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为什么学和如何学《金刚经》?
为什么学和如何学《金刚经》?是为了传达、理解《金刚经》的法义;是为了梳理大乘佛教思想框架,开启真我成长秘诀的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二十大报告知识地图(完整版)
小学语数外教学设计(含模板)
中国通史第一集
中国通史第2集
中国通史第3集
中国通史第4集
中国通史第5集
中国通史第6集
中国通史第7集
中国通史第8集
为什么学和如何学《金刚经》?
目的
传达、理解《金刚经》的法义
梳理大乘佛教思想框架
全面讲解大乘佛教的理论体系、修证体系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 (人类文明史上四大圣者之一)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 轴心时代命题提出者
释迦牟尼
苏格拉底
孔子
耶稣
过去三千人类文明史 对人类文明影响最深远的四位圣者
佛教的影响力及影响范围
对思想大师的影响
叔本华
胡塞尔
海德格尔
萨特
维特根斯坦
通过维特根斯坦,佛教对上世纪后本期产生的后现代主义 思潮产生了巨大影响。如:后现代主义的非本质主义深深 受到了大乘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中观派的思想影响。
佛教的影响范围
到欧洲
到美洲
两千五百年,生机脖脖
信徒数量在全世界 稳步增长
佛教徒当然对释迦牟尼的思想有个全面理解。 非佛教徒对释迦牟尼思想也应该有所了解。
《金刚经》的译本(时间顺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本“金刚经般若波罗蜜经”
法义准确、语言优美、流畅、流传广
元魏时期菩提流支译本“金刚经般若波罗蜜经”
陈真谛译本“金刚经般若波罗蜜经”
隋代达摩笈多译本“金刚经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唐朝三藏法师玄奘译本“能断金刚经般若波罗蜜经”
追求梵本真实性占优势
唐朝义净法师译本“佛说能断金刚经般若波罗蜜经”
借鉴前面、考察得失占优势
以鸠摩罗什为蓝本,参看梵文原本、玄奘、义净
经名:《金刚经般若波罗蜜经》
佛亲口说:鸠摩罗什译本第十三段……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经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般若:凡夫内心普遍具有 打破无明见真实的能力。
波罗蜜:
pārami——音译——过河
汉译:到彼岸、渡、度。
两个大乘佛教思想精髓的词汇表达 :《金刚经》讲了重要法门——般若波罗蜜
玄奘大师总结:五不译
秘密,故不译:例:真言、咒语
多义,故不译:必免挂一漏万
此无,故不译:表达的事物、法义在中国没有一个词对应
顺古,故不译:过去古人已然音译继续保持
生善,故不译:人们对这个词能生恭敬心,不直接意译,保持音译
占两种:音译不译译。 释迦牟尼讨论的pārami这件事,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当中没有。
差异是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背后的“文化共性”
用“心”字统一文化
儒家——修心
道家——养心
佛教——悟心
三教合一
用“中”字统一文化
儒家——中庸
道家——守中
佛教——中观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三教归一、五教一统 共性
佛教的核心思想
释迦牟尼之外的一切文化
思想家
哲学家
宗教家
科学家
没讲过
差异
差异是文化的价值,而不是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