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护正知品
入行论第五品的思维导图,包含了守护学处之要护心、护心方便正知正念、用正念正知护心、圆满学处之余要 等内容,加强记忆,非常实用。
编辑于2023-03-13 17:07:07 山西护正知品
守护学处之要护心
护心则能护一切
总说须护心
纵心过患
护心功德
护心则护一切之理
过患依心
六度依心
布施依心
布施的圆满是依心行衡量的
原文+释文
若除众生贫,始圆施度者,今犹见饥贫,昔佛云何成?
心乐与众生,身财及果德,依此施度圆,故施唯依心
解除一切众生的贫困,布施的修行才算圆满?世上还有那么多穷人,佛陀就不算圆 满布施波罗蜜的修行,那过去诸佛是怎么成佛的?
菩萨在修行过程中,非常欢喜地把拥有的一切,从自己的身体、积攒的财富到修行的功德,毫无保留地布施给众生,没有丝毫吝惜,当菩萨具备这种心态时,布施就圆满了。
净戒依心
持戒的圆满是依心行衡量
原文+释文
遣鱼至何方,始得不遭伤?断尽恶心时,说为戒度圆
众生送到哪里才是最安全的?才不会受到伤害?这是很难保证的,那么,菩萨就不能圆满持戒了吗
持戒的圆满不是看外在结果,而是从我们的心来衡量,,当我们的六根和三毒被降伏,持戒自然就清净了,当彻底止息不善心行,充分开显良善心行,心行圆满了,持戒也就圆满了。
安忍依心
安忍的圆满是依心行衡量
安忍的种类
安受苦忍
耐怨害忍
谛察法忍
接纳所有让我们不愉快的对象 的修行
原文+释文
顽者如虚空,岂能尽制彼?若息此嗔心,则同灭众敌。
何需足量革,尽覆此大地?片革垫靴底,即同覆大地。
如是吾不克,尽制诸外敌。唯应伏此心,何劳制其余?
外在的敌对力量和不如意的境界,就像虚空般无量无边,怎么可能把它们一一制伏,让它们全部消失? 一旦平息嗔心,就意味着消灭了所有敌人。当嗔心被彻底平息,忍辱的修行就圆满了
世界充满荆棘、瓦砾,应该怎么办?是不是准备大量皮革,覆盖整个世界,避免自己的脚受伤?只要在自己靴底垫一片皮革,就可以行走自如
我们没办法制伏外界一切敌人,也不可能让整个世界符合自己的需要,”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调伏内心的对立和敌意
原理
凡夫总是从外境解决问题,不知从内心着手调整
充满对立和斗争的心,就会四处树敌
应学会从自己的心解决问题
一旦断除制造不和谐、不安定的心理,就不需要费神解决外在问题了
精进依心
承前启后
守护学处的关键,就是守护我们的心
心是一切过患的根本
心同时具有良善的潜质,是一切道德、善法的根本
精进的圆满是依心行衡量的
原文+释文
生一明定心,亦得梵天果。身口善纵勤,心弱难成就
通过禅修证悟初禅,生起离生喜乐定,就能获得梵天果位,生到色界天
如果我们对心缺乏训练,即使身口很勤快,不断做些善行,说些善语,但因为善念不强大,内心昏沉掉举,这些善业的力量是很弱的
精进内涵
止恶修善、转迷为悟的修行中,“勇悍为性,对治懈怠”
以勇猛为特点,所作的努力才能称为精进
如何才能有效精进
离不开我们的心
内心清净,才能把所有心力集中起来,就会特别高效
心力不强,就会精神涣散,难以专注,难有成效
原理
必须修习禅定,开发内在的无漏智慧,才能超越三界的强大牵引
立足于心的训练,才能真正走上止恶行善的轨道,完成转迷成悟的修行
如果没有专注和定力为基础,所修善行就没有力量,难以生到色界、无色界天,更难以超越轮回,只能成就一点普通的人天善法
例子:火箭卫星 发射
静虑依心
静虑的圆满是依心行衡量的
原文+释文
虽久习念诵,及余众苦行,然心散它处,佛说彼无益
如果修行仅仅停留在念诵,或修习苦行,心却散乱掉举,不能专注,佛陀说这是没什么用的
静虑涵义
禅定,让心远离沉和掉两种状态
静虑原理
沉是昏沉,心昏昧而不清晰;掉是掉举,心散乱而不专注。
当心处于昏沉和掉举中,必然混混沌沌,就像水中有很多泥土,无法显现照物的功能
修习禅定,可以平息散乱,消除昏沉,令心专注、明晰,这是开智慧的重要前提
以正确的用心,专注地做,既是在积累福德,同时也是一种禅修
智慧依心
般若智慧的圆满是依心行衡量的,必须从内心开发
原文+释文
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
如果我们不了解心的奥秘,也就不了解内在的般若智慧,只有开发觉性,才能让我们解除轮回,解除迷惑烦恼。否则,我们为求乐避苦所作的努力,最终都没有多少意义
原理
学佛的核心就是开发智慧,这是生命最大的价值所在。我们具备这个无价之宝,如果不去开发,就等于没有
要找到离苦得乐的方法,结束轮回中的流浪生活
应勤护心
广说
护心方式
护心原因
护心至上
护心方便正知正念
略说与广说
无正知过患
办事力弱
没有正知,就缺乏修习善法的力量
原文+释文
身疾所困者,无力为诸业,如是惑扰心,无力成善业
如果一个人身患疾病,做什么事都会无精打采的,没有力气完成。内心被惑业困扰时,我们想要止恶修善、转迷成悟,也会变得非常困难
原理
问题:世间很多人也有心向善,有心修行,但修得很辛苦的困扰是因为没有正知正念
原因:因为不善串习力量强大,就像泥潭一样,使我们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解决:只有具备强大的正知,才能主导自身行为:一方面你能看清,一方面你有能力选择并落实
没有正知正念 想修善法而修不起来
记忆衰退
原文+释文
心无正知者,闻思修所得,如漏瓶中水,不复住正念
没有正知的人,既是覆器,也是垢器和漏器
因为不正知,导致他妄念纷飞,无法将所闻佛法转为自己的认知,安住正念。
原理
不正知而三过
戒律不净
毁坏宿善
妨碍上达
护正知方便——护念
生正念之法
由正念生正知
用正念正知护心
学律仪戒
清净三门
观察身口
观察心行
说明开遮
守护令不退
莫令心散
不让心进入散乱的状态
原文+释文
无义众闲谈,诸多赏心剧,临彼境界时,当断意贪著
面对无意义的闲谈和各种赏心悦目的戏剧,这些境界时,我们要看好这颗心,不让它陷入贪著中
弃无义行
放弃一切无义行为
原文+释文
无义掘挖割,于地绘图时,当忆如来教,惧罪舍彼行
一天到晚做无义行,就是在浪费稀有的暇满人身,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犯罪
要遵循并践行如来教法,选择有意义的、令自己成就菩萨道的修行
没意义的行为,可能会暂时满足凡夫心的需要,但同时也在成就凡夫心。这样的话,不仅是对自己犯罪,也是对僧团和信众犯罪
细察动机
承上启下
持戒和禅修高度统一
通过守护心,安住正知正念,来规范身口意,从而止息不善,令三业清净
通过审查每个行为的动机,在起心动念处加强观察,从源头避免犯戒
略说
总的说明,怎样观察我们的行为,保证不落入犯戒的不善行中
原文+释文
若身欲移动,或口欲出言,应先观自心,安隐如理行
如果我们想做什么事,或准备说话时,观察自己的心,清楚什么是如法的,什么是非法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保有正知正念,我们才能冷静、客观地选择,如理如法地做事
黑牌
行为习惯
心处在不正知的状态,散乱躁动,就很难对行为作出正确判断
黑转白
行为习惯
让整个心、整个生命安住于正知
总结
重点在于念戒:如何从起心动念处持戒,不让身口意进入不清净的状态。心与戒相应,才能从正知导向正念,安住清净戒行
广说
如何对心行加以观察
原文+释文
吾意正生贪,或欲嗔恨时,言行应暂止,如树安隐住。
掉举与藐视,傲慢或骄矜,或欲揭人短,或思伪与诈,
或思勤自赞,或欲诋毁他,粗言与诤斗,如树应安住。
或思名利敬,若欲差仆役,若欲人侍奉,如树应安住。
欲削弃他利,或欲图己利,因是欲语时,如树应安住。
不耐懒与惧,无耻言无义,亲友爱若生,如树应安住
当心灵天空生起贪念嗔念等不善的念头时,然觉察到了,我们就不要被不善念牵引,不要跟着它跑,应该让自己安住于正知,保持觉察和观照,像一棵树那样如如不动
即躁动、散乱、摇摆不定、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觉得他人不如自己、陶醉在自己的长处中,自高自大、想揭发他人短处、即虚伪、虚荣,以弄虚作假,误导他人、总想着赞美自己、想诋毁他人、出于贪嗔痴,发出不善的语言,或是带着争斗的心理和他人吵架,当以上心念生起时,应该立马打住,让自己的心像树一样安住不动,而不是随着烦恼动荡
面对名闻利养,人们往往会生起贪著之心,或者什么事都喜欢差遣他人,不肯自己动手;或者希望被他人伺候,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当生起这些世俗的贪著,被凡夫心左右,必须马上提起正知,知道内心有不善念生起,不要跟着它跑
想要损害他人利益,不肯做利益众生的事,或者贪图个人利益,做事主要是为了利益自己,而不是为了利益他人,当内心生起这些念头,为此想要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时,要保持正知,觉察到这些念头是不如法的。然后让心安住于正知正念,就像树一样如如不动,不被妄念牵引,直到这些念头被化解
对修习善法和利益众生的事没耐心,不肯精进,不愿全力以赴,担心自己做了这些就会失去财富或地位,没有道德底线,厚颜无耻,无惭无愧,即喜欢吹牛,说些没价值、没意义的废话,有对亲友的贪著,这些都是凡夫经常生起的心理,当内心生起不善念时,我们要保持正知,就像树一样安住不动,了了分明。
黑牌
心理
贪、嗔、掉举、藐视、傲慢、自赞、毁他,及处处想着私利、损害他人等不良心理
黑转白
心理
当这些不善心生起时,我们要安住正知,通过对身口意三业不断扫描,知道此应作,此不应作
总结
贪、嗔、掉举、藐视、傲慢、自赞、毁他,及处处想着私利、损害他人等不良心理。当这些不善心生起时,我们要安住正知,不被妄念牵引,从根本上解决犯戒之因,保有清净心
结义
针对凡夫心的特点,采取有效的对治手段
原文+释文
应观此染污、好行无义心;知已当对治,坚持守此意。
深信极肯定、坚稳恭有礼、知惭畏因果、寂静勤予乐。
愚稚意不合,心且莫生厌;彼乃惑所生,思已应怀慈。
为自及有情,利行不犯罪,更以幻化观,恒常守此意。
吾当再三思:历劫得暇满;故应持此心,不动如须弥
应该了解到,凡夫心是染污的,是以无明、烦恼、贪嗔痴为基础的有漏心行,忙的都是没意义、没价值的事
了解到凡夫心的特点和不良需求,知道凡夫心会造业,会不断制造烦恼,给生命带来无尽灾难,就应该对治它,坚定地安住于正知正念
必须对三宝生起真切的信心意志必须坚固稳定,态度必须谦恭有礼。有一分恭敬,才能得到一分佛法受用,道德有标准、生命有目标之后,当我们做不好时,就会心生惭愧,畏惧因果,知道每个起心动念都会在内心播下种子,对未来产生影响,认识到轮回是苦,认识到五欲六尘的虚幻,内心就会趋于平静,不再被境界所转,对外则要积极修习利他
对于所有众生,包括自己不喜欢、不想接受的境界,要有接纳的胸怀,将此作为修行功课,切莫心生厌烦
对方身上那种让我们讨厌的东西,只是无明、烦恼的产物,看到对方病得这么重,被烦恼伤害得这么深,就能体会到他的痛苦,对他生起同理心,进而生起慈悲心
不仅要利己,还要利他,要帮助一切众生获得眼前和究竟的利益,在自利利他的实践中,应该正确选择,避免犯罪行为,所以利他必须有智慧,了知一切如梦如幻,才能全然利他
要再三思考,自己通过多生累劫的努力修行,才得到眼前的暇满人身,要守护菩提心,安住菩萨道修行,就像须弥山那样如如不动
黑牌
行为
每天忙来忙去,忙的都是没意义、没价值的事。
心理
没有正知正念,陷入烦恼,陷入不良心理,把心折腾得天昏地暗,自己还搞不清怎么回事
习惯
对于这些千差万别的众生,有喜欢和不喜欢的分别
黑转白
认知
要整治这颗心,改造迷惑的生命系统,让心保有清净,绝对需要方法,需要大智慧,不是说想清净就能清净的。必须对三宝生起真切的信心
心理
超越二元对立的凡夫心,建立平等心和慈悲心。对于所有众生,包括自己不喜欢、不想接受的境界,有接纳的胸怀,将此作为修行功课,莫心生厌烦
思维
以佛法智慧重新观察,如理思维 即愚痴、没有智慧的众生。凡夫因为无明烦恼, 造就了各种想法、心态和人格
烦恼不仅是我们的敌人,也是他自己的敌人。事实上,他本身就是最大的受害者
能体会到他的痛苦,对他生起同理心,进而生起慈悲心
多生累劫的努力修行,才得到眼前的暇满人身。这是走上菩提道不可或缺的基础,难得易失,一方面要倍加珍惜,一方面要善加利用
禅修
正见-观察修 安住修 知行合一 解行合一
八三禅修
正念禅修
起心动念 及时保持清净的内心 不为烦恼杂染所扰 保持安住如树
时时以正知正念扫描,看看自己生起菩提心没有,偏离或退失菩提心没有,通过这样的扫描不断调整发心
利他禅修
总结
止息不善,保持三业清净
以正知检视,让心摆脱妄念,安住正念。在此前提下调整心行,落实三聚净戒
能以正知审视起心动念 行住坐卧,知道怎样如法
寂天菩萨提供的非常殊胜的持戒方式,同时也蕴含着禅修。戒和禅,在此得到高度的统一
让做事成为修行
学善法戒
断不学戒之因——贪身
不应贪身之喻
观身不净
思身无精妙
不应贪身之因
应令身修善
应善巧修善
举止应安详
举止要安详调柔
原文+释文
自主己身心,恒常露笑颜,平息怒纹眉,善成众生友
移座勿随意,至发大音声。开门勿粗暴,温文悦人心
水鸥猫盗贼,无声行悄捷,故成所欲事,佛谕如是行
以正知观察自己的身心,。当我们的心没有被烦恼和情绪抓住,自然会面露微笑,心安住正知,即使有生气的念头,会设法调整它,平息它,继续保有清净祥和的心态
安住于正知,带着慈悲心面对一切人,就能和众生建立友善的关系,成为他们的朋友,与他们和睦相处
安住于正知,内心宁静而明晰,做事时就会照顾到周围人,动作轻柔,尽量不发出噪音,而不是随着情绪和浮躁的心态任意妄为,时时保有正知,带着安静的心做每件事,不要粗野、冒失、莽撞,以免干扰他人
一举一动应该保持像水鸟飞过、猫抓老鼠、盗贼偷窃时的状态,动作都很轻盈,并保持高度的专注和警觉,只有保持正知,才能令心安住善法,修习止观,达到修行目的。这 是佛陀对菩萨行者的告诫。
原理
凡夫 不知不觉的状态
不自觉地做些没价值的事,或是莫名地躁动、癫狂,甚至做出种种伤害他人的行为
被不良串习控制
菩萨修善法 对自己的身心保有正知,行为才能自主
做每件事的过程中,就是在炼心,在修行。这种调柔的举动来自祥和的心,来自正知正念
菩萨得基本修养
“温良恭俭让”乃做人素养、处世之道
想要修行,想要解脱,同样不能让心陷入粗野、散乱的串习,而要保有警觉、专注、安静
应巧学众善
学饶益有情戒
应勤利他
利他方式
以财物饶益
以佛法饶益
以威仪饶益
圆满学处之余要
广说
净化学处之因
如何保有清净律仪
如法持戒
犯戒后立即忏悔
原文+释文
昼夜当各三,诵读《三聚经》,依佛菩提心,悔除堕罪余
白天晚上要有三个时间段读诵《三聚经》
每天要读诵戒条
心会一再被无明、烦恼染污,而菩提心是觉醒的心,利他的心,具有净化罪业的功能
原理
经典简介:三聚经
包括:忏悔罪业、随喜功德、善根回向三种善法
又称:三十五佛忏悔文,通过称诵佛名忏悔业障
时时保有正知
诵戒的意义在于不断提醒我们,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避免在不知不觉中落入串习
四力忏悔
能破力,通过念诵三十五佛忏除罪业
对治现行力,通过诵经、念佛、修空观等忏除罪业
遮止力,阻止不良串习的延续
依止力,依止三宝和菩提心,这是消除罪业的最大力量
菩提心是觉醒的心,利他的心,具有净化罪业的功能
颂戒提醒对于保持正知很有必要
应学之范畴
作为菩萨行者应该学些什么
原文+释文
为自或为他,何时修何行,佛说诸学处,皆当勤修习
佛子不需学,毕竟皆无有。善学若如是,福德焉不至
要充分了解每条戒的戒相,包括它的开遮持犯,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修什么,持什么戒
对于佛陀说的一切学处,不论声闻还是菩萨的学处,都应该努力修习,菩萨行者应该具备的发心,至于具体学多少,怎么学,还要考量自己的精力和能力,考量轻重和次第
学习一切技能,帮助一切众生。在这样想、这样做的过程中,将成就无量无边的福德
原则
菩萨行者要发起利益一切众生之心,发心精通世、出世间一切学问,包括根本智和差别智
五明中,其他几项都属于外学,内明才是重点,作为大乘佛子,菩萨乘才是重点,
如果既没有佛法智慧,其他方面也不如人,怎么利益众生
轻重和次第精力和能力
修学之原则
说明修学的原则
原文+释文
直接或间接,所行唯利他;但为有情利,回向大菩提。
舍命亦不离,善巧大乘义、安住净律仪、珍贵善知识。
应如吉祥生,修学侍师规。此及余学处,阅经即能知。
经中学处广,故应阅经藏。首当先阅览,尊圣虚空藏。
亦当勤阅读《学处众集要》,佛子恒修处,《学集》广说故。
或暂阅精简《一切经集要》,亦当偶披阅,龙树二论典。
经论所未遮,皆当勤修学。为护世人心,知已即当行
菩萨行者,不管直接还是间接,都要确立崇高的利他愿望,以利益一切众生为终极目标,为了更好地利益众生,要把一切功德回向无上菩提。
即使舍弃生命,也不能离开善知识,应学习吉祥生童子事师的精神,离三过具六想
在其他大乘经典中,也讲述了许多侍师的 学处,告诉我们应该如何依止师长,修习菩萨行
大乘经论中关于学处的内容非常广泛,应该广泛阅读三藏,从中了解菩萨的戒律,首先要阅读《圣虚空藏经》,应该精进地阅读《学处众集要》
大乘佛子应该努力修行的内容,在《学集》中有着广泛说明,可以学习《诸经要集》,内容相对简练,只有十卷。
同时也可以学习龙树菩萨的两部论典,分别是《学集》和《经集》,和寂天菩萨所造论典同名,凡是经论没有禁止的内容,菩萨都应该广学多闻。
要维护世人对三宝的信心,了解菩萨的行为准则后就要努力实践,而不是口头革命派
原则 原理
菩萨道修行的关键所在:发心无我利他
亲近善知识
善知识对大乘义理通达无碍,从见地到修行都能通达,可以引导我们走上菩萨道
安住清净律仪:三聚净戒,能如法安住于菩萨学处
依据《大乘集菩萨学论》亲近承事善知识者,应如是作意:9种心:大地 仆从 金刚 佣人 大车 良马 船筏 轮围山 孝子
亲近善知识是成为菩萨行者的重要前提,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修学进步
具备能力且身体力行
依据经典
《虚空藏菩萨经》 讲到菩萨的十八种根本堕罪,以及违犯后忏悔还净的方法
《学处众集要》 寂天菩萨编写的,将大乘三藏中有关菩萨道的修行内容分门别类地加以归纳,共二十五卷十八品,,可以完整了解菩萨道的修行内容,知道怎样做好菩萨
寂天菩萨立足于自身修行研究经教,并将所学汇编为《诸经要集》和《学处众集要》,简称《经集》和《学集》
《瑜伽师地论·菩萨地》,其中对菩萨的种性、发心、修行直到成就,有着全面的阐述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
黑牌
习惯
【我要 】做事以自我中心,从自我的需要出发,隐含着一份我执
黑转白
思惟
让所有行为不夹杂任何自我的需要
黑牌
认识
不懂得亲近善知识的意义
习惯
对善知识的依止心不足,喜欢根据自己的小聪明来学
行为
不安住当下好好用功,东跑西跑
黑转白
思惟
依止善知识是入道的关键所在
找到一位好老师,提供有效引导,学佛就成功了一大半
观念
依止善知识作为入道根本
培养习惯训练行为
真诚认真老实的修学态度
具备一定的素养和辨别能力
黑牌
行为
说起来头头是道 做起来一无是处
心理
身份优越感
习惯
只要看一看,知道就行了,很少和自己真正挂钩
观念
菩萨跟我还很远远觉得修行是菩萨的事,和自己没关系
黑转白
认识
【尊贵】的内因
来自内在品质,来自戒定慧的修行,来自贪嗔痴的减少,来自智慧和慈悲的成就
思惟
确认自己是菩萨行者,以践行菩萨道作为尽未来际的使命,并且从现在就要开始去做,开始按菩萨的德行要求自己
观念
有承担的精神
行为
以菩萨的心行要求自己,按寂天菩萨提供的持戒方法,开启内在正知,建立菩萨的行为模式
总结
《入行论》每个步骤都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只要努力实践,持三聚净戒将不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