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形成和发展(下)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版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要包括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特点,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版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获取方法中,主要介绍了观察体验法中的特征,原则类型和方式程序局限性,注意事项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版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获取方法下介绍了社会调查法的重要性原则以及调查的具体方式方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版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主要内容包括思想信息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获取的重要性,思想信息获取的途径,思想进行获取的实际以及获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基本要求。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原理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形成与发展(下)
二、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
古代——19世纪:宗教方法主导阶段
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同宗教紧密结合
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训练人们服从和虔敬,道德教育实质上成为灌输宗教教条的工具
19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权威管理、灌输教育
原因:
西方宗教传统必然有遗传性
适应了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对顺从人格的需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现在:学科方法主导阶段
补充
人群关系理论
经济人假设
强调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纪律性
双因素理论
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
XYZ理论
Y理论
Z理论
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
宗教方法的传承性
宗教教育和道德教育紧密关联:信奉宗教一直是西方国家的文化传统,伦理与宗教结合一向是道德教育的特点。基督教最初孕育了道德的基本范畴与准则,确立了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
宗教教育与政治教育密切联系:利用教会为政治服务;宗教课(教义、信仰);将人格教育、责任感教育、民主精神教育融入宗教课程。宗教为统治阶级制造舆论,统治阶级把争取独立自由的政治任务与宗教巧妙地结合起来。
这种道德教育与宗教教育并存发展的状况,反映了西方社会现实与传统、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矛盾。
方法理论基础的多样性
多学科开展道德教育
有关道德教育和思想行为控制理论和方法纷呈各异
选择、使用教育方法多样化
方法理论繁多,造成选择和使用上的混乱,易导致道德相对主义
教育方法的渗透性
渗透性
隐蔽性
这些特点,试过长期探索形成的,它显示了西方国家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隐蔽性、巧妙性。但是反对道德灌输,取消道德教育课程的做法导致许多社会问题。
实用性
方法选择的自由性
道德相对主义
个人本位(个人理性)
方法理论的个人主义
个人理性很难集体理性
个人理性是单边主义思维,一心追求排他利益最大化的单边主义
排他利益
《利维坦》
西方、中方思维比较
冲突先与合作VS合作先与冲突
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道德认知方法
道德发展与认知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基础,道德发展不能超越认知发展水平,道德思维是道德发展的核心
道德讨论法
电车难题
原则
结果(功利)主义道德原则
绝对主义道德原则
公正团体法
价值澄清法
《价值与教学》
优点
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局限性
相对主义作为方法论体系的基础
易导致形式主义
社会学习方法
班杜拉
榜样示范
强化方法
直接强化
亲身经历的社会环境对自身行为的强化
间接强化
教育者利用间接媒体强化发展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
自我强化
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自我评价
自评
他评
评他
自我效能预期
影响方式
影响人们对完成任务要付出的努力
影响人们面临挑战时的坚韧性
影响人们在眼前的人物感到焦虑或自信
来源
成功经验
替代经验
语言劝导以及面临某一任务时的身心状态
存在主义道德教育理论
体谅道德教育理论
政治社会化技术
有三种基本功能
“训练个人”,形成社会成员的“政治自我”,即塑造合格的政治角色
“支持政治系统”,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更新政治文化、变革现存政治体系,推动社会政治发展
推动模式
政府主导模式
政党主导模式
社会主导模式
隐形教育法
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中国式借鉴
教育方式多元化,从注重灌输到灌输与渗透并重;全社会共同承担,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的联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多学科综合研究,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注重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加强主流价值观建设;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