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任务中心模式
《社会工作理论》童敏思维导图,包括:代表人物、理论框架、实务逻辑、科学研究+经验实践。
《社会工作理论》童敏版思维导图,主要包括:BG、代表人物、理论框架、实务逻辑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社会工作理论》童敏版思维导图,包括:背景、代表人物:Donald Krill、质疑、理论框架、实务逻辑。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任务中心模式
代表人物
Dwey Age
个人理性主义/实用主义哲学
强调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William Reid(1960s)
初步理念:简要服务的概念
正式提出:倡导有效精密的短期治疗模式
运用推广:家庭和小组、一般模式
Mark Doel(1980s)
质疑
偏离社工的基本价值观
过于技术化
修正和发展
将其与服务对象的增权结合
BG:1980s自由市场经济—强调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关注优势和潜能
探索社会结构层面和行动层面的内在关联方式
修补逻辑框架
加入权力考察、增能、社会歧视消除
简化服务过程
①探索问题②确定目标③设计及执行任务
理论框架
焦点问题论
心理社会问题
内部
要求(wants)而非需求(needs)
以服务对象的要求为核心
外部
压力事件
基于人们对事件的看法
强调作为行动者的人
场景
问题产生原因、解决问题的阻碍、有利资源
涉及多个系统
促进问题场景的改变
基本特征
具体性
可以清晰描述
认可性
依据服务对象的要求且获得其认可
问题界定
①问题确定 ②问题探索和评估 ③问题的具体化 ④问题的呈现
行动任务论
内涵
有计划的解决问题的行动要求、行为导向action-oriented
目标
焦点问题的解决;重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Dwey)
类别
根据作用
①服务对象的服务面谈外行动任务 ②服务对象的服务面谈内行动任务 ③社会工作者的行动任务
根据程度
①一般任务 ②操作任务
行动计划
兼顾结构性和灵活性
实务逻辑
开始阶段
探索其认可的焦点问题和问题场景、编制行动任务
中间阶段
回顾问题的变化和任务的完成情况、确认实施中的实际困难、再次制定行动任务
将服务对象在日常生活中的改变作为衡量关键
结束阶段
回顾焦点问题和问题场景的改变情况、确认有效策略、讨论遗留问题
科学研究+经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