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日语句法总结
笔记主要参考 顾明耀先生主编《标准日语语法》第二版。 建议用客户端打开,因为网页端的图片不能点击查看。
编辑于2020-02-11 02:58:31日语句法总结
笔记主要参考 顾明耀先生主编《标准日语语法》第二版 建议用客户端打开,因为网页端的图片不能点击查看。
1. 句子构成
大部分句子都是由2个以上的句素构成 「私の本です」中 「私の」是句素 「私の本」是词组 「です」接在词组后构成扩展的句素 日语中「词」不是构句单位,「词组」也不是构句单位
基本单位:句素
句素包含两部分:内容词 + 说明此词与其他词关系的词(如功能词)
简单的句素:单词(内容词,基本语义成分)+ 关系语义成分
扩展的句素:词组 + 关系语义成分
整个词组后+功能词:「私の弟は」
用言性词组中用言发生形态变化:「ご飯をたべる(人)」
通过词序(增加时间,地点,方位,数量等意义的词):「明日の午前(勉強する)」
词组
相当于一个词,不能直接入句!! 要入句先要将词组变成句素
至少2个内容词构成
通过语法手段表明内容词间的关系
1. 上位词后加功能词:「私の妹」
2. 上位词发生形态变化:「綺麗になる」
3. 上位词的词序作用:「その時」
4. 使用并列助词,接续词,标点:「小野さんと田中さん」「電車またはパス」
词组中内容词关系
词组:两个及两个以上内容词通过一定语法手段结合的单词组合
主谓关系
谓宾关系
谓补关系
修饰限定关系
并列关系
补助关系
2. 句子层次
作独立的句子成分,是「句」级成分,此时该成分与句子谓语关联
不作独立的构句成分,这种成分低于「句」级,它和它所关联的部分构成一个词组,该词组在变为扩展的语素,或者入句,或者构成更大的词组
3. 句子常见用法
句子倒装
出于修辞等的需要们可以将部分句子成分调置句首 调倒装是以句素为单位,而不是以词语为单位: 常见的倒装结构: A 谓语提前,主语后置,如例91。 B 谓语天谴,宾语,补语后置。如例93。 C 被修饰语提前,修饰语后置 ① 来るでしょう、たぶん。(来吧,大概) ② 月が出た、大きな。(月亮出来了,大大的) D 独立语中的接续语后置 ① 困ったな、しかし。(真不好办呀,不过)
为强调而提前一部分
日语句子较长,说话时往往难以立即组织出完整的句子, 所以会将最重要的信息先说粗话来,后面补充其余部分
写文章,为了使前后2个句子或段落紧密相连 有时把后句中与前句关联的句子成分提前
句子省略
汉、日语的主语省略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由于语言的性质及内部构造存在根本区别,两者也呈现出一些规律性的差异。加之日语中能够灵活运用某些特殊的表达方式,对主语指向明确,促进了成分的省略。这些是汉语所不具备的,成为日语主语省略的频率高于汉语的原因。 究其根源,日语中惯用主语省略,同日本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言语交际中将主语隐去,既体现了日本人“注重分寸”、“留有余地”的语言心理,也折射出其谦恭有礼、谨慎暧昧的民族性格。
1. 承前省略
指前面对主语已经有所交代,省略的主语承前所指,读者或听话人据此将主语自行添补出来。 其中,承前主语省略出现最频繁,此外还存在主语承前其他成分省略的现象,即被省略主语的所指对象在前句里可以是充当宾语、定语、补语等其他句子成分的名词。
承前主语省略
(1)三四郎はおのずから见ようになって、ベーコンの论文集を伏せてしまった。 [三四郎は]ほかの小説でも出して、本気に読んでみようとも考えたが面倒だから、やめにした。 [三四郎は]それよりは前にいる人の新闻を借りたくたった。(夏目漱石,1948:10) (2)两人回头看,正是鲍小姐走向这儿来,手里拿一块糖,[鲍小姐]远远地逗着那孩子。(钱钟书,1991:2)
承前宾语省略
(3)仆は今日银座で花子と会った。数か月合わないうちに、[花子が]ずいぶんきれいになっていたよ。 (4)太郎が仆に自転车を贷してくれた。お礼に[仆は]夕食をご驰走した。 (5)婆婆对我很好,[我]也不愿意离开她。(老舍,1981:9) (6)夜间,我们又谈些闲天,[闲天]都是无关紧要的话。(鲁迅,2012:8) 在例(3)-(6)中,后续的句子或分句都省略了主语,而「花子」、「仆」、“我”和“闲天”作为前句或分句的宾语,与省略的主语所指相同。 因此,在充当宾语的句子成分已在前面出现的情况下,为避免重复表达,后句或分句的主语可不必再次出现。
承前定语省略
(7)そのころ悠一の発作もそんなに目立たなかった。[悠一は]朝早く日本刀を吊し、[悠一は]军服姿で村道を歩き回って笹山部落の青壮年を见つけると気合をかけるような挨拶をした。(井伏鳟二,1980:1) (8)我的活力这时大约有些凝滞了,[我]坐着没有动,[我]也没有想,直到[我]看见分驻所里走出一个巡警,[我]才下了车。(鲁迅,2015:8) 在例(7)和例(8)中,「悠一」和“我”分别作为前句或分句的定语,与省略的主语所指相同。 在例(7)中,根据上下文判断,施动者应是前一句的定语「悠一」,只有「悠一」才能与后句「朝早く日本刀を吊し……挨拶をした」构成主谓关系,因此被省略主语的所指对象必为「悠一」。 同样,在例(8)中,也只有前面分句的定语“我”能够作为“坐着没有动”、“也没有想”、“看见……巡警”和“才下了车”的主语所指,影响着整个句子。 这种省略方式通常能在最大程度上省略主语,使行文表达简洁、流畅。
承前补语省略
(9)私の言叶が、吉良兵曹长に少なからぬ冲动を与えたらしかった。しかし、[吉良兵曹长は]表情は変らなかった。[吉良兵曹长は]黙ってコップをぐっとほした。[吉良兵曹长は]长い指で、いらだたしげに机の上を意味なく二三度たたいた。(梅崎春生,1946:9) (10)阳光射在锦鸡的羽毛上,[羽毛]发出五色的光。(老舍,1980:6) 在例(9)和例(10)中,「吉良兵曹长」和“羽毛”充当前句或分句的补语,与后句或分句中省略的主语所指相同。 在例(9)中,「吉良兵曹长」在充当「冲动を与えた」的补语的同时,承担起主语所指,作为动作的发出者与「表情は変らなかった」、「コップをぐっとほした」和「长い指で……たたいた」构成主谓关系,从而使后续每句的主语承前句的「吉良兵曹长」而得以省去。 同样,在例(10)中补语“羽毛”则充当后面分句的主语。
2. 蒙后省略
蒙后省略与承前省略正相反,指因后面即将出现提示主语的某种信息,使读者或听话人能够进行准确无误的判断,为简洁表达,在前面表述时将主语省略。 (11)[私は]居眠りにしては连続的なのが不気味に感じられた。私は不自然でない程度に子供との间を空けて腰かけていた。(志贺直哉,1968:9) (12)[女は]帯を结び终わってからも、女は立ったり座ったり、そうして窓の方ばかり见て歩き廻った。(川端康成,2013:9) (13)[他]在这么乱想的时候, 他忘了素日的严谨。(老舍,2000:3) (14)[他]一搁下了事,他心中不痛快,便有点楞头磕脑的。(老舍,2000:3) 在例(11)-(14)中,前面的句子或分句都省略了主语。由于每个例句的下文都提供了主语,「私」对应「感じられた」、「女」对应「结び终わって」、“他”对应“乱想”、“他”对应“搁下了事”,通过参照上下文使主谓关系一一对应,从而省略了主语,避免了重复表达。
3. 泛指省略
泛指省略是指,当句子的叙述主体不是特指某人,泛指一般人,主语往往省略。主语的泛指省略常发生在议论事情或讨论道理的情况下, (15)日EUEPAのできる限り早期の合意を目指すとともに、RCEPなどの枠组みが野心的な协定となるよう交渉をリードし、自由で公正な経済圏を世界へと広げます。(安倍晋三,2017:1) (16)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互促共进,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李克强,2017:3) 在例(15)中,由于语言环境是会议发言,我们可以假设与「目指す」、「リードする」和「広げる」等谓语相对应的主语是「わが日本」和「私たち」这一类的名词。 同理,考虑到国家领导人做政府工作报告的具体语境,例(16)中的主语应为“我国”或“我们”一类的名词。 由于不必确定具体的、唯一的施动者,且根据表达习惯主语通常不显现,为简化句子表达,将例(15)、例(16)中的主语全部省略。 值得一提的是,要注意区分泛指省略现象和无主句现象。泛指省略句的主语是切实存在的,通过对上下文或语境的分析,可以对主语进行判断。这类句子一旦离开具体场景,则可能产生理解误差。
4. 自述省略
在书信、日记等文体中,通常是记录个人的想法和感受的,主语基本为第一人称表述观点,感情等,故而第一人称主语可以被省略,称之为自述省略。 (27)[吾 (は)]生み舍てられた路傍に饿死するところを苦沙弥先生に救われた。(夏目漱石,2012:9) (28)[我]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我]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我]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朱自清,2012:6)
5. 对话省略
对话省略发生在对话过程中,特别是人与人在当面交谈时,语句中的主语往往是具体而有所指向的,听话人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判断,因而主语通常被省略。 (23)[あなたは]感想を书いとくんだね? [わたしは]感想なんか书けませんわ。题と作者とそれから出てくる人物の名前と、その人たちの関系と、それくらいのものですわ。(川端康成,2013:9) (24)[你]几时来的?-- [我]才来不久。 在对话省略中,有一类特殊的主语省略——祈使句省略。在独立成句的祈使句中,施动者通常是第二人称,在交际中为了加强祈使语气、突出谓语表意而将主语省略,可以用于表达命令、劝诱等场合。 (25)[君は]早くそこを离れた方がいいかもしれないぞ。 (26)白花蛇杨春道:“[你]不要华阴县去;[你]只去蒲城县,万无一失。”(施耐庵,2004:9) 例(25)、例(26)通过使用祈使句,分别表达了劝诱、禁止和命令。由于在对话中人物关系十分清晰,句中的主谓关系不致产生误解,出于简化表达、加强语气的目的,省略了句中的主语。
句子陈述方式
1. 用言终止形表肯定,主张,建议等陈述方式
2. 动词命令形表命令,要求等陈述方式
3. 助动词表否定,愿望,尊重,推测,比喻,传闻等陈述方式
4. 语气助词表疑问,禁止,强调,感叹,肯定等陈述方式
5. 补助动词,补助形容词表授受,愿望,许可,遗憾等陈述方式
6. 某些补助惯用行表禁止,应该,劝告,决心,打算,肯定,说明等陈述方式
4. 句子成分
1. 主语
构成
「が」是构成主语的典型结构,但实际情况很多时候都是被提示助词,副助词代替了。 は(大主语)>が(小主语)>の(小小主语) 用「は」替换 → 提示主语以加强陈述,对比论述的作用 用「も」替换 → 有兼提追加等作用 用「の」替换 → 主要在定语从句中替换小主语的「が」
体言,体言性词组 +「が」
用言,用言性词组,句子 + 形式名词 +「が」
体言,体言性词组有时可省略「が」「は」
省略主语的情况
语言环境允许
A 对话环境中 ごの大学は大きいですか。 はい、おきいです B 根据上下文 私だちの大学は公園の近くにあります、とても大きいです。 我们学校在公园附近。相当大
语言条件允许
A 命令句 ① はやく来い。(快来) ② 次の中国語を日本語に訳しなさい。(将下列汉语翻译成日语) B 命名句 ① このな性質という。(把这种性质称为惯性) C 一般操作句 ① 三と三を足すと、六になる。(3+3=6) D 自述句 ① もう一度行きたいと思う。(还想在去一次) E 表示季节,天气,时间等自然现象的句子一般不出现主语 ① 冬になりました。(到冬天了) ② もう時間です。(到点了)
2. 谓语
构成
体言,体言性词组 + 助词/助动词
形容词,形容动词 及其 + 助词/助动词,补助成分(补助形容词,惯用型)等
动词
多谓语
并列关系
转折关系
3. 宾语
① 宾语是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直接对象 ② 宾语是动作,行为所造成的直接结果 ③ 宾语是使役对象 「母は娘を学校へ行かせた」 妈妈让女儿上学校去了
构成: 体言,体言性句子 + 宾格组词「を」
宾语的格助词「を」常被提示助词,副助词等顶替 日语中宾语能表示的范围比汉语少很多。汉语中常用的动宾关系表示的内容在日语里要用动补,主谓等来表现
4. 补语
对谓语意义进行补充说明的部分叫补语。 是表示时间、场所、方式、方向、目标等补充说明的成分, 一般用格助词「を」「と」「に」「へ」「から」「まで」「で」「より」等表示。
构成: 体言,体言性句子 + 补格组词8个 「を」「と」「に」「へ」「から」「まで」「で」「より」
宾语的格助词「を」常被提示助词,副助词等顶替 「私は9時に起きます」我九点起床 「体育館はあそこにあります」体育馆就在那里
5. 状语
修饰,限定用言,用言性词组,句子。状语处于它修饰的成分前! 状语是在句中说明用言的状态、程度、数量等的成分。 「日本語はとても面白いです」日语很有趣 「教室には学生がたくさんいます」教室里有很多学生
构成
1. 副词,其中程度副词还可以构成情态副词的状语
2. 形容词,形容动词的「连用形」
3. 体言,体言性词组,用言,用言性词组 +「副助词」
4. 用言,用言性词组 +「接续助词」
5. + 助动词 表示数量,时间,方位等意义的名词,体言性词组 + 形式名词 + 惯用型
6. 定语
定语在句中修饰或限定体言,说明其所属、性质、状态,一般位于被修饰语之前!
构成
1. 体言,体言性词组 +「の」
2. 连体词
3. 用言,用言性词组的「连用形」
4. 副词 或 副词+「の」
5. 用言 +「て」+「の」 体言 +「补格助词 (除に外)」+「の」 内容词 +「副助词」+「の」
6. 句末使用 活用词连体形的句子
7. 独立语
独立语是独立于句子结构之外的句子成分。一般放在句首 它不属于主语,谓语,宾语,补语,状语,定语。
表示感叹,应答,招呼
表示接续
8. 提示语
当一个词或词组需要强调的时候。将其从句中提到句首,原位置加入代名词; 指示语处于句子之首,口语中其后有停顿,书面语中其后有逗号; 用言词组构成提示语时,可以原封不动,也可以后续形式名词,甚至使用破折号将用言性词组与提示性词组连接起来。
9. 同位语
一般由体言,体言性词组狗哼。将位置可以在本位语前,也可以在之后; 同位语不是独立的;「同位语」和「本位语」一起构成同一个句子成分。
10. 插入语
对句中某一词,词组惊醒注释和补充说明而插入句子的特殊成分。 插入语和全句,句中其他成分没有直接关系
5. 句子的分类
1. 根据谓语构成分类
1.1. 判断句:~是什么
1.2. 描写句:~怎么样
1.3. 叙述句:~干什么
1.4. 存在句:~有什么,在哪里
2. 根据句子性质,作用分类
2.1. 陈述句:一般是用言,助动词终止形结句
2.2. 疑问句
2.3. 命令句:表命令,祈使,禁止,一般以用言,助动词命令形,语气助词结句
2.4. 感叹句:句首感叹词或句尾+语气助词
3. 根据态度分类
3.1. 敬体句:也称「です」「ます」句,用敬体断底助词,敬体助动词等结句
3.2. 简体句:以用言或「です」「ます」以为爱的助动词结句
4. 根据句子结构分类
4.1. 独立句:分不出主语,谓语,通常由单个体言,用言,副词,感叹词构成
4.2. 主谓句
4.2.1. 简单句
只有一层主谓关系的句子。
4.2.1.1. 复杂的主语
4.2.1.2. 复杂的谓语
4.2.1.3. 复杂的宾语
4.2.1.4. 复杂的补语
4.2.1.5. 复杂的定语
4.2.1.6. 复杂的状语
4.2.2. 复合句
两层以上主谓关系的句子
4.2.2.1. 包孕句
包孕句就是句子中的主、谓、宾、补、定、状的某一个成份或者某几个成份是用主谓结构形成的,这样的句子叫包孕句。 每一个顶替句子成份的主谓结构,称为从句 1,包含“主语从句”的包孕句 ①【魚が泳いでいるのが】見えます。/看见鱼在游。 ②【向こうから来るのが】李さんです。/从那边过来的是小李。 ③【この問題をどうやって解くか】、分かりますか。/明白怎样解这道题吗? ④【私が買いたいのは】これです。/我想买的就是这个。 2,包含“谓语从句”的包孕句(主谓谓语句) ① わが国は【土地が広いです】。/我国土地辽阔。 ② 山田さんは【中国語が上手です】。/山田先生中国话很好。 ③ 私は【息子が二人います】。/我有两个儿子。 3,包含“宾语从句”的包孕句 ① 電車が来たらまず【人が降りるのを】待ちます。/电车来了,首先等人下车。 ② 教師は【学生か一人一人本を読むのを】聞いています。/教师一个一个地听学生读书。 ③ 私は【王さんがどこへ行ったか】知りません。/我不知道小王去哪里了。 4,包含“补语从句”的包孕句 ① 私はその時まで【日本の映画館は全部指定席だと】思っていたのです。/我到那个时候还一直认为日本的电影院全是对号入座呢。 ② 私は【子供達は立派な将来があると】考える。/我认为孩子们有美好的未来。 5,包含“定语从句”的包孕句 ① 【私が買いたい】辞書はこの日中辞典です。/我想买的词典是这本日中词典。 ここは【私が勉強している】大学です。/这是我正在读书的大学。 ② 【私が大学を出た】時、姉は25歳でした。/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姐姐25岁。 6,包含“状语从句”的包孕句 ① 今回の試験は【頭が痛くなるほど】難しかったです。/这次考试难到头疼的地步。 ② 私は【王さんが言ったとおり】やりましたが、成功しませんでした。/我按照小王说的样子做了,但是没有成功。 ③ 私たちの生活は【国が発展するにしたがって】良くなっていく。/我们的生活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变好。
从句顶替主语
从句顶替谓语
从句顶替宾语
从句顶替补语
从句顶替定语
从句顶替状语
包孕句中状语从句可以修饰主句的谓语,也可以修饰句中的某一个用言,但是不能修饰整个句子。 修饰整个句子的从句,一般处于句首,属于主从句!
4.2.2.2. 主从句
是以各种接续助词把主句和从句连接起来,从句在前,主句在后。根据不同的接续助词,从句构成主句的各种状语。 主从句中从句都是状语从句,从句和主句之间的联系有明显标志。 如有接续助词,起接续作用的惯用形,助动词等
条件状语从句:「假如」
条件状语从句的结构形式 ① 句子 + 接续助词 (ば、と等) ② 句子 + 助动词(たら、なら等) ③ 句子 + 惯用型(とすれば、かぎり、てはじめて等) ①【あなたが北京へ行くなら(ものなら)】、秋がいいですよ。/如果你要是去北京,秋天最好。 ②【李さんが北京へ行ったら】、良い辞書を買ってきてください。/如果小李你去北京,替我买本好词典来。 ③【北京に行けば】、良い辞書が買えます。/如果去北京,就能买到好词典。 ④【雨が降れば(降ったら)】、ここに泊まって行ったらいいです。/如果下雨,就住到这里好了。 ⑤【王さんが来ると(くれば、来たら)】、いいのだが。/如果小王来了就好呢。
转折状语从句:「虽然,但是」
让步状语从句:「即使,就算」
原因状语从句:「因为,由于」
目的状语从句
表比喻,列举,方式的从句
程度状语从句
4.2.2.3. 并列句
多层主谓结构互不依赖,结构独立,意义相关。 并列句中的各自的句子称作分句,前面的分句是以中顿形式,或者用接续助词て、し、が等,以及某些惯用形与后面的分句连接。
平列关系
对照关系
顺承关系
递进关系
选择关系
4.2.3. 多层次复合句
三层以上主谓关系的句子,即复合句中又包含着复合句的语言现象
4.2.3.1. 外层关系为包孕关系
4.2.3.2. 外层关系为主从关系
4.2.3.3. 外层关系为并列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