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护理学基础冷热疗法
第6版护理学基础冷热疗法知识梳理,包括冷热疗法的概念、效应以及因素三部分内容,适用于预习、复习的参照。
一张图带你了解冷疗法的基本知识,包括冷辽的目的、禁忌以及全身和局部的冷疗方法,有兴趣的可以看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冷热疗法
概念
冷热疗法是利用低于或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体表皮肤,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皮肤和内脏器官血管的收缩和舒张,从而改变机体各系统体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人体分布多种感受器,产生各种感觉,例如:冷觉感受器 (真皮上层,集中于躯干上部和四肢,数量较温觉感受器4-10倍,机体对冷刺激比热敏感),温觉感受器(真皮下层),痛觉感受器(皮肤表层),温觉和冷觉受到强刺激,痛觉也会兴奋。
皮肤感受器感受刺激后—神经末梢发出冲动—传入神经纤维—大脑皮层感觉中枢识别—传出神经纤维发出指令—机体行动。(刺激强烈时神经冲动只通过脊髓反射<更迅速,以免机体受损>)
效应
作用于皮肤表面但会使机体产生全身或者局部反应,包括生理效应和激发效应
生理效应:冷热疗法的应用使机体产生不同的生理效应
继发效应:冷热疗法超过了一定时间,产生与生理效应相反作用的现象,这是机体避免长时间用冷用热对组织的造成损伤而引起的防御反应。(冷热时间20-30分钟,反复使用,中间必须休息一小时)ps:热疗使血管扩张,但持续用热30-45分钟,血管收缩。持续用冷30-60分钟,血管扩张。
因素
方式
干法(干热,干冷)和湿法(湿冷,湿热)同样温度下湿法效果好(水传导能力和渗透能力比空气强),
面积
面积越大效果越强,但耐受信越差,并且会引起全身反应。
时间
一定时间效应与时间成正比,并且达到最大治疗效果,时间较长产生继发效应甚至不良反应
温度
冷热疗法的温度与机体治疗前的体温温差大反应越强,反之则弱。环境温度也影响冷热效应,高或者等于时散热被抑制 热效应增强,低时散热加强,冷效应增强。
部位
不同厚度皮肤对冷热反应不同,皮肤较厚的部位(手脚)对冷热耐受性好,效果差;皮肤较薄(前臂内侧 颈部 )对冷热的耐受性强,效果好;浅层皮肤对冷较敏感(冷觉感受器比热感受器浅表并且数量多)
个体差异
年龄 性别 身体状况 居住习惯 肤色等,婴幼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对冷热耐受性较低,老年人感觉功能减退对冷热敏感度降低,反应迟钝;女性比男性敏感;浅肤色敏感并且深肤色对冷刺激更耐受;热带居民对热耐受性较高,冷带居民对冷耐受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