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感冒
感冒是因感受外邪而致肺卫失调的一种常见外感疾病,以发热、恶寒、鼻塞、喷嚏流涕、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俗称“伤风”“伤风感冒”。
编辑于2023-03-20 23:29:39 新疆感冒
定义
感冒是因感受外邪而致肺卫失调的一种常见外感疾病,以发热、恶寒、鼻塞、喷嚏流涕、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俗称“伤风”“伤风感冒”。
病因病机
感冒常因生活起居不慎,或气候骤变,冷暖失常,或素体虚弱,卫外不足,感受外邪,邪从皮毛、口鼻而人,侵袭肺卫,卫表不和,肺气失宣,故见发热恶寒,头痛身痛,鼻塞流涕,而成感冒。由于小儿的生理和病理与成人有所不同,故小儿感冒有以下特点。
1.热证多 小儿为纯阳之体,生长发育迅速,呈现阴相对不足而阳相对旺盛,故感邪之后,易从阳化热,临床发热较重,热证的证候亦明显。
2.易夹痰 肺为娇脏,外邪袭肺,易致肺失宣肃,水津敷布失常,停滞于肺,聚而成痰,故小儿感冒之后,出现咳嗽咳痰、喉间痰鸣等。
3.易夹食 小儿脾常不足,感受外邪之后,导致脾胃纳运失调,水谷停滞,出现院腹胀满,不思饮食,甚至使脾胃升降功能失常而发生呕吐、泄泻等。
4.易夹惊 小儿心肝有余,感邪之后,邪易化热化火,动风扰心,出现惊惕啼叫夜间龄齿,甚至发生惊厥。
总之,本病是因感受外邪,邪侵肺卫,表卫失和所致。其病位主要在肺卫,常累及心、肝、脾而发生夹痰、夹惊、夹滞之证。
诊断要点
1.症状 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咽痒或痛为主症;可伴有咳嗽、痰鸣、呕吐、腹泻,甚至出现高热惊厥。
2.体征 可见咽红,体温升高,舌苔薄,脉浮等。
3.辅助检查 病毒感染者,周围血象可有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高;而细菌感染则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增高。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可明确病原。
其他治疗
1.经验方
(1)董廷瑶治疗小儿感冒经验;D表寒夹食证,治以疏解消导,方用:淡豆9g,荆芥5g,防风5g,苏梗5g,陈皮 3g,神曲 9g,山9g,炒积壳5g,桔梗3g。@表热夹惊证治以疏解息风,方用;钩藤5g,益元散 12g,连翘9g,橘红3g,蝉蜕 5g,象贝6g,杏仁6g前胡5g,桑叶 9g,山栀9g,僵蚕 9g。以上皆为1~3 岁剂量,每日1剂,水煎服。
(2)赵心波治疗小儿感冒经验:D风温犯肺证,治以解表清热,泻火逐秽,方用;荆芥穗 6g,薄荷 2.4g,金银花 10g,苏叶5g,蔓荆子6g,连翘 10g,杏仁5g,瓜婆 10g,芦根12g,浮萍 2.4g。紫雪丹2.4g,日服3次。2)湿热夹滞证,治以除湿解表,化滞清热,方用:董香10g,薄荷 3g,滑石 10g,黄连 1g,黄6g,金银花 10g,苏叶 3g,麦芽6g,积壳6g,车前草 6g。以上皆为1~3 岁剂量,每日1剂,水煎服。
(3)薛伯寿治疗小儿感冒经验;表寒里热证,治以解表清里,方用:金银花 15g,连翘 12g,蝉衣4g,僵蚕8g,栀子8g,麻黄 6g,杏仁10g,桔梗8g,生甘草6g,豆或10g,葱白5寸。
2.中成药
(1)桑菊感冒颗粒:用于风热感冒以咳嗽为著者
(2)小柴胡颗粒:用于感冒寒热往来者。
(3)小儿回春丹:用于感冒夹惊者。
(4)抗病毒口服液:用于风热感冒或时行感冒。
(5)董香正气口服液:用于暑湿感冒。
3.外治
柴胡注射液:滴鼻,每次左右鼻孔各 2~3 滴,1~2 小时重复 1次。用于感冒高热不退者。
4.推拿
取穴印堂、太阳、迎香、风池、风府、攒竹、眉弓、大椎等,使用揉、按、推抹、拿等手法治疗。
预防治疗
1. 搞好居室及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气候变化时及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或过热。
2.鼓励患儿多饮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忌食生冷、辛辣、油腻之物。
3.高热患儿应及时给予降温处理.防止高热惊厥的发生。
4.及时清除口皇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口腔清洁。
5.感冒流行季节,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可用食醋熏蒸居室以消毒空气食醋3~5ml/m’空间,加水1~2倍,置容器内加热熏蒸房间,每日 1次,连用3~5日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 辨寒热 根据发热、恶寒的轻重,鼻涕的稀稠,唇舌咽喉红赤的程度来辨别。凡发热,鼻流浊涕、咽红,喉核赤肿疼痛,舌红,苔薄黄而干,多为风热;若病发于夏季发热较重,无汗或少汗,烦躁,口渴引伙,为暑热;若恶寒重,鼻流清涕,咽不红,舌淡红苔薄白,多为风寒。
2.辨普通感冒、时行感冒 根据发热恶寒和全身症状的轻重,是否呈流行性辨别。若发热恶寒等全身症状较轻,多为普通感冒;若发热恶寒等全身症状明显,且呈明显的流行趋势,多为时行感冒。
3.辨兼证 兼见咳嗽重,咯痰量多,或喉中痰鸣者,为夹痰;兼有院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酸腐等,为夹食;兼见惊惕啼叫,夜间断齿,甚至发生惊厥,为夹惊。
(二)治疗原则
感冒的治疗原则是疏风解表。风寒感冒治以辛温解表;风热感冒治以辛凉解表;暑邪感冒治以清暑解表;夹痰者佐以宣肺化痰;夹食者佐以消食导滞;夹惊者佐以镇惊息风。
(三)分证论治
兼夹证的治疗
(3)夹惊:兼见惊惕啼叫,睡卧不宁或龄齿,甚至惊厥,舌红,苔黄,脉弦。治宜清热解表,佐以镇惊安神,加用蝉蜕、钩藤、僵蚕等,或加服小儿回春丹。
(2)夹食:兼见院腹胀满,不思饮食,口臭,呕吐酸腐,大便酸臭,或腹痛泄泻,或大更秘结,舌苔厚腻。治宜解表为主,佐以消食导滞,酌加山植、神曲、麦芽、鸡内金、莱菲子等。若兼见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腹满口渴,舌苔黄垢,则为食滞郁而化热,塞塞肠腑,可酌加大黄、积实,以通腑下积。
(1)夹痰:兼见咳嗽加重,咳声重浊,喉间痰鸣,舌苔厚腻,脉浮滑。风寒感冒夹交,治宜辛温解表,佐以宣肺化痰,加用苏子、半夏、细辛、陈皮:风热感冒夹痰,治宜辛凉解表,佐以清肺化痰,加用桑白皮、前胡、天竺黄、贝母、瓜萎。
暑邪感冒
方药:新加香蕾饮加减。
治法:清暑解表。
证候:发热,头痛鼻塞,身重闲倦,咳嗽不剧,胸闷泛恶,食欲不振,或有呕吐泄泻舌质红,苔黄腻,脉浮数。
风热感冒
方药:银翘散加味。
治法:辛凉解表,疏风清热。
证候:发热重,恶风,头身疼痛,鼻塞流浊涕,喷嚏咳嗽,口渴,咽痛,咽喉红肿,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浮紫。
风寒感冒
方药:表寒轻者用葱鼓汤;表寒重者用荆防败毒散。
治法:辛温解表,疏风散寒。
证候: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体酸痛,鼻塞声重,流清涕,喷嚏.咳嗽,口不渴,咽不红,舌淡,苔薄白,脉浮紧或指纹浮红。
鉴别诊断
1.麻疹、水痘、奶麻 多种急性传染病的早期都有类似感冒的症状,如麻疹尚有麻疹黏膜斑、全身皮疹等;水痘有斑疹、丘疹、疤疹;奶麻则发热 2~3 天后热退疹出而愈。应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等加以鉴别。
2.肺炎喘嗽 初期有类似感冒的症状,继而出现壮热不退,咳嗽气促,鼻翼煽动,喉间痰鸣,胸部 X 线摄片见斑片状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