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债券、股票价值评估
注册会计师 CPA 注会 财管 债券、股票价值评估思维导图,包括:债券价值评估、普通股价值评估、混合筹资工具价值评估。
编辑于2023-02-03 08:25:09 北京市债券、股票价值评估
债券价值评估
债券:发行者为募集资金而发行的、在约定时间内支付一定比例的利息、在到期时偿还本金的一种有价证券
面值:债券设定的票面金额,代表发行人承诺于未来某一特定日期偿付给债券持有人的金额,即:发行人到期日偿还的本金
票面利率:债券发行者预计1年内向投资者支付的利息占票面金额的比率,即:票面报价年利率
债券的计息方式、付息方式及付息频率
计息方式:复利计息、或单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
付息方式:分期付息、或到期一次性支付所有利息
付息频率:分期付息时,债券1年内付息的次数
债券的到期日:债券设定的偿还本金的日期,以此可以确定投资并持有至到期的持有期限
债券的类型
按是否记名分类
记名债券
不记名债券
按是否能转换为股票分类
可转换债券
不可转换债券
按能否提前赎回分类
可提前赎回债券
不可提前赎回债券
按有无财产抵押分类
抵押债券
信用债券
按能否上市分类
上市债券
非上市债券
按偿还方式分类
到期一次债券
分期债券
按发行人分类
政府债券
地方政府债券
公司债券
国际债券
债券价值的评估方法
债券价值:从债券投资者角度出发,按合同约定从现在持有至到期,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债券价值=利息的现值+面值的现值
当前等风险投资的市场利率,是债券投资者的机会成本,也是投资该债券的必要报酬率
典型债券的价值评估
典型债券:固定利率、每年计算并付息,到期归还本金
平息债券的价值评估
平息债券:期间内平均支付利息、到期归还本金
平息债券的价值规律
计息期票面利率>计息期折现率,平息债券的价值>面值
计息期票面利率<计息期折现率,平息债券的价值<面值
计息期票面利率=计息期折现率,平息债券的价值=面值
平息债券价值的影响因素
1,未来现金流量:面值、票面利率---面值或票面利率越大,未来现金流量越多,平息债券价值越高
2,计息期折现率---折现率和债券价值呈反向关系,折现率越大、平息债券价值越低
3,计息频率:1年内计息次数---1年内计息次数越多,计息频率越大、计息期越短,有效年利率(票面利率)越大,现金流量越多,平息债券价值越高
4,期限:持有期限
持有期限对平息债券价值的影响:
持有期限越短,对价值影响越小
持有期限越长,对价值影响越大,溢价越溢,折价越折
①折现率保持不变时:随着到期日临近,平息债券价值逐渐接近面值
a,债券分期付息,随着到期日临近(持有期限缩短):
平价发行的平息债券,价值在两个付息日之间波动,付息后价值等于面值
溢价发行的平息债券,价值波动下降,至到期日前,价值可能高于面值
折价发行的平息债券,价值波动上升,至到期日之前,价值可能高于面值
标注
b,债券连续付息,随着到期日临近(持有期限缩短):
平价发行的平息债券,价值保持不变,始终等于面值
溢价发行的平息债券,价值连续下降,至到期日前,价值始终高于面值;到期日,价值等于面值
折价发行的平息债券,价值连续上升,至到期日之前,价值始终低于面值;到期日,价值等于面值
标注
②折现率发生变化时:持有期内折现率变化,平息债券价值就会变化,但随着到期日临近(持有期限缩短),折现率的变化对平息债券价值的影响越来越小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价值的影响因素
1,未来现金流量:面值、票面利率---面值或票面利率越大,到期日的现金流量越多,债券价值越高
2,发行期限---发行期限越长,到期日的现金流量越多,债券价值越高
差异对比记忆,此处与平息债券不同,平息债券应考虑持有期限
3,年折现率---年折现率越大,债券价值越低
4,持有期限---持有期限越长,债券价值越低
纯贴现债券的价值评估
纯贴现债券(0息债券):只在到期日归还本金、到期之前没有任何利息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价值评估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在到期日一次性支付本金及发行期的所有利息
流通债券的价值评估
流通债券:已发行并在二级市场上流通
估值日可以是债券发行后的任意时点
债券的期望报酬率:债券的期望报酬率往往用债券的到期收益率衡量
如果债券属于折价或溢价发行,则此处需用到插值法进行计算: 折价发行: 溢价发行:
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投资者以特定价格购买债券并持有至到期,投资者能获得的收益率
是使”投资债券所获得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债券当前投入价格“的折现率
是”债券投资的净现值=0“时的折现率,即:债券投资的内涵报酬率
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1,平息债券(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使未来利息及收回本金折现到0时点的现值等于买价(购入债券的价格)时的折现率
2,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使到期收到的利息和本金折现到买入债券时时点的现值等于买价的折现率
期数为持有的期数
不同利率之间的关系
报价利率:票面利率
计息期利率:票面利率按一年内计息次数平摊后的利率
有效年利率:按一年内计息次数将计息期利率折算到一年的利率
普通股价值评估
股票的定义: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所有权凭证,股东借以取得股利
股票的类型:
按股东享有的权力分类
普通股
优先股
按票面是否记名分类
记名股票
不记名股票
按票面是否记明入股金额分类
有面值股票
无面值股票
按能否赎回分类
可赎回股票
不可赎回股票
普通股的定义:股份公司依法发行,股东凭所有权凭证依法享有表决权(参与制定公司的经营战略和财务政策),享有对公司剩余资产的索取权
价值评估方法:
现金流量折现模型:普通股给股东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与债券价值评估的区别:
如果普通股永久持有,则没有到期日
预测普通股每年股利比预测债券每期利息困难
前提假设:
每年分红一次
股利形式
股利0增长股票:假定股东永久持有股票,且未来股利固定不变、零增长,现金流形式与永续年金一致,计算公式为V=D/r,V是股票目前的每股价值(现值);D是固定的每股股利;r是普通股投资的必要报酬率)
股利固定增长股票:假定股东永久持有股票,且未来股利稳定增长
当n→∞,r>g时,V=[D0*(1+g)]/(r-g)=D1/(r-g),V是股利固定增长股票目前的每股价值,D0是最近的上一次支付的每股股利,g是股利固定增长率,D1是预测下一期的每股股利,r是普通股投资的必要报酬率
股利非固定增长股票:股东永久持有股票,但未来股利不稳定,要分阶段讨论:
第一阶段:股利不稳定,详细预测,独自折现
第二阶段:公司稳定发展,股利0增长或股利固定增长
普通股的期望报酬率
假定资本市场有效
每股价值V=每股价格P
普通股的期望报酬率=普通股的必要报酬率
股利固定增长股票计算方法:用价值估算公式V0=D1/(r-g)计算,在D1(预计下一期的每股股利);P0(普通股当前每股市价,根据上述假设可知V=P);g(股利固定增长率)确定的前提下,可以解方程得出r(普通股必要报酬率),根据资本市场有效假设,普通股期望报酬率等于普通股必要报酬率
普通股期望报酬率公式:r=D1/P0+g=股利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 D1/P0:股利收益率 g:股利增长率=股价增长率=资本利得收益率
股利零增长股票计算方法:用价值估算公式V0=D/r,D每股每年的固定股利;P0普通股每股市价,依据假设V=P,期望报酬率=必要报酬率,推导可得r=D/P0
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因为根据假设,普通股的期望报酬率=普通股的必要报酬率,所以普通股期望报酬率r=Rf+β*(RM-Rf)
混合筹资工具价值评估
混合筹资工具定义:间距债务筹资和股权筹资的特点
优先股的特殊性:
公司给予股东的、除普通股以外的其他股份,股东凭此凭证优先于普通股股东分配公司利润和剩余资产
表决权受限:一般不参与制定公司的经营战略和财务政策,除非出现特殊情况
特殊情况包含
①修改公司章程中和优先股相关的内容
②发行优先股
③一次或累计减少公司注册资本超过10%
④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变更公司形式
⑤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情形
优先股(或永续债)价值的评估方法
优先股价值:优先股给股东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计算前提假设:股东永久持有优先股、且优先股股息率固定
计算方法:参照永续年金求现值V=D/r,V为优先股目前的每股价值,D是优先股每年的固定股息,r为年折现率(即优先股投资的必要报酬率)
优先股(或永续债)的期望报酬率
假设资本市场有效
每股价值V=每股价格P
优先股的期望报酬率=优先股的必要报酬率
股息率固定:V=D/r,D是优先股每年的固定股息,P是优先股的市场价格=V优先股的市场价值
注:计算得出的永续债的期望报酬率是计息期的固定利率,如一年内计息次数超过1次,则应换算成 年期望报酬率(有效年利率)=(1+r)^一年内计息次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