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特征
我们梳理了3-7岁孩子们各个时期会呈现出的不同的心理特点,帮助家长们更好的理解孩子,走进孩子内心与孩子沟通。
编辑于2023-03-24 12:46:27 广东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特征
3岁
强烈的好奇心,同伴关系的发展
对新鲜物体、情景和新的问题有浓厚的兴趣,能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成人教他做的事,并且有试着做的愿望。这些能力的发展是3岁儿童接受教育的最好条件。3岁儿童社会性交往关系已不限于母亲和亲人之间,而是扩展到和同伴的关系上,他们很愿意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也愿意管别人的事了。
由行为和动作引起思维活动
总是先做后想或是边做边想,而不能做到想好后再做,3岁儿童听故事时,喜欢伴有动作表演,边看边演,边看边听,这些特征都是思维活动与动作不能分离的表现
行为受情绪支配
心理活动受情绪支配的作用很大,还不能用理智支配行为。让儿童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就会激发其积极的情绪,有了情绪就有活动的积极性。3岁儿童有强烈的依恋情感,他们知道要上幼儿园了,但情感上却舍不得离开他依恋的亲人。表现是大哭、拉着手不放、不许亲人离去等等。这是儿童情感发展在3岁阶段的一种正常表现,可以通过家长和幼儿园双方的共同努力,慢慢地帮助儿童消除与亲人分离的焦虑情绪。
喜欢模仿
模仿性非常突出,他们模仿的多是一些具体的。外部的活动或动作。他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有能力了,所以成人做的事,别人做的事情都会引起他的新鲜感,他都想去尝试一下模仿来学习的。所以要特别注意树立好的模仿榜样,尤其要注意家长和教师自身的言谈举止。
4岁
活泼好动
4岁多的儿童明显地比3岁的儿童更加活泼好动,因为他们身体长的更结实了,动作能力更强了。儿童对周围生活也更熟悉了,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而注意也多了起来,所以更爱活动,活动起来很灵活,也能坚持较长时间的活动。他们的好动突出表现在对做游戏的兴趣上,4岁左右是游戏活动的黄金时期,这时的儿童不但爱玩,而且会玩。他们可以自己玩,可以和几个小朋友组织到一块玩,在游戏中会出主意,会出花样,玩得有兴致。
具体形象思维
主要依靠头脑中已有的形象(心理学称为表象)进行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儿童对语言的理解也是和已有的印象相联系的。针对这个特点,对4岁儿童的教育就是要多引导儿童认识多种事物。
“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
3岁儿童的行为多受情绪支配,4岁儿童则可以听得进成人向他提出的要求,听懂一些道理,他们可以接受成人给的一些任务。有意性的增强还表现在4岁儿童游戏时已经可以先想一想玩什么,拿什么玩也更愿意和小朋友一同做游戏,有着简单的角色分配,也可以发展游戏的情节。有意性开始发展还表现在注意、记忆的有意性上,想象的有意性都有了发展。
5岁
爱学、好问
好奇心是学前儿童的普遍心理特征,但5岁儿童的好奇好问却是不满足于表现性的现象,他们已能注意到一些较深或是相关联的现象喜欢追根问底,思维更活跃,有着很强烈的求知欲,好学心。五岁儿童好学好问表现在问各种问题,自发的观察,动手尝试,拆卸、探究等活动来越多
抽象思维发展
5岁儿童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逻辑思维已经明显地发生了,已经能进行一些更加概括的思维和逻辑抽象的思维活动了比如可以从多角度对物体进行分类。
会话性讲述能力明显进步
会话就是指谈话或对话的能力。讲述是指个人独自叙述事情或是讲述故事的能力。讲述要求叙述完整,语言连贯。5岁以后儿童基本可以用清楚连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或是和他人用语言交往了。他们能把一件事说清楚、讲明白。5岁儿童词汇量已明显增多,掌握了大量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数量词等。
有意行为的增多
有意行为在四岁已经出现,到五岁有意性有了发展。儿童可以有意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活动。有意行为增多对儿童入学后学习和独立生活都是必要的准备。
个性初步形成
5岁以后个性特征便有了较明显的显现,但还远没有定型。5岁以后儿童开始出现相对稳定的兴趣,如爱玩积木、爱玩足球、爱画画等,5岁以后儿童的荣誉感、自卑感、羞愧感、嫉妒心、好强心等都比以前年龄更加明显、更加显露,不同儿童也有所不同,在群体中怎样摆正自己、怎样估计自己、怎样对待自己等等,都已经有了初步的倾向。 5岁儿童的性格特征已有明显差异,已开始表现出顺从的、冲动的、懦弱的、好表现的、攻击的、内向的、外表的以及依赖的等各种不同性格特征。在能力方面,无论是运动,操作,智力,还是一般能力、特殊能力等等,由于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儿童发展到5岁时能力差别已经明显。这种能力方面的不同特征,就构成了儿童的个性差别的一个显著标志。
6岁
自我为中心
6岁孩子比较自我,他们凡事以自己为中心。在家里,他们不听家长话,不给东西就大哭大闹,甚至打人。在学校,不懂与小朋友一起分享,有时候还会抢小朋友的玩具。家长应该教如何与他人分享,平常多与孩子沟通,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
进入暴风骤雨的个性两极化
6岁的宝宝会有一些叛逆期的特点,他有本事在转瞬间讨厌刚才还满心喜欢的事情。他希望事事处处按自己的意愿,因此对父母常常“抗旨不遵”,“我不要那样!我就要这样!”6岁宝贝同时在个性两极化游走。他可以在学校里做一个模范生,很愿意在老师面前做个好学生,自觉以老师的话为圣旨,甚至老师越严格他越有安全感。回家里就可能是个小调皮蛋,也因为他的两极化,把笔画或数字反写是很常见的现象,他调皮、顽固、不讲理。其实,这么做只是为了建立和增强他自己的安全感。这个时候家长就要注意孩子的心理状态,多点和孩子沟通,营造一个温暖可靠的家长形象。
7岁
喜欢独处
7岁的孩子喜欢待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有自己的个性,看起来很听话,但实际上他们不把你的话放在心里,相反,心里还有各种想法。他们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很委屈,感觉全世界都对他们不好,反应也比较慢。家长应该要有足够的耐心,多关心和教导孩子,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要及时给予鼓励。
在意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价值
7岁孩子很在意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价值。虽然道德观念的建立要到8岁才开始形成,但7岁娃已经开始出现建立道德感的萌芽。他开始在意不能去拿别人的东西(虽然偶尔他也还是会拿);不能说谎、骗人,做错了什么不去抵赖、推诿;而且他会很有意愿地遵守规则,这个时候最佳可以培养孩子的是非道德观念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