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药方剂总论
临床医学专业的中医中药方剂主题复习,其内容包括祛痰止咳平喘、温里药、理气药、理血药、补益药、固涩药、平肝熄风药等的介绍,相关专业的不要错过哟。
关于药理学整体大纲思维大搜图,包含抗心绞痛药物、抗高血压药、利尿药、抗心律失常药等知识汇总。
第九版妇产科学异位妊娠,主要病因输卵管周围炎:造成输卵管周围粘连,输卵管扭曲,管腔狭窄,蠕动减弱,影响受精卵运行。
第九版妇产科学 自然流产章节思维导图,包含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临床类型、鉴别诊断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中药方剂总论
中药概述
产地
采集
如全草大多在枝叶茂盛; 花朵初开时采集;叶类通常在花蕾将放或盛开时采收
炮制
目的
消除或降低毒副反应
增强药效
改变药物性能
利于储存
便于服用
方法
1. 修治法 : 纯净, 粉碎, 切制. 2. 水制法 : 漂洗, 喷洒, 水飞等. 3. 火制法 : 炒, 煅, 烫, 炮, 烘, 燎等. 4. 水火共制法: 蒸等. 5. 其他: 制霜,发酵等
中药性能
四气
温、热、寒、凉
五味
辛:能行、能散
行气行血、发散
治疗外感、气滞血瘀
甘:能和、能补、能缓
补益、调和、缓急
虚损、脏腑不和、疼痛
酸:能收、能涩
收敛、固涩
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滑脱、遗精遗尿、崩漏带下
苦:能燥、能泄
通泄、燥湿
实热、实火、湿热
咸:能下、能软
泻下通便、软坚散结
大便秘结、瘰疬瘿瘤、癥瘕痞块
淡:能渗、能利
渗湿、利小便
水肿、小便不利
升降浮沉
升:上升提举
降:下达降逆
浮:向外发散
沉:向内收敛
归经
药物对某经(脏腑或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少,甚至无作用,这种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作用称归经
1、性同,味不同,功效各异 2、味同,性不同,功效各异 3、性味皆同,归经不同,疗效各异 4、味多,归经多,功效亦多
毒性
1. 剂量过大
2. 服用太久
3. 炮制不当
4. 配伍失误
5. 制剂不妥
6. 外用失控
7. 误食误用
中药用法
配伍
1. 单行
2. 相须
两种性能、功效相同或相似的药物合用,以增强疗效的配伍
eg麻黄配桂枝
3. 相使
两种药合用,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辅药可以提高主药功效
吴茱萸配生姜
4. 相畏
一药的毒副作用被另一药抑制,使其毒副作用减轻或消失
半夏畏生姜
5. 相杀
一药能清除另一药的毒副作用
金钱草杀雷公藤毒;防风杀砒霜毒
6. 相恶
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功效,使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
生姜恶黄芩
7. 相反
两种药物配伍应用后,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用药禁忌
配伍禁忌
妊娠用药禁忌
症候禁忌
饮食禁忌
中药用量
性质与剂量
配伍与剂量
年龄、体质、病情与剂量
季节、地域与剂量
组成方剂的目的
增强原药效
综合多药效
产生新药效
制约烈毒性
配伍形式
同类相须
异类相使
制毒纠偏
引经报使
配伍原则
君药
针对主病主症起主要作用
臣药
辅君加强治疗主病主症
对兼病兼症起主要作用
佐药
佐助药
配合君臣药加强治疗;治兼证
佐制药
消除、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
反佐药
与君药药性相反淡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
使药
引经药
调和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