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行政处罚总则(一)
行政处罚总则(一),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之法律责任,行政机关对应当予以制止和处罚的违法行为不予制止、处罚,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遭受损害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行政处罚的管辖,行政机关因实施行政处罚的需要,可以向有关机关提出协助请求。协助事项属于被请求机关职权范围内的,应当依法予以协助。
行政处罚的管辖,管辖发生争议的,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报请,应当是正式的行政程序,可由其中一个机关呈报,也可共同呈报。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行政处罚总则
行政处罚的四大原则
处罚法定原则
公正、公开原则
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保障当事人程序权利原则。
立法目的
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
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
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行政处罚的定义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
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是行政机关
行政处罚针对的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
行政处罚的方式是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
行政处罚的对象是作为外部相对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而非内部相对人
行政处罚的目的是”惩戒“
适用范围
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适用本法
设定必须法定
实施必须法定
适用对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明确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应当给予行政处罚,才级给予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只能由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实施
适用原则
公正:公平正直、不偏私
公开:依据必须公开、程序必须公开、相对人有申辩和了解有关情况的权利
过罚相当原则
行政处罚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行政处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能以教代罚,更不能以罚代教
被处罚者的权利
陈述权、申辩权。不得因陈述和申辩而加重
救济权:请求行政机关改正错误、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国家赔偿等
被处罚者承担的其他法律责任
违法者应同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不能因予以行政处罚而免除民事责任;不能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不能以刑事处罚代替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