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六讲 细胞核与染色体 nucleus and chromo
分子生物学,内容有核膜(核孔)nuclear membrane、核纤层和核骨架nuclear lamina and nuclear scaffold、染色质和染色体chromatin and chromosome、核仁nucleolus、细胞核的功能。
编辑于2023-03-04 22:48:21 上海第六讲 细胞核与染色体 nucleus and chromosome
第一节 核膜(核孔)nuclear membrane
一、 亚显微结构
又称 核被膜 nuclear envelope
内核膜 inner nuclear membrane
核膜中靠近核质的一层膜,外表面无核糖体附着,内测有一层致密的纤维蛋白网络,称为核纤层,对核膜起保护作用。
外核膜 outer nuclear membrane
面向胞质,厚4~10nm,与RER相连,外表面附着核糖体,能进行蛋白质合成。
核周间隙 perinuclear space
内外核膜之间的腔隙,使内外核膜之间的缓冲区。
核孔(核孔复合体)nuclear pore (nuclear pore complex, NPC)
电镜下,核孔为内外核膜局部融合形成的圆环状结构。
是由多个蛋白质颗粒以特定的方式排列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复合物,称为核孔复合体
结构模型:捕鱼笼模型 fish trap
胞质环 cytoplasmic ring
8条胞质原纤维 cytoplasmic fibril
核质环 nucleoplasmic ring
终末环
核篮 nuclear cage
中央栓 central plug(轮辐 spoke)
意义:核孔复合体是“门卫”,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转运大分子和某些小颗粒物质。
二、 核膜的功能
1、区域化作用
对真核细胞而言,RNA的转录和蛋白质的合成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分隔
2、控制核质间的物质交换
选择性
无机离子和小分子可以自由通过核膜
大分子和某些小颗粒物质通过核孔复合体运输
核转运受体:位于核孔复合体上的可溶性的蛋白质或RNA-蛋白质复合体(RNA-protein complex, RNP complex),具选择性。
核定位信号(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 NLS):核蛋白上的一小段4-8个氨基酸多肽,可位于蛋白质的任何部位,富含Lys,Arg和Pro。
双向性
Mg2+ ATP酶:提供能量
3、合成生物大分子
因为有核糖体附着
4、在细胞分裂中参与染色体的定位和分离
第二节 核纤层和核骨架 nuclear lamina and nuclear scaffold
一、 核纤层 nuclear lumina
(一)亚微结构
内核膜下高电子密度的纤维蛋白网,厚10~20 nm
核内与核基质/核骨架相连,核外与中间纤维相连,构成核与质的网架结构体系
(二)组成成分
核纤层蛋白 Lamin A, Lamin B1/B2, Lamin C
核纤层相关蛋白 lamina associated protein, LAP
(三)核纤层的功能
i. 稳定细胞核的结构
核纤层蛋白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决定核膜的崩溃与重建
ii. 与染色体凝集有关
iii. 与核膜重建有关
二、 核骨架 nuclear scaffold / 核基质 nuclear matrix
(一)亚微结构
蛋白质纤维,直径3-30nm,与核纤层和中间丝构成贯穿于核、质之间的复合网络系统。
是间期细胞核内除了染色体。核膜与核仁以外的非组蛋白组成的纤维网架
(二)组成成分
主要由“核基质蛋白”和“核基质结合蛋白”(酶、调控蛋白、RNP等)构成
(三)核骨架的功能
1、与DNA复制有关
----DNA复制起点等结合在核骨架上
2、与基因表达有关
----RNA聚合酶及RNA都结合在核骨架上
细胞内三种RNA都是在核骨架上合成
3、与RNA转录后加工修饰和定向运输有关
前体RNA RNA
4、与染色体构建有关
----核骨架是间期核内DNA的支架,也是分裂期染色体的支架。
第三节 染色质和染色体 chromatin and chromosome
染色质
(一)染色质的化学组成
DNA
Histone 组蛋白
H1[非保守,具有种属特异性], H2A, H2B, H3, H4 富含Arg,Lys这种碱性蛋白质 在S期与蛋白质一起合成
非组蛋白
RNA和脂类
*(二)染色质的结构与组装
1、染色质一级结构的基本单位:核小体* nuclesome
本质:DNA将核小体连接起来组成的染色质纤维
2、染色质的二级结构:螺线管 solenoid*
1、6个核小体构成一个螺旋。
2、H1存在是构成螺线管的基础,其位于螺线管的内部,稳定螺线管
3、染色体的高级结构
多级螺旋模型
超螺线管
放射环(絆环)模型 【目前认为】(具有非组蛋白纤维支架)
4、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染色单体
(三)染色质的分类
常染色质 euchromatin: 松散,具有转录活性
异染色质 heterchromatin: 凝聚,无或低转录活性
组成性异染色质 constitutive heterochromatin
指所有细胞类型的全部发育阶段都处于凝集状态的染色质,由相对简单的高度重复的DNA序列组成,不转录也不编码蛋白质,是异染色质的主要类型,位于大多数染色体的着丝粒区、端粒和次缢痕处。
兼性异染色质 facultative heterochromatin
在某些细胞中或在一定的发育阶段,由原来的常染色质失去转录活性,转变为凝集状态的异染色质,如X小体或巴氏小体(Barr body)
例子:三色猫的形成
染色体
(一)中期染色体的结构*
主缢痕
本质:着丝粒-动粒复合体
动粒结构域 kinetochore domain
外板 outer plate
中间间隙 middle space
内板 inner plate
中心结构域 central domain
抵抗 渗透、膨胀,核酸酶消化
配对结构域 pairing domain
连接 姐妹染色单体和染色单体连接蛋白(chromatid linking protein)
存在意义:
保证有丝分裂中染色体与纺锤体的整合及有序的配对和分离
次缢痕
作用:鉴别染色体的标志物
重要存在:核仁组织者区 Nucleolar orginizor reagon NOR *
存在位置:
分裂期:染色体次裂痕处
间期:核仁内染色质
特点
含rRNA基因 (5s rDNA除外),
与间期细胞核仁形成有关的结构,有缔合核仁的功能;
端粒 telomere
染色体末端的特化部位,可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保证染色体DNA的完全复制及参与染色体在核内的空间排布。
端粒 = 端粒DNA + 端粒结构蛋白
DNA富含GC,简单重复序列,如GGGTCC
复制过程中会缩短,进而导致细胞老化或死亡.
端粒酶 = 蛋白质 + 与端粒DNA互补的RNA
可以用于补全端粒,一般癌症细胞会重新激活端粒酶
(二)染色体类型
中央着丝粒染色体
近中着丝粒染色体
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端着丝粒染色体
(三)染色体的数目
一定要厘清概念
单倍体 n
只含有一组染色体的细胞或个体
二倍体 2n
含有两组染色体的细胞或个体
多倍体
含有三组或三组以上染色体的细胞或个体
(四)核型(karyotype*)和带型
核型
一个物种的全套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现)型,包括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等方面。
核型分析:对染色体进行测量计算,并进一步加以分组、排队、配对以进行形态分析。
带形
用荧光或化学物质对染色体进行染色后,染色体沿纵轴方向显示出宽窄、深浅、明暗各不相同的带纹。 常用的有Q带、G带、R带。
(五)核型异常
唐氏综合征
21号染色体数目异常
费城综合征 CML
7 <-> 22 异位
慢性髓性白血病
第四节 核仁 nucleolus
一、 化学组成
RNA
DNA
Protein
水、脂类
二、 核仁的亚微结构
记忆方法:中心法则
三、 核仁周期
四、 功能——核糖体组装
1、合成核糖体RNA(rRNA)
28S、18S和5.8S rRNA在核仁内合成 5S rRNA在核仁外常染色体上合成
2、组装核糖体的大小亚基
核糖核酸蛋白体(核糖体)= rRNA+rProtein
第五节 细胞核的功能
遗传信息的储存、复制、传递及表达
i. 染色质/染色体:遗传物质DNA上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构成遗传信息;
ii. 核基质:DNA复制、mRNA、tRNA及5S rRNA的转录;
iii. 核仁:合成rRNA,组装核糖体大小亚基;
iv. 核膜:核质间物质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