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九章:龋病
第九章:龋病,本篇重点整理了龋病的概念、龋病的分类、平滑面龋的病理变化、窝沟龋的镜下病变特点、牙本质龋镜下病变表现等内容知识点,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本篇是关于第十章:牙髓病、第十一章:根尖周炎的思维导图笔记整理,牙髓病内容有急性牙髓炎的病理变化、慢性牙髓炎的病理变化等方面,供学习交流使用。
这是一篇关于口腔组织病理学:十六章:唾液腺疾病的思维导图,包括:多形性腺瘤、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九章:龋病
简述龋病的概念
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因素作用下
牙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分解
导致牙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龋病是多因素疾病,导致龋病的病因包括细菌及菌斑,食物,牙及其所处环境等。
龋病是牙体硬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是感染的特殊形式,病变可累及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
龋病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涉及离子在牙与周围环境界面之间上移动的生化过程,以及细菌与宿主防御机制之间的生物学过程。
简述龋病的分类
根据发病情况、进展速度:
急性、慢性、静止性
根据龋病的解剖部位:
窝沟、平画面、根面
根据与治疗的关系:
原发,继发
根据病变深度
浅、中、深
根据病变累及的组织
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
简述平滑面龋的病理变化
肉眼:
最早显示病损区的釉柱横纹和生长线变得明显,以后有色素沉着
继续发展,深层受累,病损呈三角形,顶向着釉牙本质界,基底部向着釉质表面
三角形顶部为最早、最活跃的部分
病变的此种形态与釉柱由釉牙本质界向表面呈放射状排列有关
镜下:由深层至表层可分为四层
透明层:
病损最前沿,最早发生
釉质晶体开始脱矿,孔隙容积比正常釉质大,折光率与釉质相近的树胶或喹啉进入孔隙中使该层呈透明状
孔隙容积1%
暗层:
同时脱矿与再矿化的区域
孔隙大小不一,树胶或喹啉不能进入较小的孔隙中,使该层呈暗黑色
孔隙容积2-4%
病损体部:
最严重的部分
釉质横纹和生长线明显
机制尚不明确
孔隙容积5-25%
表层:
最表面
抗酸能力强,相对完整,放射线阻射
孔隙容积5%
简述窝沟龋的镜下病变特点:
病损呈三角形,顶向着窝沟壁,底向着釉牙本质界
病损呈环状围绕着窝沟壁进展,沿釉质长轴方向向深部延伸
当病变超过窝沟底部时,侧壁病损互相融合。
由于窝沟附近的釉柱排列为向窝沟底部集中,形成的龋损及形态与釉柱排列方向一致,即口小底大的三角形潜行性龋
PS:由于釉质在窝沟底较薄,窝沟龋病变很容易进展到牙本质
牙本质龋镜下病变表现
三角形病变:
顶,牙髓腔,底,釉牙本质界
按组织形态,脱矿程度,细菌侵入情况不同,由深到浅分为四层
透明层:
最深层,最早出现的改变,位于病变的底部和侧面
在投射光下呈透明均质状
矿物盐沉积,封闭小管
脱矿层:
酸扩散至此引起脱矿,尚无细菌进入,牙本质小关形态尚完整
细菌侵入层:
牙本质小管呈串珠状,甚至产生裂隙
坏死崩解层:
位于病损最表面
牙本质完全崩解破坏,只残留一些坏死崩解组织和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