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药代动力学2
因为药代动力学内容较多,分为两个部分来学习 这个部分主要包括药物速率过程中的 药动学模型、消除速率过程、和一些药动学参数如:半衰期、生物利用度、总体清除率、稳态血药浓度等。
这章节学习药物作用、不良反应、受体、激动剂、拮抗剂、效能、效价、量效关系等知识点。
《药理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该章节学习药物作用、不良反应、受体、激动剂、拮抗剂、效能、效价、量效关系等知识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药物代谢动力学2
药物的速率过程
药动学基本原理
药动学模型
房室模型
一室模型
二室模型等
非房室模型
生理药动学模型
消除速率过程
一级动力学过程
特点: 1.药物转运呈指数衰减 2.半衰期、总体清除率恒定,与剂量或药物浓度无关 3.血药浓度对时间曲线下的面积与所给的单一剂量成正比 4.按相同剂量相同间隔时间给药,约经5个半衰期达到稳态浓度;约经5个半衰期,药物在体内消除近于完毕 有被动转运的特点,只要是按浓度梯度控制的简单扩散都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
零级动力学过程
特点: 1.药物等量转运 2.半衰期、总体清除率不恒定 3.血药浓度对时间曲线下的面积与剂量不成正比,剂量增加,其面积可超比例增加 产生主要原因: 药物代谢酶、药物转运体以及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饱和过程。 有主动转运的特点 例子:乙醇、苯妥英钠、阿司匹林、双香豆素和丙磺舒等
米曼速率过程
指一级动力学与零级动力学互相移行的过程 特点: 低剂量时,将t时的药物浓度与时间在半对数坐标纸上作图的图形与一级动力学相似 高剂量时,在半对数坐标纸上作图时图形近似于零级动力学 例子:乙醇、苯妥英钠、阿司匹林、乙酰唑胺、茶碱等
药动学参数
t1/2、Vd、AUC、F
Cltot、Css
药动学参数及其基本计算方法
半衰期
意义: 1有助于设计最佳给药间隔 2.可预计停药后药物从体内消除时间 3.可预计连续给药后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
表观分布容积
意义: 1.可计算出达到期望血浆药物浓度时的给药剂量 2.可以推测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程度和组织中摄取程度
主要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布的程度。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是计算生物利用度的基础数值
反映进入体循环药物的相对量
生物利用度
生物利用度指药物活性成分从制剂释放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程度和速度。 生物利用度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及药物安全性、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易受药物制剂、生理、食物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绝对生物利用度
相对生物利用度
总体清除率
指体内诸消除器官在单位时间内清除药物的血浆容积,即单位时间内有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药物被机体清除。
房室模型的概念
给药后药物瞬间在全身各体液和组织中分布达到平衡
血药浓度呈单相下降
临床上大多数药物可以此模型近似计算
二室模型
将机体分为分布速率较快的中央室与较慢的周边室
血药浓度呈双相下降:分布相、消除相
进行药剂的动力学研究此模型较准确
生理模型
将机体各组织器官作为独立的多个房室
一般只有理论意义、实际应用较少
速率过程
一级动力学
恒比消除
药物在单位时间内以恒定的比例转运或消除
单位时间内的消除速度与当时的血药浓度呈正比
大多数药物在治疗剂量下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
零级动力学
恒量消除
药物在单位时间内以恒定的药量转运或消除
每一时间的消除速度与当时的血药浓度无关
非线性速率
Michaelis-Menten动力学
药物在高浓度时为零级速率(恒量)过程
药物在低浓度时以一级速率(恒比)过程
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反映药物的消除速度
确定给药间隔的依据
测算达到稳态的时间及药物清除时间 t1/2=0.693/ke
静脉注射给药的生物利用度为1
绝对生物利用度:反映药物吸收率[AUC(po)/AUC(iv)*100%]
相对生物利用度:反映制剂质量、变异【AUC(试验)/AUC(标准)*100%】
影响因素(<1的原因)
吸收不完全:药物理化特性、P-糖蛋白相关的反向转运(自肠壁细胞转入肠腔)
首过消除:初次经过肠壁肝脏时被代谢清除
清除率(CL)
单位时间内能把多少容积血中的药物全部清除(L/h,ml/min)
CL=消除速度/血药浓度
稳态血药浓度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多次用药时稳态
等量等间隔给药时,.血药浓度上升,经5个半衰期后达到稳态水平
进出平衡:在一个给药间隔内消除的药量与进入体内的药量相等
水平波动:血药浓度在平均浓度上下波动
坪值浓度≠峰谷平均
等量等间隔多次给药时血药浓度
平均稳态浓度高低∝每个半衰期给药总量
血浓波动大小∝每次药量(总量不变)
达坪时间只与t1/2有关,恒为5个t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