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为真学而教
这是一篇关于为真学而教的思维导图,包括圆满真实一种教学功德吗;也给圆满的课留一席之地;追求圆满,教学会怎样;圆满无非水中月,筑梦即为捞月人。
这是一篇关于为真学而教的思维导图,包括真学,在质量与效率的和谐共生中发生;过剩的不是质量, 提效率;质量与效率失衡,天平应向质量一方倾斜;降效提质量,也唯质优才有真效;以新的质效观引领"课改”。
真学,从儿童立场出发。那么,真正的教,也应该是回到或站在儿童立场上,重构我们的教学。从儿童立场出发,这是优秀教学的底层逻辑。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建议九:圆满真实一种教育功德吗》 Nice兔Meet友 刘老师(2023.01.27)
圆满真实一种教学功德吗
真正的、能让学生获得强大生长力量的好课,是一盘没有下完、呈现残局的棋。
也给圆满的课留一席之地
圆满的课指任务完成好,目标达成度高的课。(需要兼顾学情、课型、节点等)
只有在特定课堂情境中,圆满才具有显著合理性,而不可以作为一种普适性的课堂境界,不宜成为我们在促成“真学”的教学征途中的一种愿景追求。
追求圆满,教学会怎样
真学只能发生在常态课堂中,常课乃为真课,真课才有真学。
追求圆满,课堂会怎样?
其一,只有预设,没有生成。(生成:预设教学框架之外出乎意料、旁逸斜出的部分,凸显学生主体性、我的学习我做主。我们必须积极期待、呼唤并创造条件引发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成。)
其二,机械执行,行止相克。(在核心知识、困难和问题处,不是行色匆匆,而是步履坚实地通过。)
其三,顾此失彼,抹平“际差”。(涨落耗散定理——承认、确定或诱使彼此间的涨落与耗散 ,才能使课堂变得内有充足张力,外显真正精彩。)
狭隘的功利心不可能使教学达成实质之圆满,当我们把圆满作为一种目标或方向时,就已经走在离它越来越远的路上。
圆满无非水中月,筑梦即为捞月人
首先,圆满是相对的,不圆满方为绝对,而相对圆满就是不圆满。
完美是教学理论的特性,残缺性才是教学实践的根本秉性。
残缺美是理想课堂的应有姿势和状态,确立这样的教学审美哲学,有利于我们以现实主义精神靠拢规律,逼近理想。
其次,追求圆满之梦,会使我们丢失平常心。
平常心是慢的艺术。【启发:教育是慢的艺术】
余文森:我们的实验教师心态要平静,要相信一节课任务没有完成,并不影响学生三年的发展。
风物长宜放眼量,着眼学生长远的发展,就不会斤斤计较于眼前的圆缺,并能以许多次暂时之形缺成就久远之实圆。
最后,追逐圆满,只能是教者一方幻想中的圆满,而教之圆满必将导致学之缺。
教学要使学生从认知与学习之缺走向圆,而后产生新的缺。在圆与缺的不断循环、动态平衡中,学习得以螺旋式上升。
第一意义VS无关的自我卷入(从学出发的教,了解学生的第一意义,允许学生无关的自我卷入。)
第一意义——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意义感等。【启发:为什么而学习?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独立,成为自己,并能很好地生活】
无关的自我卷入——看似与当下具体知识无关的经验或体验的表达【启发:教育闲暇,闲暇提供空间,空间激发灵感和想象】
大成若缺,“好缺”才是教学意义的圆满
只要是真实的就很可能会有缺憾,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重要指标。
李希贵:办一所不完美的学校,培养一批有缺点的学生。
窦桂梅:理想的课堂还应该拥有遗憾,有了遗憾的课堂,你才会觉得它水灵,有精气神儿,要真实的遗憾,不要虚假的完美。【启发:宁缺毋滥】
老子:大成若缺
王家卫:所谓大成若缺,有缺憾才能有进步。
结语:假学背离了为学而教的真义
学生不会主动假学,它是教师与教学诱导的结果。【启发:“坏的教学”,包括知识和品格】
没有一个人、一种力量可以彻底阻遏、叫停学生对真学的内在渴求。【启发: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追求真善美的种子、资源和力量】
为学而教,为真学而教,为真学而真教。
一、努力学习做减法【启发:少即是多,双减】
二、要真诚地向学生借一双慧眼
三、要心甘情愿把身位往后退一步。(高德胜:真正的母爱是准备随时撤退的,师爱也是这样)
四、不惜让学生出彩。(学生好才是真的好,让追光灯跟着学生走,学习的高峰才是课堂的高峰。)【启发:让学生立于课堂、教育的正中央。】
为学而教,是教学行为的原点,是教学哲学的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