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药药剂-丸剂及各类制法
总结《中药药剂学》中各种丸剂的制备,本图重点突出,可以下载打印以及自己再编辑修改。
编辑于2023-03-23 15:41:25 黑龙江省中药药剂学中片剂的制法、以及压片中常见问题总结,中药片剂系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或赋形剂压制而成的片状剂型。根据制法、用途和作用的不同,中药片剂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口服片剂(包括普通片剂、包衣片、缓释片、控释片、咀嚼片、分散片等)、口腔用片剂(如口含片、舌下片、口腔贴片等)以及其它片剂(如阴道用片、外用溶液片等)。
根据教材中药药剂学对胶剂部分进行梳理归纳总结,胶剂是指用动物皮、骨、甲、角等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艺过程,如水煎取胶质、浓缩成稠胶状、干燥后制成的固体块状内服制剂。其主要成分是动物水解蛋白类物质,并常加入一定量的糖、油脂、及酒(黄酒)等辅料。胶剂多供内服,具有补血、止血、祛风、调经、滋补强壮等多种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虚劳、赢瘦、吐血、崩漏、腰腿酸软等病症。可用于期末复习、考研。
颗粒剂料是药物与适宜辅料混合制成的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状制剂。 规定的粒度范围是不能通过一号筛(10目)与能通过五号筛(80目)的总和不得超过15%(即:(180μm<d<2000μm)>85%),一起来看看相关知识梳理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中药药剂学中片剂的制法、以及压片中常见问题总结,中药片剂系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或赋形剂压制而成的片状剂型。根据制法、用途和作用的不同,中药片剂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口服片剂(包括普通片剂、包衣片、缓释片、控释片、咀嚼片、分散片等)、口腔用片剂(如口含片、舌下片、口腔贴片等)以及其它片剂(如阴道用片、外用溶液片等)。
根据教材中药药剂学对胶剂部分进行梳理归纳总结,胶剂是指用动物皮、骨、甲、角等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艺过程,如水煎取胶质、浓缩成稠胶状、干燥后制成的固体块状内服制剂。其主要成分是动物水解蛋白类物质,并常加入一定量的糖、油脂、及酒(黄酒)等辅料。胶剂多供内服,具有补血、止血、祛风、调经、滋补强壮等多种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虚劳、赢瘦、吐血、崩漏、腰腿酸软等病症。可用于期末复习、考研。
颗粒剂料是药物与适宜辅料混合制成的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状制剂。 规定的粒度范围是不能通过一号筛(10目)与能通过五号筛(80目)的总和不得超过15%(即:(180μm<d<2000μm)>85%),一起来看看相关知识梳理吧。
丸剂
滴丸
概述
含义
原料药与适宜基质加热熔融混匀,滴入互不作用的冷凝介质中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
特点
①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药物在基质中以分子,胶体或微晶状态高度分散;②缓释、长效作用,(非水溶性基质);③生产车间无粉尘,利于劳动保护;④工艺条件易于控制,剂量准确,质量稳定;⑤与空气等外界因素接触面积小,可增加其稳定性;⑥可以使液体药物固体化; ⑦可多部位用药,既可口服,也可在耳鼻,口腔等局部给药; ⑧缺点:载药量较小,服药数量较大,限制了滴丸品种的应用
基质与冷凝液
基质
要求
与主药不发生反应
熔点低,聚冷凝固,室温下固体
对人体无害
常用基质
水溶性
聚乙二醇类(PEG)、硬脂酸钠、甘油明胶、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聚醚
非水溶
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蜂蜡、虫蜡、氢化植物油
冷凝介质
要求
不溶解主药和基质,密度与液滴密度相近
介质
水溶性
液体石蜡、甲基硅油、植物油
非水溶性
水、不同浓度乙醇、无机盐溶液
常见问题
丸剂重量超限
药物与基质未完全熔融,混合不均匀
滴制压力不均衡,温度不恒定
滴速控制不当,滴速快,丸重大,反之小
滴头与冷却液面,距离过大,液滴溅落破碎。
圆整粒度
冷凝液位控制好温度梯度
如果冷凝液上部温度过低,液滴未收缩成完全就凝固,导致滴丸不圆整,丸内空气来不及逸出,形成空洞,拖尾
冷凝液选择不当,若相对密度差过大或粘度小,液滴在冷凝液中移动速度过快,易扁
小丸圆整度优于大丸
滴头堵塞
①滴灌和滴头温度过低,滴液凝固所致②药物与机制相对密度差异过大致药物沉淀③药物成分与基质间发生反应,聚集着小颗粒
药丸破损
滴丸不够干燥
冷却液残留较多
吹风强度和时间不够
糊丸与蜡丸
糊丸
含义
饮片细粉以米粉、米糊、面糊等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
特点
①丸粒坚硬,在胃内溶散迟缓,释药缓慢,可延长药效; ②减少药物对胃肠道刺激,适宜含有毒性或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制丸
制备
泛制法
起模应用水作润湿剂,加大成型时再将稀糊泛入
糊中块状物必须滤过除去,防止泛丸时粘连
控制好糊粉用量与稀稠
一般糊粉占药粉总量的5%~10%
用量过少,达不到迟缓溶化的目的
用量过多,丸粒难以溶散
塑制法
①保持丸块润湿状态 ②糊粉用量为药粉总量30%~ 35% ③干燥温度60℃以下,切忌高湿烘烤,否则丸粒外干内湿软,或出现裂隙、崩碎现象
蜡丸
含义
饮片细粉以蜂蜡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
特点
①体内外均不溶散,药物通过微孔或蜂蜡逐步溶蚀而缓慢持久释放,可延长药效; ②可防止药物中毒或对胃肠道刺激; ③无法控制其释放药物速率
制备
采用塑制法 蜡丸和蜜丸只能用塑制法制备,其他类型丸剂泛制法和塑制法均可制备
蜂蜡用量:药粉与蜂蜡之比为1:0.5~1
丸剂包衣
包衣目的
①掩盖恶臭、异味,使丸面平滑美观,便于吞服; ②防止主药氧化、变质、挥发; ③防止吸潮虫蛀; ④将处方中部分药物作为包衣材料,服用后首先发挥药效; ⑤包肠溶衣可避免药物对胃刺激,或肠溶缓释
包衣种类
药物衣
作用:既可以首先发挥药效,又可以保护丸粒增加美观
常用:朱砂衣
保护衣
糖衣、薄膜衣
肠溶衣
包衣后胃液不溶散,肠液中溶散
浓缩丸与水蜜丸
浓缩丸
含义
将饮片或部分饮片提取浓缩后,与适宜的辅料或其余饮片细粉,以水、蜂蜜或蜂蜜和水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
特点
①药材经过提取浓缩,体积减小,便于服用和携带; ②利于储藏,不易霉变
分类
浓缩水丸(主要) 浓缩蜜丸 浓缩水蜜丸
制备
塑制法
工艺流程
制法
原料
①质地坚硬、粘性大、体积大、富含纤维的药材,宜提取制膏;②贵重药材、体积小、淀粉多的药材,宜粉碎制成细粉
注意事项
①膏多粉少时采用塑制法; ②制丸过程中,要喷洒95%乙醇防止丸粒粘连; ③干燥温度应控制在80℃以下,含挥发性成分或淀粉较多应<60℃; ④若药丸崩解过于迟缓,可加崩解剂,如羧甲基淀粉纳
泛制法
膏少粉多时采用泛制法
挤出-滚圆法
对中药水浸膏粉制丸尤为适宜
离心造丸法
流化床喷涂法
水蜜丸
含义
饮片细粉以炼蜜和水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
特点
①丸粒小、光滑圆整,易于吞服 ②同蜜丸比,节省蜂蜜,降低成本,利于贮存
制法
塑制法
细粉与炼蜜用量
一般粘性药物:100克细粉40克炼蜜
含糖、淀粉、胶类较多的药材:100克细粉10-15克炼蜜
纤维和矿物较多的药材:100克细粉炼蜜50克左右
炼蜜与水的比例 1:2.5-3
泛制法
①起模时必须用水,以免黏结; ②成型时蜜水的加入方式:低浓度→高浓度→低浓度的顺序(否则,蜜水浓度过高会造成丸粒粘黏结) ③水蜜丸含水量高,成丸后应及时干燥,防止发霉变质
概述
含义
丸剂系指原料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主要供内服
特点
①传统丸剂药效作用迟缓,如:蜜丸、浓缩丸、糊丸、蜡丸;②有些新型丸剂可起速效作用,如:速效救心丸、苏冰滴丸(以水性材料为基质);③可缓和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制成糊丸、蜡丸延缓吸收;④可减缓药物成分挥发或掩盖异味,如:泛制法将其泛在丸心层; ⑤缺点:除滴丸外,丸剂多以原粉入药,服用剂量偏大,小儿服用困难,微生物易超标。
分类
①.按赋形剂分类:蜜丸、水丸、水蜜丸、糊丸等; ②.按制法分类:泛制丸、塑制丸、滴制丸
制备方法
①泛制法(水丸中详细介绍); ②塑制法(蜜丸中详细介绍); ③滴制法:用于滴丸剂的制备; ④其他方法:离心造丸法、挤出-滚圆成丸法、流化床喷涂制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