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社会工作理论》童敏版思维导图,主要包括:BG、代表人物、理论框架、实务逻辑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社会工作理论》童敏思维导图,包括:代表人物、理论框架、实务逻辑、科学研究+经验实践。
《社会工作理论》童敏版思维导图,包括:背景、代表人物:Donald Krill、质疑、理论框架、实务逻辑。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BG
WW1前
个人情绪与外部社会因素共同作用
1920-30s WW1后
心理学成为焦点
1950s WW2后
在个案治疗中占主导;弗洛伊德;诊断学派
自我心理学—个人自我功能成为焦点
代表人物
1920s Mary Richmond
个案历史研究
以个案为单位了解成长历史
1917《社会诊断》 1922《What is social casework》
双重焦点论person-and-situation
直接介入&间接介入
1930s Frank Hankins
最早提出psychosocial casework
Gordon Hamilton
关注服务对象自己做出选择的能力
引入有机体的概念
1950s“人在情境中”person-in-situation
Hollis
1960s 个案治疗方式的分类
理论框架
人在情境中 aka 人-环境格式塔person-situation gestalt
含义
个人生活的周围环境包括多个开放系统,个人就在这样的多系统复杂环境中寻找平衡点以达到相对舒适的状态
基本要素
环境
动态性
在二者相互影响中寻找平衡点的动态过程
整体性
包含许多系统
借用系统和生态理论
个人
行为受影响方式
具体现实
物质层面
社会心理现实
人际关系/价值认同感
系统之一—人格
也受到以往以及他人经验的影响
核心
个人人格系统在特定的环境系统中发挥作用
问题原因
不良的现实生活环境
不成熟/有缺陷的自我和超我功能
过分严厉的自我防卫机制和超我功能
人格系统
人格
本能
快乐原则
自我
现实原则
最为关注
重点在能力而非本能冲动
子主题
超我
道德原则
自我防卫机制
升华、压抑、压制、理性化、转移、投射等
实务逻辑
个案服务方式
直接介入
非反思性—不涉及内心状况及反思
维持
①用心倾听 ②表达关心 ③接纳 ④树立信心
直接影响
①强调 ②建议 ③忠告 ④坚持 ⑤干预
探索-描述-宣泄
反思性—涉及内心状况及反思
现实反思
重新审视
心理动力反思
人格成长反思
间接介入
非反思
多种角色介入
资源提供、资源发现、资源创造、 需求表达、利益协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