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计算机辅助翻译第一章思维导图
计算机辅助翻译第一章知识点总结,计算机辅助翻译发展简史,基本概念,国内外主流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简介。
这是一篇关于大创技术路线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立项依据、项目的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创新之处、年度计划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互联网9大思维
组织架构-单商户商城webAPP 思维导图。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第一章 计算机辅助翻译概述
第一节 计算机辅助翻译发展简史
第一阶段 Budding period
1946年 第一台计算机ENIAC问世,机器翻译开始发展
1947年 Warren Weaver & Andrew 用新发明的计算机来翻译自然语言
1966年 机器翻译陷入萧条
20C 70S末--80S: 翻译记忆概念确立
1978年 Alan Melby将翻译记忆概念融入“重复处理“(Repetition Processing)
1979年 Peter Arthern 提出”以文本检索翻译“(Translation by Text-retrieval)
第二阶段 Steady development perod
1948年 最早两家计算机辅助翻译公司成立
1988年 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商业化
1900年 术语库Multiterm
1911年 transit1.0发布
1992年 trados:商用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开端
1922年 各国的翻译软件进步神速
第三阶段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
商用计算机辅助系统越来越多,内置功能强大
窗口操作系统逐渐居于主导地位
支持文件格式增多,语言数目增多
第四阶段 Worldwide development period
注重Windows和Microsoft Office的系统兼容
将工作流程嵌入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中
利用网络或者在线系统
利用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新格式
第二节 计算机辅助翻译基本概念
一、计算机辅助翻译=机器翻译?
Definition: 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又称自动翻译,是利用电子计算机把一种语言(源语言,source language)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目标语言,target language)的过程
机器翻译的工作原理
(1)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
直接法
转换法
中间语言法
(2)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
(3)基于实例的机器翻译
二、计算机辅助翻译核心技术---翻译记忆
Definition: 翻译记忆(translation memory),是指将已经翻译并匹配好的源语和目标字段储存在数据库中以备重新利用
翻译记忆的工作原理:译者利用已不有的原文和译文,建立起一个或多个翻译记忆库(translation memory),在翻译过程中,系系统将自动搜索翻译记忆库中相同或相似的翻译资源(如句子、段落),给出参考译文, 使译者避免无谓的重复劳动,只需专注 于新内容的翻译。
翻译记忆的主要功能
(1)离线功能
导入
分析
文句分析
句法分析
区段化
平行对齐
专用术语提取
(2)在线功能
更新
自动翻译
团队作业
翻译记忆的主要优势
确保翻译文件的一致性
使译者仅须面对单一格式的文档便可翻译
提高整体翻译速度
语料复用,降低长时间翻译开销
对大型文件翻译项目而言,大幅节省翻译的时间与花销
翻译记忆的主要局限
无法保证总能提供翻译记忆
检索深度和精度不高
专业译者需安装多个系统解决翻译问题
使用翻译记忆系统,需长时间学习才可掌握
翻译记忆的常见格式
TMX (translation memory exchange format)
TBX (termbase exchange format)
SRX (segmentation rule exchange)
GMX (glob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etrics exchange)
OLIF
XLIFF (XML localisation interchange file format)
第三节 国内外主流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简介
一、国内外主流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
SDL Trados
Déjà Vu
memoQ
Wordfast
Star Transit
OmegaT
二、国内主流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简介
传神iCAT
雅信CAT
雪人CAT
Transmate
Transoo
基于实例的机器翻译原理图
中间语言法原理图
转换法原理图
直接法原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