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病理生理学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笔记,包括正常 水、钠平衡、水钠代谢紊乱的分类、脱水、水中毒等,需要的自取~
编辑于2023-02-17 13:59:16 内蒙古自治区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水、钠代谢紊乱
水、钠正常代谢
体液的容量和分布
成年人(60%)♂
细胞内液(40%)
细胞外液(20%)
血浆(5%)
组织间液(15%)
1%-2%(跨细胞液/细胞间隙液)上皮细胞分泌 腔隙(脑室,胸腔,关节囊,房水)
成年人(50%)♀
婴幼儿(70%)
体液中电解质的含量与分布
胞内
钾离子(主)
HPO4 2-和蛋白质
胞外
钠离子(主)
Cl-和HCO3-
功能
水的生理功能
1.促进物质代谢
2.调节体温
3.润滑作用
4.组成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水
电解质的生理功能
维持体液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维持心肌cell和肌肉神经的静息电位,参与动作电位的形成
参与代谢及生理活动 eg.钙离子
正常渗透压
280/290-------310mmol/L
血钠:130----150mmol/L
正常人每日水的出入量--2500ml
正常人每天最少500ml尿
★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
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
水、电解质平衡定义:体液的容量,电解质,和渗透压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
调节机制
口渴中枢
位置:下丘脑视上核侧面
渗透压(盐)多,血容量(水)少
产生渴感
抗利尿激素(ADH)
产生部位: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
血浆晶体渗透压⬆️,血管紧张素②⬆️,血容量⬇️
刺激分泌
作用部位: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灭活:肝
主要作用:水
醛固酮
产生部位:肾上腺皮质球状带
作用部位: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主要作用:钠,水
功能:保钠,水,排氢,钾
灭活:肝
刺激分泌
1.高血钾,低血钠
2.有效循环血量⬇️
与ADH作用协同
3. 交感神经兴奋
心房钠尿肽(ANP)
来源:哺乳动物心房肌细胞
刺激分泌
心房扩张
血容量增加
血钠增加
血管紧张素增多
排钠机制
抑制肾素分泌
抑制醛固酮分泌
对抗血管紧张素的缩血管效应
拮抗醛固酮的保钠作用(拮抗RASS)
水通道蛋白(AQP)
分类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原发性脱水
表现: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高于150,血浆渗透压高于310
特征:cell内外液量均减少(主要是cell内液)
原因及机制
饮水不足
水源断绝(沙漠)
不能饮水(频繁呕吐,昏迷)
渴感障碍(脑病变伤渴感中枢)
水分蒸发或低渗性体液丢失
肺(发热,代酸导致过度通气)
皮肤(甲亢,发热)
汗液为低渗液
肾(中枢性(ADH少)或肾性(远曲小管集合管不对ADH反应)尿崩症)
消化道(婴幼儿腹泻水样便)
对机体影响
1)口渴
2)尿量减少
3)cell脱水
4)循环衰竭症状出现较晚
5)尿钠晚期排出减少
6)脱水热
婴幼儿常见(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
防治
治疗原发病
补液治疗----先补水(葡萄糖液)后补钠,钾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继发性脱水
表现:失钠大于失水,血钠低于130,血浆渗透压低于280/290
特征:只有cell外液减少
原因及机制(肾内外因素+不适当治疗-----补水未补电解质)
肾内因素
水肿患者长期使用髓袢利尿药
肾疾病
实质
间质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醛固酮原发性分泌不足
肾小管酸中毒,排钠增多
肾外因素
消化道失液(吐,泄)
第三间隙液积聚(胸水,腹水)
皮肤(大汗,大面积烧伤)
对机体的影响
口渴感不明显
尿量早期不减,晚期减
cell水肿
★脑水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脱水体征明显
脱水征-----皮肤弹性降低,眼窝松软下降,婴幼儿可有囟门塌陷等
无脱水热
主要影响:循环衰竭
防治
治疗原发病
补液疗法
原则上给予等渗液(0.9%NaCl)纠正不适当补液
防治休克
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水中毒)
表现血钠低于130,血浆渗透压低于280/290,体液容量增加
特征:cell内外液均增加
原因和机制
水摄入过多
肾排水能力降低
急慢性肾衰竭患者,水的摄入未控制者易于发生水中毒
临床常见急性肾衰输液不当
ADH分泌异常增多
肾衰少尿期
对机体的影响
cell内水肿
脑水肿引起脑疝死亡-------此型最大危害
cell外液容量增加
防治
防治原发病
对于有水潴留倾向的患者应该严格控制水的摄入量,防止水中毒发生
轻症患者限水后可恢复,重症患者除限水,还需给予脱水剂如甘露醇或山梨醇等,以减轻脑水肿和促进体内水分排出
等渗性脱水
表现:血钠维持在130-150,血浆渗透压维持在280/290-310,处于正常范围内
特征:cell外液减少
原因和机制(任何等渗性体液大量流失短时间,短时间内都可导致等渗性脱水)
消化道(胃肠道引流,大量腹泻呕吐,麻痹性肠梗阻)
大量抽放或形成胸腹腔积液
大面积烧伤
对机体影响
cell外液容量减少,ADH分泌增加,少尿,cell内液容量不变,但得不到补充,机体代偿不足
易于变化
没有及时治疗,经不感蒸发,和呼吸道丢失液体----高渗性脱水
治疗不当,补液时只补水分不补充钠盐----低渗性脱水
防治
积极治疗原发病
补液疗法
一般先给予等张盐水(偏低渗NaCl溶液----留给机体自我代偿空间)
等渗性水过多(水肿)
定义
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过多
若在体腔积聚称为积水或积液
分类
累及范围
全身性水肿
局限性水肿
发病原因
心性水肿
肝性水肿
肾性水肿
按压有无凹陷
显性水肿
隐性水肿
受累器官
肺水肿
脑水肿
⭐️原因以及机制
本质:组织间液增多
原因及机制
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
正常生理
向血管外滤出:平均有效流体静压=平均毛细血管血压-组织静水压
回流:有效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胶体渗透压
整体:平均滤过压=平均有效流体静压-有效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胶体渗透压
总结:滤出>回流,滤出90%经静脉回流,10%经淋巴回流,所以,淋巴回流在维持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起重要作用
以下变化,引起失衡
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常见:静脉压升高,有效流体静压增高,组织液生成增多,超过毛细淋巴代偿回流能力,引起水肿,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静脉血栓行成,肿瘤压迫静脉等。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取决于白蛋白(血浆蛋白),白⬇️,渗⬇️,组织液⬆️,超淋巴代偿能力时,水肿
引起白蛋白浓度下降的原因
1.蛋白质摄入不足---严重营养不良
2.蛋白质合成障碍---肝硬化
3.蛋白质丢失过多---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
4.蛋白质消耗增加---慢性消耗性疾病:慢性感染,恶性肿瘤
5.血浆被稀释---短时间大量输入生理盐水&严重钠水潴留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炎症,过敏,组织缺血缺氧----组织液蛋白含量高
淋巴回流受阻
恶性肿瘤细胞侵入并堵塞淋巴管
乳腺癌根治术时摘除主干通过的淋巴结---同侧上肢水肿
丝虫病,主要的淋巴管道被成虫阻塞,加之炎症反应和结缔组织增生,可引起下肢组织的慢性水肿
典型表现---下肢增粗,皮肤粗糙,形同象腿,又称“象皮肿”
体内外液体交换失衡---钠水潴留
主要原因---肾排泄能力降低---⭐️球管失衡
球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GFR⬇️)
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囊内压
充血性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肝硬化伴腹腔积液等使有效循环血量下降,肾血流量下降,有效滤过压降低
尿路梗阻,肾小管阻塞可使囊内压升高,从而使有效滤过压降低
滤过膜面积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炎症反应,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肾单位大量减少
滤过膜通透性
管
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全身性水肿发病的主要原因)
机制
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FF)⬆️,FF=GFR÷肾血浆流量
有效循环血量下降,交感神经兴奋,肾小动脉收缩,肾血浆流量和GFR均减少,由于出球小动脉收缩比入球小动脉明显,每分钟肾血流量下降比GFR下降更严重,FF增加使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胶体渗透压升高,流体静压降低,从而使近曲小管对水钠重吸收增加,导致钠水潴留。
ANP分泌减少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多
醛固酮⬆️
有效循环血量下降
肝功受损
抗利尿激素
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
特点
水肿液的性状特点
等渗液
血浆通过血管壁滤出
漏出液和渗出液
漏出液(单纯压力改变,无质的变化)
形成机制:毛细血管血压升高或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蛋白含量:<25g/L
相对密度:<1.015
白细胞:<500个/100ml
渗出液(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有质的变化)
形成机制: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
蛋白含量:30-50g/mL
相对密度:>1.018
白细胞:大量
水肿的皮肤特点
皮下水肿是全身或局部水肿的重要体征,表现为局部皮肤肿胀,皱纹变浅,苍白发亮,用手指按压皮肤时可出现凹陷,称为凹陷性水肿或显性水肿。
⭐️但按压无凹陷也不能否定有组织液的增加。因为组织间隙中有大量胶体网状物,如透明质酸,胶原及粘多糖等,对液体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和膨胀性,正常情况下,99%的组织液被吸附呈固态,只有1%的组织液可自由移动呈游离态。当组织液增加时,固态组织液首先增加,因其不能移动,故用手指按压皮肤不表现为凹陷,称为隐形水肿或非凹陷性水肿。只有当增加的组织液超过胶体网状物的最大吸附能力时,游离态液体才会增加,按压皮肤使其受挤压而移动到周边,形成凹陷。
水肿液的分布特点
组织结构特点(肾)
结构疏松处---首先发生在眼睑部
血流动力学特点(心)
受重力影响---首先出现在下垂部位
局部血流动力学(肝)
肝硬化,肝内毛细血管血压明显高于其他部位---首先出现在腹腔
器官表现
器官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包膜被牵引而紧张发亮
组织学上水肿部位的间质可被分隔而稀疏
体重变化
全身水肿体重变化可敏感反应细胞外液容量的变化
❤️动态检测体重增减是观察水肿消长最有价值的指标,尤其是隐形水肿
对机体影响
有利
循环系统重要的"安全阀"
血容量迅速增加时,大量液体转移到组织间隙中,防止血压急剧上升,引起血管破裂和急性心衰
炎症性水肿
稀释毒素
纤维蛋白成网状物,阻碍细菌扩散
运输抗体或药物至炎症灶
缺血组织(血栓形成)水肿液起营养液的作用
不利
细胞营养障碍
cell与毛细血管间距离增大
直接压迫微血管,影响细胞与血液间物质交换
水肿对感染的抵抗力下降,易合并感染
器官功能障碍
脑水肿---颅内压升高,脑疝,死亡
喉头水肿---气道阻塞,窒息而亡
钾代谢紊乱
镁代谢紊乱
低渗性脱水结果
早期
肾性
尿量增加,尿钠增加
!非肾性
尿量增加,尿钠减少
晚期
!肾性
尿量减少,尿钠增加
非肾性
尿量减少,尿钠减少
高渗性脱水结果
早期
尿量减少,尿钠增多
晚期
尿量减少 ,尿钠降低
高渗,低渗指cell内外对比
脱水:各种原因导致的体液容量减少(主要指cell外液)
肾素由肾小球球旁细胞分泌
ANP结果
扩血管,降血压,利钠利尿
水的来源
饮水
食物水
代谢水
总结
幼多老少,男多女少,瘦多胖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