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法治思想杜洪波写作方法
19级的考生真的太难了,有各种考试压力,希望看到的19级uu们都能以最少的时间顺利通过法考。个人认为法治思想重在背诵,了解写作方法能减轻较大的背诵量,希望这份笔记对大家有帮助,需要拷贝的uu付费少许即可。
有标注选择题和主观题的考点,帮你理清思路的同时标注重难点,让你事半功倍,学习更高效,希望对大家备考也有帮助,助力您通关法考。
广东无领导面试真题剖析,已上岸,在无领导练习过程中积累的正反论证、例子、金句等素材,又很多都比较常用,希望帮到各位备考人。
公考,广东省考自己整理的数字推理题型合集,几乎所有真题都在里面了,已上岸,希望能帮到大家。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法治思想杜洪波写作方法
三大问题
语言
文学化
口语化
数量词
语气词
了
语句
个人绝对化表述
词汇单调,句式单一
大幅照抄原材料
模板化
结构
审题
逻辑(重点看首尾、各段段首)
跳跃
多个原理/事情堆砌,不清爽
八大技巧
提取关键词&名词解释
“谈谈”后是论述重点,“角度”是对“谈谈”的界定,“结合”的不能避而不谈
如果问的问题是“对某个法律专有名词的内涵”的理解,此时最好能写出该名词的概念
如果问的问题是“A与B的关系”、“A对B的意义”,此时应当把答卷的重点放到“关系”、“意义”上。此时可视情况解释A,也可解释B,也可A与B都解释
不能把这些概念都堆到一起来解释,而是要先确定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再在相应的段落进行解释
写短句而不写长句
谈概念时
联系材料时
去双引号
分拆对应
词语变换
意义类--重要保障、核心要素、关键条件、内在要求、根本要求、前提条件、天然统一性、内在一致性、有机组成部分……
句式变换
“是字句”--条件句、把字句、被字句、主宾对调
整体结构
小论述题:引题--入题--扣题,引题、扣题非必须
大论述题:总--分--总
分段分层
首先--其次(--再次--复次)--最后--总之
(一)--(二)--(三)
分层前务必加上总括句
2-3个论证方法
概念论证
不要求完全一致,只有小概念(如严格执法)可编,但注意言多必失
不要求都解释
首尾段大概念不能编
引用论证
法谚有云、法律格言说
材料论证
点缀即可,材料句不能超过原理句,切忌驴头不对马嘴
从材料来看、正如材料所言、材料中提到
淡化材料:人为分点、调整顺序
正反论证
理论拔高
结尾一般:谚语+扣题+喊口号
标题
简论性论述题(即有两问以上的论述题或时事性论述题)都不必写标题;一问型论述题也可不写标题,但如果有好标题,可以加3-5分
典型真题与参考答案写作
时事性论述题
概念过渡
如果某段需要解释概念,这时不是“上来就解释”,而是用1-2句过渡句将该概念引出来。常用的句型是:“XXX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条件和必备环节。XXX是指,…”
开头结尾
问题顺着走做开头,倒着走做结尾
具体方法是:用“内在要求”、“重要环节”、“重要保障”等“万能词汇”将其串联成句子。
13年:根据以上材料,结合依法治国理念的内涵,从科学立法与民主立法的角度谈谈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中的意义和要求。
开头:“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科学立法与民主立法,这才能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依法治国方略中的意义,才能实现党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国家长治久安。(112字)
结尾:总之,“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依法治国方略中的意义,要求必须实现科学立法与民主立法,这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95字)
20年:根据上述材料,结合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谈谈如何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积极作用。
开头:“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必须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内在的要求必须发挥法治的积极作用。
结尾:总之,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要重视法治的积极作用,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疫情防控,这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有利于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有利于实现党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有利于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中间段
以关键词多次出现的方式强化扣题
面对超纲
转化:要求与意义是硬币的两个方面,要求……=有利于落实……
万能:把握……,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党:(2)人民
材料中总结
注意帽子式命题
人民--根本立场
法治建设的根本遵循--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
魂--党的领导
理论型论述题
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原理:法治社会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制(枫桥经验)
常用谚语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的前提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法律的权威来自于人民的拥护和信仰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思想,伟大思想开启伟大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