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科技想要什么?》凯文凯利
凯文·凯利向我们介绍了一种全新的科技观。他认为,作为整体,科技不是由线路和金属构成的一团乱麻,而是有生命力的自然形成的系统,它的起源完全可以回溯到生命的初始时期。正如生物进化呈现出无意识的趋势,科技也是如此。通过追踪这些长期趋势,我们可以对“科技想要什么”有所理解。 凯文·凯利预测了未来数十年科技的12种趋势,
编辑于2023-03-21 11:31:31 福建省这是一篇关于性别:女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反家暴本质上是反对一切关系中的暴力,性教育,长丰性别实验,人造子宫与单性生殖,爱一个人:是最小单位的民主实践,现代的爱 无解的爱,世界如此疯狂,我们何必正常,我们可以选择过一种别人不羡慕的生活,把女性主义作为一个视角,而非一个标签,性的湮灭,人的疆域,略大于刘小样的平原。
这是一篇关于文学与电影十讲——在无限的世界里旅行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视觉想象力止步的地方,文字依然能继续,叙事性才是电影成为艺术的关键,三、短的镜头像词语,长的镜头像句子,四、讲故事是人类的本能欲望,五、电影是一门时间的艺术,六、太阳照常升起,生活还得继续,七、时代中挣扎的个体化身成了时代精神,八、抒情是一剂药方,但是药三分毒,九、烟酒茶糖解决不了现实问题。
该书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下,大量无价值的工作存续,由消费主义所推动的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再生产大量劳动力来维持这表面的物质繁荣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性别:女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反家暴本质上是反对一切关系中的暴力,性教育,长丰性别实验,人造子宫与单性生殖,爱一个人:是最小单位的民主实践,现代的爱 无解的爱,世界如此疯狂,我们何必正常,我们可以选择过一种别人不羡慕的生活,把女性主义作为一个视角,而非一个标签,性的湮灭,人的疆域,略大于刘小样的平原。
这是一篇关于文学与电影十讲——在无限的世界里旅行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视觉想象力止步的地方,文字依然能继续,叙事性才是电影成为艺术的关键,三、短的镜头像词语,长的镜头像句子,四、讲故事是人类的本能欲望,五、电影是一门时间的艺术,六、太阳照常升起,生活还得继续,七、时代中挣扎的个体化身成了时代精神,八、抒情是一剂药方,但是药三分毒,九、烟酒茶糖解决不了现实问题。
该书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下,大量无价值的工作存续,由消费主义所推动的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再生产大量劳动力来维持这表面的物质繁荣
科技想要什么?凯文凯利
人类不是科技轨迹的终点,而是中点,恰好在生命和制造品中间。
第一章:我的疑惑
科技系统模仿自然系统
信息决定了存在,包括生命和科技
生命是看不见的能量分配和物质形式中包含的信息
科技的内核也是信息
对于科技的定义是否值得重新界定?存在其局限性
technium:指代人类发明所具有的的“繁殖动力”:不仅指硬件,包括文化艺术社会制度以及各类思想,包含法律、软件和哲学概念。类比德文中的technik
凯文凯利认为技术元素这一系统具备自身的演化能力,技术元素能够依托自身的发展而不断强化自身,从而掌握自己的节奏
技术元素的自主性体现在:自我修复、自我保护、自我维护、对目标的自我控制、自我改进
系统产生自我推动力,甚至于黑天鹅事件都是系统内自行安排的一次演化
让科技为人类所用?
first part:起源
第二章:发明我们自己
人类使用工具,并让人体为了工具的顺畅使用而发生演化,技术具身于人
技术的革新让现代智人成功占领了全世界,成为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物种
纬度越高的地方所需要的技术单元越复杂,越容易诞生先进的工具
语言的发明让人类能够拥有可以交流学习的能力,加速了技术的迭代
语言的理性架构能够驾驭思维,从而有意识地学会创造
创造诞生的科技让人类驯服自己,身体机能发生改变不断演化
农业的刀耕火种让世界生态系统产生变化,
第三章:第七王国的历史
技术元素于微生物、菌类、植物、动物之外演化成为一种有“生命”的系统
技术之上优化技术并进行重组合并诞生新技术,大量进步产生
技术元素的重大转变:
灵长类交流——语言
口头传说——文字/符号
手稿——印刷品
书本知识——科学方法
手工制造——批量生产
工业文化——无所不在的全球通信
技术元素的延伸适应让技术不断发展壮大,创新成果穿越时空被传播到世界各地
即技术有一定的演化路径,某一技术文明也可能面临重大灾难导致此处的演化停止,但在另一灵长类群体社会中技术仍在进行演化
第四章:外熵的扩展
持久差异的广泛传播是熵的反向运动,即外熵
信息的迅速膨胀,非物质化是外熵的路径
技术元素的非物质组织成为宇宙中最具优势的力量
second part:规则
第五章:大发展
进步的发生与科技的产生同步,凯文凯利是个绝对的技术乐观主义者
新的科技催生新的难题,而后更新的科技以解决难题,从而人类愈发地依赖于技术元素
几点明显的改进
人类寿命、教育、健康、财富的改善
科技发展的正面趋势
物品的丰盛带来人的满足感提升
负面:物品的丰饶催生消费主义和无节制的享乐(资本催生的丰饶)
人类的道德感提高
人类的自我认同从家庭、家族、部族、民族到全人类
文化变迁,文化传承为科技发展提供支撑
大规模城市化
城市化为农村居民及后代提供了更好的未来及选择
城市化让女性拥有了更高的社会地位
城市化引发的风险也让乡村不再宜居(工业污染、自给自足生态被破坏),乡村成为了历史进程中被选择性忽视和牺牲的对象
知识的增多促进了新工具的发现和制造,科学成为了最好的中介和助推器
共享性的知识促进了知识的进一步演化
经济增长源于人口增长,但经济发展后人群的生育意愿下降
廉价能源的开发促进了工业化的迅猛,技术元素取得重大突破
我们处理明天的问题,用的不是今天的工具,而是明天的工具,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进步。
第六章:注定的发展方向
凯文凯利认为进化乃至技术元素,遵循由物质和能量的本质决定的固有方向。
必然性是外熵性质的力量,是像进化中的生命一样复杂的系统自发形成的自组织
仅仅是随机事件并不能解释世界各地趋于一致的进化方向
自然界存在一种自组织形式来主导进化,即非随机变异,进化之中存在一种结构的必然性,并呈现趋同性。
世界的发展呈现一种历史进程中的必然,技术元素是趋势
第七章:趋同性
趋同进化呈现两个维度,一即历史进程的必然性,二即空间横截面上的同时性
每一个新生事物都有许多发明者,且都分布在同期,如电话的发明者贝尔和格雷,只不过是谁先获取了专利权而已
技术创新具有方向性,因而呈现趋同,这种倾向性一定程度上独立于人类发明者
二战时制造核反应堆的四因子公式被6个独立团队同时段发现
同步发明中潜藏着某种必然性,依照合理的顺序出现
在概念阶段,同步性无处不在,聪明的想法会有很多共同渊源,但实践到最后的人极少,概念逐步趋于具体化
技术元素的长期轨迹是必然的,如果我们重演历史,同样的发明也会按顺序出现,文化演变在世界各地遵循相似的轨迹
当先决条件的知识和工具到位,新发明必然出现
望远镜发明后,木卫被发现,显微镜发明后,微生物被发现
第八章:倾听科技之声
科技发明的两个趋势
一、小型化,能源消耗越小
二、倍增时间,演变越来越快,成本下降,普及提高
摩尔定律、克莱德定律都表明了技术的发展历经发明,增长动能经资本等助推发挥最大效力,而后延既定曲线发展直至耗尽潜能
第九章:选择必然
科技的三元力量
1、预定式的发展,即科技自身的诉求
2、科技史的影响
3、人类社会再开发技术元素或确定选择时的集体自由意志
人类自由实际只存在于历史进程的约束中————戴维·奥普特
技术元素的三元相对于生物进化的三元
1、必然性
2、进化的历史(偶然性)
3、适应性
技术元素沿着必然进程前进,而这一必然包括着人类的驱动,人类的集体思维
如今的技术元素呈现某种不确定性,但该不确定性同样源自人类
third part:选择
第十章:邮包炸弹客言之有理
技术带来便利也生产了新的问题
每年大量人口死于交通事故,地区性的风险让全球承担代价(日本核电站泄露)
科技发展,人类需要付出部分代价
科技产品侵蚀人的大量时间,电视and娱乐化,消费主义横行
技术的不环保和伤害性是源于人类的贪欲为了节省成本
科技在主动地改造人类,利用人类的欲望来不断地满足科技系统的要求
技术元素的引导者是科技必然性,技术元素自发产生自主性
技术悲观主义者如背包炸弹客认为技术将剥夺人类的自由、健康心智、主观能动性,剥夺环境的可持续性。
我们自愿选择接受科技,同时承受代价
第十一章:阿米什改装者的经验
阿米什人——与技术保持一定距离
做技术的主人,使用技术而不被技术所奴役
阿米什人的信条,守住底线,不要因为技术而伤害自己的社区和家族(internet让让人际关系淡漠)
有选择地接受新鲜事物,技术最少化的原则
人在被动地接受工业化的过程中,被动地提高了效率,却失去了不受时间影响的感受生命的满足感
高度工业化带来的多余的选择打破了人类与自然、工作和休息的最优化模式
科技的发展让人性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技术让从自我的满足上升到他人的满足,技术让更多的人受益?
第十二章:寻找欢乐
技术元素的困境在于人类可以掌控自己思想的产物吗?
集体选择的三种路径
1、禁令原则(明代海禁,船舶业发展受阻)
禁令只能延迟,技术却不会消失
新事物的可预测性很低,后续的融合和后续效应出乎人意料
2、预防原则
公正地评价每一项技术,放大优点,减小缺陷;并考虑其最坏的结果
证明其完全无害后予以推广实际上减缓了技术的发展,人类性格里自带的风险厌恶
预防原则歧视新事物,
3、警醒原则
技术系统需要持续的注意力、重构和修复,始终保持警惕是人类创造复杂事物的代价。
应对技术的5个原则
1、预测 2、持续评估 3、优先考虑风险 4、危害的快速补救 5、不要禁止,要改变方向
对蹩脚思想的正确反应不是停止思考,而是想出更好的办法
技术元素应该要开发更好的、更具生命亲和力的技术,而不是停止研发
fourth part:方向
第十三章:科技的轨迹
科技史生命的延伸,二者的共同需求是
1、提高效率
2、机会
3、自发性
4、复杂性
复杂而有序是生物和科技的进化方向,无序则意味着淘汰和落后
宇宙有序、基因有序、
更大规模的有序 复杂,如单细胞到人类不断在这个星球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5、多样性
种类多样,生命多样,技术元素多样,商品多样,技术更新,人格多样化
6、专门化
科技带着通用性诞生,随后发展为专用性,
7、普遍性
创新之后即普及,普遍存在于世界上是科技的目标
8、自由
可选择性,选择更多,可能性更多;技术元素创造了可以展现无意识的自由意志的新机制
9、共生性
共生及寄生,互为宿主,互为依赖,科技的具身性,人与科技共生,技术之间共生,人因技术而与他人共生,共享成为常态,平台依托分享而获利
10、美感
进化之美,人体工学,技术崇拜受技术元素的内在美驱使:即技术之美,科技成为艺术;如帆船、敞篷车等
11、感知能力
动植物都具有感知力,感受光、水分和氧气;而人类则学会感受并转化为知识;思维将知识进行创新开拓技术;技术元素操纵物质重建世界
12、扩展结构
体系结构和外界环境密不可分;民主环境的结构和专制结构
新工具产生新的机构
13、提高可进化性
进化的能力不断提高,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
人类超越缓慢的自然进化掌控了基因
必然性意味着长期来看这些趋势是必然的,
第十四章:无限博弈
技术元素与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让人类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技术为人铺就道路,电影技术成就了卓别林
科技的长期趋势是提高人造物品的多样性、增加科学方法和产生选择的技巧,进化的目标是维持可能性博弈继续。
无限博弈的游戏对象是边界,进化、思维、生命和技术元素都是无限博弈
生活也是一场无限博弈,如何进行下去,好的选择是增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