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宪法第四章国家形式
“国家形式的含义: 国家形式是指国家外在的表现,这种外在表现指国家的物质外壳,主要是指国家权力的实现方式。国家权力是通过国家机关的设置并赋予其相应职权实现的,由于国家机关既有中央国家机关也有地方国家机关,中央与地方各自也有不同职能的机关,因此,从总体上来说,国家机关就是国家形式。根据国家机关相互关系不同,可分为横向国家机关之间关系和纵向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编辑于2023-03-07 20:40:20 湖北省宪法 第四章 国家形式
国家形式
政权组织形式
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君主立宪制
议会君主立宪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简称 议会君主制 。 其主要特点是:议会不仅是国家的最高 立法机关 ,还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由议会选举产生的政府首脑组织政府,是真正的国家权力中心。 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其职责多是礼仪性的。 议会掌握立法权,内阁由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组建, 下院 多数党领袖即为内阁首相。 内阁掌握行政权,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 君主无实权,行使礼仪性的职责。 内阁 由议会 产生 并对议会负责。 英国是最早实行 议会君主制 的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实行这一 政体 的国家除 英国 外,还有 西班牙 、 荷兰 、 比利时 、 卢森堡 、 挪威 、 瑞典 、 丹麦 、 日本 、 柬埔寨 等。 1688年 英国光荣革命 中,国王是被议会请来的,国王权利的来源不再是神而是议会了。
二元君主立宪制
二元君主制是封建国家在效仿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中形成的过渡性政体形式。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简称二元君主制,是资产阶级与帝国统治者妥协的结果。与“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共同组成了“君主立宪制”。本质上仍属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框架。
共和制
议会制
议会制,也称“代议制”。以议会为国家政治活动中心、政府须对议会负责的一种政治制度。近现代意义的议会是由中世纪欧洲封建国家的等级会议发展演变而来,这种演变首先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实现的。 英国的等级会议始于13世纪,它由僧侣、贵族、平民三个等级组成。到14世纪,等级会议发展成两院制议会,但这时的议会还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不是资产阶级的议会。直到1688年“光荣革命”后,议会才取得最高地位,并在英国确立。议会制在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议会制国家的宪法通常都规定:议会由两院组成,经普选产生的议员是“国民意志”的代表者。议会作为代议机关享有立法和组织、监督政府(内阁)等权力。议会对政府有制约作用,政府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在议会对政府的主要施政方针不支持,或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时,除非解散议会,政府必须总辞职。政府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议会制的确立。
总统制
总统定期由选民普选或选民代表选举产生;总统直接组织和领导政府,由总统任命和领导只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总统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对议会通过的法案可以行使否决权,但无权解散议会。
半总统制
半总统制是既有议会制特征,又有总统制特征的政体。 法国是典型的半总统制政体。它的总统制特征是:总统由直接普选产生,不向议会负责。作为国家元首,总统享有任免总理、任命国家的文职和军职人员、主持内阁会议、颁布法律、发布咨文、派遣外交使节、统帅军队、赦免罪犯、担任最高司法委员会主席和主持最高国防会议的权力。 它的议会制特征是:按宪法规定,总理为国家行政首脑,对议会负责;总理得就内阁会议讨论通过的政府施政纲领或总政策,向国民议会提出政府承担责任的说明;国民议会可以根据自己所通过的不信任案追究政府责任;国民议会通过不信任案或不同意政府的施政纲领或总政策时,总理必须向总统提出政府辞职。 在这种政体下,虽然总理领导中央政府,但国家最高行政权实际上由总统掌握。总统还拥有解散议会下院(国民议会)的权力,使总统成为国家权力的核心。议会虽然享有对政府的弹劾权,但不能动摇总统的地位。
委员会制
委员会制,是指共和政体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特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为委员会,其成员由议会选举产生,行政首脑由委员会在其成员中选任。委员会以合议制形式集体行使职权。它与总统制的区别在于其总统由委员会成员轮流担任,与议会制共和国的区别在于众议院不能对委员会提出不信任案,委员会也无权解散众议院。瑞士最为典型。联邦最高行政机关为联邦委员会,由联邦两院在两院议员选出7名委员组成。每届***4年,联邦委员会主席在7名委员中推选,***1年。届满后由副主席升任,另补选1名副主席。联邦委员会主席,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但主席、副主席都不得单独行使委员会职权,决定问题时集体讨论多数通过。以集体名义行使职权。
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社会主义国家一般采取民主共和制的政权组织形式,但是这种民主共和制与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共和制有着本质区别。 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本质上是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因此,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实现了本质与形式的统一,真正实现了“民主共和制”。
国家结构形式
单一制
单一制的特征有:全国只有一部宪法和一个统一的 法律体系 ;只有一个中央政权机关,各地方的自治单位或行政单位受中央统一领导;每个公民只有一个国籍;国家整体在 国际关系 中是唯一的主体。
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国家
中央集权 型单一制国家,是指单一制国家结构下地方政府受 中央政府 严格控制的一种类型。 这种国家在当代分布较广。 如法国、一些 亚非拉 发展中国家 、变革前的一些东欧国家等。
地方分权型单一制国家
地方分权,“中央集权”的对称。单一制国家的一种类型。 在中央政权统一领导下,按照全国统一的法律,地方居民自主地组织地方公共机关,自主地处理本地区事务。以英国为典型。
复合制
复合制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政治实体组成的国家联盟的制度,和单一制相对。复合制国家通常是由原先独立的政治单元所构成有机整体,而这些政治单元已将其主要权力交给整体政府,这个整体政府可能原来是其中一个政治单元的政府或是新成立的政府。
联邦制
联邦制 (Federation)是由几个成员国(如 共和国 或邦、 州 等)联合组成统一国家的 政治体制 。 它是 国际交往 中的主体,有自己的最高立法机关和 行政机关 ,有统一的 宪法 和 法律 。 联邦 行使国家的 外交 、 军事 、 财政 等主要权力。
邦联制
邦联制国家是指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为了某种共同利益而组成的 国家联盟 ,是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的一种类型。 邦联的各成员国对内、对外享有全部主权,各成员国经过平等协商把各自的一部分权力委托给邦联机构。 邦联机构是协商性的,它所作出的决议只有经过各成员国认可才有约束力,并通过各成员国政权才能对其公民发生效力。
国家象征
国旗
国旗、国徽代表国家主权,象征国家尊严。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国旗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四颗小星各有一角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亿万人民的心都向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国歌
警示意义
国歌里有一句歌词,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她所透露出来的强烈的危机意识,是我们国歌的思想内核。中外历史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缺少危机意识,不懂得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就会迟早有危机出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古人总结的规律性现象。尤其是在全球激烈竞争的今天,忧患意识更加不可缺少。
团结意义
团结,可以发生聚合反应,凝聚成一种巨大无比、无坚不摧的力量,足以让强大的敌人胑颤心惊。外国侵略者之所以敢对我们一个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动武,杀人越货,无恶不作,除了他们武器先进以外,也是欺负我们不团结、窝里斗,一盘散沙。所以,要改变中华民族的被欺凌被压迫的命运,唯有团结起来一条路可走。
国徽
我国国徽的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国徽图案中的齿轮和谷穗象征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天安门表示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胜利,同时又标志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形象地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的大团结。
首都
首都,又称国都、都城,是对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和中央政府所在地的称呼。政治和经济活动的中心城市,各类国家级机关集中驻扎地,国家主权的象征城市。有的国家不只有一个首都,也有的国家为了谋求发展而进行迁都。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本质要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反映了我国政治生活的全貌
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行使职权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机构
提高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素质
坚持和改善党对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
按照宪法规定,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实现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事务
特别行政区制度是“一国两制“方针的体现
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实行不同于一般行政区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