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十六章神经系统总论
人卫第九版系统解剖学,第十六章 神经系统总论、室管膜细胞ependymocyte:衬附于脑室面和脊髓中央管内面的一层立方或柱状上皮细胞,游离面可有微绒毛和纤毛。参与组成脑脊液-脑屏障和血-脑屏障,脉络膜处可分泌脑脊液。
外科学第十七章 颅内压升高和脑疝,汇总了病因、分类、病理学、临床表现、治疗等,本图知识梳理清楚,非常实用,值得收藏。
医学影像学人卫第九版第一张影像诊断学总论,介绍了X线、CT、MRI等影响检查技术和造影剂,通过对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观察和分析,诊断疾病的学科。
医学影像学第四章呼吸系统,检查技术、正常影像、基本病变、常见疾病(肺炎、肺癌、支扩、结核等),涵盖所有核心内容,非常方便大家学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神经系统
第十六章 总论
一、神经系统的区分
中枢部/中枢神经系统
脑
脊髓
周围部/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脑发出
脊神经:脊髓发出
根据分布对象
躯体神经、体表、骨、关节、骨骼肌
内脏神经:内脏、心血管、平滑肌、腺体
根据功能
感觉神经/传入神经
运动神经/传出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内脏神经中的传出神经,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其活动不受主观意识控制,又称自主神经或植物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二、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组织)
神经细胞(神经元) nerve cell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的基本单位
1、神经元的构造
胞体
尼氏体
突起
树突dendrite:多个,较短。接受信息
轴突axon:一条,细长,无尼氏体。传导由胞体发出的冲动,将其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细胞
2、分类
按突起的数目
假单极:中枢突,周围突,胞体,神经节中的感觉神经元属于此类
双极:如视网膜神经层的双极细胞,中枢突,周围突
多极:一个轴突,多个树突,中枢部大多是
按功能和传导方向
感觉(传入)神经元:外周传向中枢,假单极、双极属于此类
运动(传出)神经元:中枢到外周,多极属于此类
联络(中间)神经元:感觉和运动神经元之间,占99%
按合成、分泌的化学递质:胆碱能、单胺能、氨基酸能、肽能神经元
3、神经纤维nerve fiber
定义:神经元较长的突起被髓鞘和神经(内)膜所包裹,称为神经纤维
分类
有髓纤维:郎飞节,施万细胞(周围),少突胶质细胞(中枢)
无髓纤维:仅有神经膜
4、突触synapse: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特化的接触区域。
化学突触
电突触
神经胶质(细胞) neuroglia
支持、营养、保护、修复
数量是神经细胞的10倍
中枢部
1、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最大最多
2、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中枢形成髓鞘
3、小胶质细胞microglia:单核巨噬细胞
4、室管膜细胞ependymocyte:衬附于脑室面和脊髓中央管内面的一层立方或柱状上皮细胞,游离面可有微绒毛和纤毛。参与组成脑脊液-脑屏障和血-脑屏障,脉络膜处可分泌脑脊液
周围部
施万细胞Schwann cell/神经膜细胞:周围形成髓鞘
卫星细胞satellite cell/周围细胞:神经节内包裹胞体
三、神经系统常用术语
神经元胞体和树突
灰质gray matter:在中枢部,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的聚集部位,在新鲜的标本中色泽灰暗
皮质cortex:配布于大脑和小脑表面的灰质
神经核nucleus:形体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或柱
神经纤维
白质white matter:神经纤维在中枢部聚集的部位称白质,因髓鞘含类脂质色泽明亮而得名
髓质medulla:位于大脑和小脑皮质深部的白质
纤维束fasciculus:白质中,凡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集合在一起称为纤维束
神经节ganglion:在周围部,神经元胞体聚集处
神经nerve:神经纤维在周围部聚集为粗细不等的神经
神经束nerve tract:若干神经纤维聚集为一条神经束。若干条神经束汇聚成一条神经。
神经内膜:每条神经纤维由神经内膜包绕
神经束膜:每条神经束由神经束膜包绕
神经外膜:每条神经由神经外膜包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