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消化系统疾病笔记-功能性胃肠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
本图是消化系统疾病关于功能性胃肠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的学习笔记,内容包括它们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等等,适用于考前复习,也可以综合其他资料使用。
《谏太宗十思疏》全篇以“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为中心展开论述。先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结论。然后提醒太宗,守成之君易失人心
《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GB25201-2010,内容有值班、巡查、检测、维修、保养、建档,快来看看吧!
《冀中的地道战》这篇课文记叙了在抗日战争中,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地道的结构特点,歌颂了我国人民在对敌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功能性胃肠病
定义
功能性消化不良 FD
消化科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群(dyspepsia, indigestion)
包括上腹痛、烧心、早饱、餐后饱胀、嗳气等
消化不良分类
器质性消化不良
organic dyspepsia
可明确诊断的器官、系统或代谢性疾病,消化不良症状可
随疾病好转而改善。(消化性溃疡、 肿瘤、胆胰疾病、内 分泌疾病或药物使用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 (FD)
functional dyspepsia
传统检查手段无法明确症状产生原因的消化不良
FD的病理机制
####
FD诊断标准
四个核心症状
餐后饱胀、早饱、中上腹痛、中上腹部烧灼感
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
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
近3个月有症状发作
排除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
根据症状与进餐的关系分为
餐后不适综合征 PDS
(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
餐后饱胀不适
早饱
上腹痛综合征 EPS
(epigastric pain syndrome)
中上腹痛
中上腹部烧灼感
鉴别诊断
报警症状
45岁以上,近期出现消化不良症状;
不明原因消瘦、进行性吞咽困难、反复或持续性呕吐、消化道出血、贫血、发热、腹部包块等;
消化不良症状进行性加重。
完善胃镜、腹部B超等辅助检查
治疗
一般治疗:生活方式
药物治疗
适度抑酸
促进胃肠动力: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依托比利
助消化药:消化酶制剂
消化酶制剂标准:足量、恒定、丰富: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
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药物 SSRI,沟通
肠易激惹综合征 IBS
以腹痛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而无器质性疾病的常见肠道功能性疾病
分类依据根据患者排便异常时主要的粪便性状
Bristol 粪便性状量表
病因和发病机制
心理社会因素
脑-肠轴失调
胃肠动力障碍
内脏高敏感性
腹痛、腹部不适主要原因
肠道感染和炎症
肠道菌群紊乱
饮食因素
其他
肠道局部免疫失调
遗传因素
临床表现
症状
腹痛
最突出的临床表现
常发生于进食后和/或排便前
多数排便或排气后明显缓解或改善
疼痛程度不一,大多可以耐受
多为痉挛性痛
腹部不适
难以用腹痛来形容的不适感
腹胀
腹部胀气
腹部膨胀
排便习惯与大便性状改变
腹泻
3~5次/d
多呈稀糊状,可为水样,有黏液但无脓血便
便前常伴有腹部绞痛、胀气、腹部不适或有排便窘迫感,排便后这些症状多缓解或改善
便秘
每周少于3次
羊粪状或板栗状,干硬
排便过程中常伴不适
便秘与腹泻交替
体征
多无明显阳性体征,可能有腹部轻压痛
IBS 的诊断标准
报警征象
年龄≥40岁
发热、体重下降>3kg,便血或黑粪、贫血、腹部包块、夜间腹泻、腹痛,以及其他不能用功能性疾病解释的症状和体征者
新近出现持续的大便习惯(频率、性状)改变或发作形式发生改变或症状逐步加重者
有结直肠癌、乳糜泻、IBD家族史者
短期经验性治疗无效
罗马IV诊断标准
#####
常见症状
①排便频率异常;
②粪便性状异常;
③粪便排出过程异常
④黏液便
⑤胃肠胀气或腹部膨胀感
肠道感染性疾病
食物与饮食
炎症性肠病或其他器质性胃肠病
妇科相关的疾病
内分泌或者代谢性疾病
精神类疾病
药物相关的胃肠道症状
一般治疗
良好的医患沟通和信任关系
医患之间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是准确把握IBS症状产生病因和病理生理的关键环节,是正确选择治疗策略、取得满意疗效的前提
调整生活方式,规律排便
饮食治疗
传统的饮食干预措施
策略
IBS宜避免
①富含FODMAP等成分的饮食
②高脂肪、辛辣、麻辣和重香料的食物
③高膳食纤维素食物可能对便秘有效( 但对腹痛和腹泻不利)
④一旦明确食物过敏原,应避免摄入含有该过敏原成分的食物
纤维素摄入
便秘病人增加
腹痛、腹胀病人减少
便秘型IBS
轻泻药
纤维素和膨胀剂
促动力剂
普卢卡必利
氯离子通道激动剂
鲁比前列酮
利那洛肽
胆汁酸调节剂
增加肠道内胆汁酸含量可能有效改善便秘型IBS病人症状
胆汁酸螯合剂(如考来维仑)
腹泻型IBS
止泻药
蒙脱石、洛哌丁胺、艾莎度林
5-HT3拮抗剂
阿洛司琼
抑制胃肠道动力,减少内脏敏感性和腹痛
利福昔明
广谱抗生素
G+、G-、厌氧菌、需氧菌
活性炭吸附剂
腹痛的治疗
解痉药
选择性钙离子拮抗剂
抗胆碱药、平滑肌抑制剂、外周阿片受体激动剂
抗抑郁药物
降低内脏敏感性,从而缓解腹痛
三环类抗抑郁药、SSRIs
益生菌
双歧杆菌、乳酸杆菌
细菌菌量和活力
多菌种多菌株优于单一菌株
心理行为学治疗
补充及替代治疗
预后
易迁延难愈,影响生活质量
但对生命无影响
预后不良因素
严重心理障碍
病程长
有既往手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