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法律硕士(非法学) 考试分析(2023版) 《刑法》第二章 犯罪概念
本篇是2023年版法律硕士(非法学)考试分析《刑法》第二章犯罪概念的背诵内容,来自于本人的默写、订正并整理。适用于2024年前期备考准备。由于本章内容较少,框架结构十分清晰,便不另外进行背诵框架的整理,直接根据知识点的逻辑结构进行背诵即可。
大学必修课《金融学》课程笔记,会计学、金融学、财务管理等专业学生可用,适合期末复习
Chapter 4 Slected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Disclosure Issues in the Global Contex,价格变动会计、商誉会计、无形资产的核算、地理和业务分部报告等。
Chapter 3 Accounting for Currency Exchange Rate Changes,包含概述-术语、 外汇风险、汇率波动会计、在美国的外币折算等。
Chapter 2 Harmonization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Globally第二章全球统一财务报告准则、包含定义、压力、 障碍、参与的组织、场景、现有证据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民法分类
考研法律硕士刑法
法律硕士刑法绪论
第三章:犯罪构成
第十章 量刑
刑法总则
法硕考试分析2022版目录-刑法总则
法硕考试分析2022版目录-民法学
法硕考试分析2022版-刑法分则罪名
法律硕士2022 刑法总则
第二章 犯罪概念
第一节 犯罪的定义
犯罪的定义概述
定义
《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但书的意义
认定犯罪不仅仅需要正确“定性”,还需要合理确定危害的“程度或量”
但书是区分“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宏观标准
但书的刑事政策意义在于:
可以缩小犯罪或刑事处罚的范围,避免将轻微的危害行为或违法行为打上犯罪的标记,有利于行为人改过自新
还可以合理配置司法资源,集中力量惩罚犯罪
与《刑法》第13条对犯罪定义的定量要求相呼应,分则条文对有些犯罪规定了程度方面的限制要件
第二节 犯罪的基本特征
一、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首先,犯罪必须是人的具体行为。这意味着:即使人的思想观念、主观素质再邪恶,只要它不外化为行为,也不是犯罪
其次,犯罪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为,而是必须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所谓严重社会危害性,是指对我国刑法所保护的重要利益的侵害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实质特征。国家之所以要禁止、惩罚犯罪行为,就是因为它违反了社会基本伦理规范,侵犯了国家、社会和个人的法益,破坏了公共秩序,妨害了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
二、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
这是在罪刑法定原则制约下,犯罪不可或缺的基本特征。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只有同时被刑法明文规定为犯罪,才是犯罪
具有刑事违法性作为犯罪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的必然要求。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三、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某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同时又触犯刑法,就应承担受刑罚处罚的法律后果。因此,应受刑罚处罚是犯罪的基本特征之一,但是法院可依法裁量对犯罪人不实际适用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