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4.投资性房地产
注会2022,会计-投资性房地产思维导图,包括:涉及科目、定义、确认时点、计量、重分类处置。
编辑于2023-01-21 13:09:37 山东省注会会计,职工薪酬知识点总结,内容涵盖涉及科目概念,分类确认,计量,带薪缺勤,短期利润分享计划。非货币性福利等等内容。祝大家考试顺利通过哦!!
长期以来,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高估资产价值在我国企业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资产减值为资产的真实价值提供了量度,其实质是用价值计量代替成本计量,并将账面金额大于价值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或费用,资产计量接近真实价值,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投资决策。资产减值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资产减值准备规定不仅说明了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也避免了资产的虚增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
注会2022,会计-投资性房地产思维导图,包括:涉及科目、定义、确认时点、计量、重分类处置。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注会会计,职工薪酬知识点总结,内容涵盖涉及科目概念,分类确认,计量,带薪缺勤,短期利润分享计划。非货币性福利等等内容。祝大家考试顺利通过哦!!
长期以来,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高估资产价值在我国企业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资产减值为资产的真实价值提供了量度,其实质是用价值计量代替成本计量,并将账面金额大于价值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或费用,资产计量接近真实价值,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投资决策。资产减值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资产减值准备规定不仅说明了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也避免了资产的虚增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
注会2022,会计-投资性房地产思维导图,包括:涉及科目、定义、确认时点、计量、重分类处置。
投资性房地产
涉及科目
建造
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资产类
成本模式
投资性房地产
原价
资产类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房产
资产备抵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
地产
资产备抵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资产备抵
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自建、改扩建
公允价值模式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原价
资产类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可借可贷
资产类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利润表
其他综合收益
只在转换时用
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表
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自建、改扩建
转换与处置
其他业务收入
损益-收入
其他业务成本
损益-费用
定义
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包括
已出租的建筑物
出租给员工的宿舍,不是盈利为目的,不是投资性房地产
出租建筑物,地随房走,建筑物下的土地也作为投资性房地产
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房住不炒,不包括房产的增值
土地使用权增值也很少见,政府对开发土地有时限
备注
经营租赁
拥有产权
不能转租
建筑物持有目的
卖
存货
用
固定资产
租
投资性房地产
土地使用权
一般企业
购买土地使用权,用于建造办公楼自用
无形资产
购买土地使用权,用于建造办公楼出租
和办公楼一起做投资性房地产
房地产企业
购买土地使用权,用于建造商品房
存货
打包买房和地
能区分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不能区分
固定资产
房地产开发企业
开发成本(正在建设的商品房)
成本类
开发产品(商品房可销售)
资产类
房地产特有,列示在存货
确认时点
没有说签合同日期的事
与是否抵押没有关系
自用建筑物出租
自用的要腾空,腾空不是空置,要遵照一般原则
租赁期开始日:房子可供承租人使用的时间
租赁开始日:合同日,判断融资租赁或经营租赁的时点
承租人占用
持有以备增值的土地使用权
停止自用、准备增值后转让的日期
空置或在建建筑物
董事会书面决议,有明确意图用于经营性出租
计量
初始计量
外购
实际成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其他可归属支出
部分用于出租,部分自用的房地产,应对予以单独确认,按公允价值比例分配
成本模式
借:投资性房地产
贷:银行存款
公允价值模式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贷:银行存款
自行建造
成本=建造过程中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必要支出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贷:银行存款等
非投资性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房地产用途改变
后续计量
可选择成本模式或公允价值模式,但同一企业只能采取一种模式对所有的投资性房地产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
只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持续可靠取得,才可采用公允价值模式
活跃的房地产交易所
同类或类似的房地产
成本模式
通常情况
租金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基于权责发生制,免租期内仍应当确认租金收入
每月收入=每月实缴租金*实际交租月份/租赁期
折旧/摊销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房产,比照固定资产,当月新增,下月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
土地使用权,比照无形资产,当月新增,当月摊销
改扩建
转为在建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贷:投资性房地产
资本化支出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贷:银行存款
达到预定使用状态
借:投资性房地产
贷: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减值
有减值迹象,启动减值测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一经计提,不得转回
日常维护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银行存款
公允模式
三无
无折旧
无摊销
无减值
租金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基于权责发生制,免租期内仍应当确认租金收入
每月收入=每月实缴租金*实际交租月份/租赁期
公允价值变动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或反向)
年末结转,平时不用写
改扩建
转为在建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资本化支出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贷:银行存款
达到预定使用状态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日常维护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银行存款
计量模式变更
持有目的不变
一般
计量模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房地产市场成熟,条件具备
成本模式—>公允价值模式
可靠性和相关性
会计政策变更
如果反过来,说明原来的模式有问题,作为前期差错更正追溯,不是政策变更
1月1日模式转换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贷:投资性房地产
账面价值
盈余公积
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0%
以前年度,公允价值-账面价值=差额,调整留存收益
7月1日模式转换
非年初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以前年度+本年度
贷:投资性房地产
原值
账面价值
盈余公积
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0%
本年1月1日时的公允价值与当时的账面价值之差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月1日至7月1日的公允价值变动
其他业务成本
1月1日至7月1日的折旧
合并报表
母公司和子公司单体报表可以使用不同的计量模式
要统一调整为母公司的计量模式,做为整体只能用一种模式
会计政策
不用统一有关资产的折旧或摊销年限,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确定
会计估计
重分类
持有目的发生改变,和计量模式转换没有关系, 即资产间重分类和成本与公允之间的转换不相干
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
转换日:租赁期开始日
成本模式
无损益产生
固定(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
同属非流动资产,资产性质、减值规则一样,相应科目一一对应划转
借:投资性房地产
累计折旧(摊销)
固定(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无形)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存货——>投资性房地产
存货是流动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是非流动资产,资产性质,减值规则都不一样,折旧和减值不能一一对应科目划转
借:投资性房地产
按存货的账面价值计入
存货跌价准备
贷:开发产品
存货账面价值
公允模式
非投转投公,贷方记其综
成本模式计量只能价值降低,转为“投公”,价值可以上升,存在操纵报表的可能,所以要用“其他综合收益”限制虚增利润
固定(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转换日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方差额
累计折旧(摊销)
固定(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无形)资产
固定(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其他综合收益
所有者权益,不影响损益,防止企业虚增利润
贷方差额
存货——>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转换日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方差额
存货跌价准备
贷:开发产品
存货账面价值
其他综合收益
所有者权益,不影响损益
贷方差额
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转换日:达到自用状态
成本模式
同属非流动资产,资产性质、减值规则一样,相应科目一一对应划转
借:固定(无形)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累计折旧(摊销)
固定(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公允价值模式
借:固定资产
转换日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方差额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方差额
投资性房地产可以通过自身的公允价值变动调整损益,所以转换成非投资性房地产不存在操纵利润的可能,所以不需要对贷方进行限制,贷方差额无需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投资性房地产—>存货
转换日:作出书面决议
成本模式
存货是流动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是非流动资产,资产性质,减值规则都不一样,折旧和减值不能一一对应科目划转
借:开发产品
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直接计入存货科目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
公允价值模式
借:开发产品
转换日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方差额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方差额
处置
成本模式
类比存货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影响损益金额=售价-账面价值
公允价值模式
一收入三成本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或反向
处置时的账面价值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其他业务成本
或反向
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公允价值变动结转成本,损益内科目一增一减,不影响损益总额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业务成本
不会是反向
影响损益金额=售价-账面价值+其他综合收益转出
通过公允价值变动将利润调小,在会计上可以,但在税法上不可以,所以不用特定科目防止利润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