义:
1、利于保存:第二座重大里程碑,克服音声语言转瞬即逝性,信息得以长久保存
2、突破时空:可传到遥远地方,扩展人类交流、活动空间
2⃣️、局限
1、效率低、规模小、成本高、耗费时力人力
2、当时教育普及低,文字传播基本属于政府、官吏、统治阶层特权
3、利于文化传承:不再依赖变形的神话、小说,有可靠资料和文献依据
4、加速进程:
1⃣️、时空领域发生重大变革
2⃣️、第一套体外化系统,加速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进程
三、印刷传播时代
1、🇨🇳古代印刷术发明: 标志人类掌握文字信息复制技术,并有批量生产意识
2、古登堡印刷术和印刷机发明:文字信息机械化和大量复制成为现实
2⃣️、意义
1、印刷术进步迎来了近代报刊诞生
2、书籍、报纸等印刷媒介普及: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引起巨大变革
四、电子传播时代
1⃣️、意义
1、实现信息远距离快速传输,进入“数字化生存”时代
2、电子传播形成人类“体外化声音信息系统”和“影像信息系统”,推动计算机诞生,电脑开始执行人脑部分功能
3、数字技术发展,开创了人类传播媒介大融合时代
五、网络传播时代
1⃣️、特点
1、数字化、超时空、受众广泛
2、内容海量、时效性强、双向交互
1、是人类传播方式的一次解放和变革:
拓宽了📣的广度和深度
打破了以往传播的时空和地缘界限
2、形成虚拟的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全新空间,满足信息时代巨大的信息传播需求
3、利于人民言论表达自由和民主发展进步
3⃣️、局限
1、网络病毒、虚假信息、色情暴力、意识文化渗透🧽
2、电脑设备和互联网费用较高
3、使用者要有一定文化水平
4、传播碎片化、深度不足、降低人的思考,麻醉神经”
5、网络传播可信度、权威性不及传统媒介
第三节: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一、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
1、传播媒介的发展(媒介的界定与分类)🌟哈特:
示现的媒介系统
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
1、🈯️口语、表情、眼神等非语言符号
2、由人的感官、器官本身来执行功能的媒介系统
再现的媒介系统
1、包括:绘画🎨、文字、印刷、摄影
2、使用物质工具或机器
1⃣️、传播者:需要✅
2⃣️、接收者:不需要🙅
机器媒介系统
1、包括:电话📞、广播、电影🎬、电视、计算机
2、都需要机器✅
🌟总结:
1、三类媒介按先后顺序出现,是媒介手段日益丰富过程
2、人体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步获🉐️相对独立性的过程
2、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关系
社会发展的信息需求是媒介进化的基本动力
传播媒介的进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媒介的社会影响
政治影响
1、媒体:国家和人民耳目喉舌,首要作用
1⃣️、宣传党路线方针
2⃣️、引导正确舆论导向,发挥“鼓”与“呼”的舆论监督作用
2、其次:传递信息,提供娱乐作用:
1⃣️、国家形象塑造者、提高国人国家自信
2⃣️、推动中国走向世界‼️角色,政治领域‼️影响
经济影响
1、施拉姆:1982~《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
1⃣️、媒介不止为其他产业提供信息服务
2⃣️、本身就是知识产业重要组成部分
2、媒体🈶️双重属性
1⃣️、事业性质
1、追求社会效益
2⃣️、企业管理
1、经济效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文化影响
1、文化传播的工具🧰、文化传承、革新、创造‼️作用
2、使最短时间,全方位、多角度宣传
3、巩固国人文化自信,使🇨🇳文化走向世界
三、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
1、贝尔(后工业社会的到来)
前工业社会
从事采集作业,生活:对自然挑战
工业社会
生产商品的社会,对加工自然的挑战
技术化、合理化得到推进
后工业社会
服务业为基础
不是体力劳动或能源,是信息🌟
2、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第一次
原始狩猎转向农业社会
第二次
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
第三次
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变革
3、信息社会特点
经济主体:制造业转向高科技为核心的信息和知识产业
劳动力主体:不是机械操作者,是信息生产者和传播者
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
交易结算:不再靠现金,靠信用🌟
四、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1、二战后信息社会2阶段
1⃣️、初级信息化阶段(50A—80A)
2⃣️、高度信息化阶段(80A至今)
2、体外化信息系统经历了功能分化、多样化过程,正迎来重新统合时代。如何理解?
1、20A90年代前,经历功能分化与多样化阶段
2、20C90A以来,各种媒介功能融合趋势
3、统合意味着社会信息系统的巨大化和人类对其控制的间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