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社保基金管理
社保基金管理思维导图,汇总了基金管理概述、筹集管理、支付管理、监督管理、投资运营、资本市场、财修管理、社会福利、社会救助、财政的内容,一起来看看。
编辑于2023-04-11 15:14:22 上海第二章:基金管理
管理途径
通过谁来管理
财政集中型
建立社会保障预算
直接列入国家财政预算
多元分散型
【社会保险专门机构】 委托 【金融机构】法律允许范围内,信托投资——规定最低投资收益率
较高效率、较高投资收益
专门机构型
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管理、投资运营 如:社会保险银行、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公司、基金会
管理类型
怎么管理
部分基金制
传统欧美
现收现付
中央公积金集中管理模式
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
完全基金
个人账户为基础,私营化管理
智力、阿根廷、匈牙利、波兰
第三章:筹集管理
现收现付模式
概念
筹集原则:近期横向收支平衡
以支定收
先做出当年或近几年内某项社会保障措施所需支付的费用预算, 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摊到参加社会保险的单位或个人, 当年提取当年支付
优点
1 管理成本低,操作简单。
2 根据需求变动及时调整征税比例或缴费额度,以保证收支平衡。
3 强调社会保障制度的再分配功能,体现了社会共济。
4 没有过多的资金积累,没有基金保值增值压力。
5 可以避免长期积累基金所面临的经济和政治风险。
缺点
1 如果一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较深,或者,经济持续衰退,则会使在职劳动者不堪重负。
2 上述问题,可能会使一国经济发展面临严重挑战。
3 远期考虑不足
完全积累模式
概念
筹资原则:远期纵向收支平衡
以收定支
实质是个人一生的代内收入再分配制度。 首先由政府基金管理部门对有关人口寿命、经济发展状况等作宏观预测, 然后预测劳动者退休之后所需的保险费用支出, 将其平均分摊到劳动者的整个就业期间和投保期间。
优点
1. 自筹自用,激励劳动者努力工作
2. 基金提取比例相对稳定,体现基金储备功能,透明度高
3. 费率相对稳定,有效预防人口老龄化、突发事件的影响
4. 储备基金运营,促进资本形成,推动经济发展
缺点
1. 制度设计过于强调效率,没有再分配和互济功能,不利于缓和贫富差。
2. 个人之间的退休待遇差别大,不能体现社会保障的互助性原则。
3. 基金保值增值压力大
4. 需要建立个人账户,要求获得大量的个人信息,管理和运营成本高
5. 费率确定困难
部分积累模式
混合的筹资模式
【近期横向收支平衡】与【远期纵向收支平衡】相结合
一部分采取现收现付方式,保证当前开支需要,另一部分采取积累方式,以满足未来支付需求的增长。
优点
1. 灵活性,避免较大的风险影响
2. 缓解【现收现付模式】缺乏储备、负担不均的问题
3. 既保持了社会保障【统筹互济】功能,又具备个人账户的【激励和监督机制】
缺点
操作难度大
第四章:支付管理
概念
社会保险基金的【经办机构】,在遵守政府对社会保险支付管理原则和制度的前提下, 将筹集的【社会保险基金】发给【履行了社会保险缴费义务】的个人的过程。
一般包括
支付条件
什么样的人、缴费时间、数额、方式
支付方式
一次性/多次性、定期/不定期
支付标准
(保险额度、比例)一般与筹集的标准保持一致或接近的口径
支付记录
从中央到地方,以不同的维度记录,来反映保险支出的动态情况
支付效果
社会保险基金发放后各方面的反映,是检验社会保险机制所起作用好坏的归纳、分析和总结。
支付监督
由专门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机构对社会保险基金发放过程予以监督,防止基金的挪用、贪污、浪费等现象发生,确保社会保险基金正确、有效地支付和使用。
社会保险水平
概念
一定时期内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险的高低程度
指标
社会保险水平=【 社保(险)支出总额÷ 国内生产总值 】× 100%
适度的标准
【社会保险支出】与【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受力】相适应
不适度
水平过低——社会保险程度不足,无法保障公民生活,不利于社会发展
水平超度——超出了国民经济能承受的水平
适度的表现
保障【基本经济生活水平】、激励【劳动者积极性】
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社会公平 & 提高效率
国民素质 & 社会进步
周期平衡 & 良性运转
养老金的支付(计算)
第五章:基金监管
含义
由国家授权专门机构,为了防范化解社保基金风险,依据法规政策 对所管理的各分项社会保险基金、及其管理过程 进行:监督、评审、认证、鉴定 确保基金 正常稳定运行,保障被保险人合法权益
类型
时间序列:三种
1. 事先控制:主要采用基金【预算】、确定【收益率指标】等方法进行控制
2. 实时监控:特指对基金在【征缴、支付和运营过程中】所实施的控制
3. 事后控制:是指从基金的【运行结果】中获取信息,并采集积极措施,处理有关问题。
基本原则
1 法制性监管和政府行政性监管并立原则
2 公正性原则
3 独立性原则
4 安全性、谨慎性基金运营原则
5 科学性原则
非现场监管
与现场监管的关系
【非现】是【现】的集刺虎,也是基金监督的重要方式之一
定义
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 对:手工报送 或 网络传输 的数据资料进行【检查监视、评估分析】 掌握【被监督单位】社保基金管理和制度运行的状况 及时发现问题,采取防范措施——的一种远程监督
优点
提高监督工作的质量、水平
促进:从【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监督 转变
第六章:投资运营
社保基金投资的含义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或【委托机构】 用社会保险基金【购买】国家政策和法律许可的【金融资产或实际资产】 以使社会保险基金在一定时期内获取【预期收益】的【基金运营行为】
投资工具的比较
第七章:与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
概念
【证券融资】和【经营一年以上】中长期【资金借贷】的金融市场。 其融通的资金主要作为【扩大再生产】的资本使用,因此称为资本市场。
养老保险与资本市场的关系
具有相当规模的【养老保险基金】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
【资本市场】促进了【养老保险基金】的积累
【养老保险基金】资产配置 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养老保险基金】是【资本市场】的长线投资主体
第八章:财务管理
会计前提
会计主体
依法设立的各项基金的名称;如,养老保险基金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货币计量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项目核算
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
设置收入户
现金
借:现金
贷: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
转账
借:收入户存款
贷: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
不设置收入户
现金
借:现金
贷: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
转账
借:财政专户存款
贷:社会保险费收入
利息收入
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债券投资利息收入
一次还本付息
借:财政专户存款
贷:债券投资 利息收入
分期付息,到期还本(这里只写每期利息)
借:财政专户存款
贷:利息收入
未到期提前转让
借:财政专户存款
实际转卖收到的金额
贷:债券投资 利息收入
购入时的账面价值 利息是差额
财政补贴收入
第九章:社会福利基金管理
含义
国家为了实施社会福利制度,满足人们的社会福利需求,通过各种渠道建立起来的,【法定的、专款专用的】的货币资金
狭义
政府用于【提高人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基金
广义
企业的福利基金也是
来源
国家财政【拨款或资助】
【企业】按规定提取的福利基金
通过【社会组织、个人】筹集社会福利发展资金
由【社会福利企业】筹集的福利资金
发行【社会福利彩票】和【社会募捐】筹集所得
第十章:社会救助
最低生活保障 定义
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政府公告的【最低生活标准】的人口 由国家给予【一定的现金资助】, 以保证家庭成员【基本生活所需】的社会救助制度
社会救助资金的来源
福利型国家
基本通过国家或政府,通过一般税收承担责任
丹麦荷兰;日本
自保公助型国家
主要由【具有法人地位的】各种【社会保险管理机构】承担
西班牙、德国
美国
联邦政府+州政府
自我积累型国家
政府的【公共援助计划】救助;社会团体的【基金救助】
中国
财政拨款
慈善捐款
慈善基金建立专项救助基金
社会救助基金管理的问题
社会救助基金筹集困难
支出增长缓慢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科学
地方财政的救助资金 落实不到位
资金到位存在时间差
各级财政负担比例不合理
建议 P295
推进立法工作
切实保障社会救助基金的供给
科学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资金到位,力求透明
各级财政合理分担
严格监管社会救助基金的使用
第十一章:基金管理与财政
社保基金 X 财政 关系
【财政】是社会保障基金分配的【主体】
国家担负着【国民收入分配、再分配】的任务
社会保障基金 X 财政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是财政支出的主要内容
财政支出是社会保障支出的主要来源
社会保障基金 X 财政收入
社会保障缴费/缴税 是一种重要的财政收入形式
社会保障基金 X 财政预算
社会保障预算 是国家财政预算的重要部分,需要独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更透明有效地管理
社保基金【财务管理】离不开【财政监督】
财务、会计 管理活动,需要财政 的支持、监督
预算管理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美国、新加坡
定义: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独立于【政府公共预算】之外 以基金形式反映社会保障收支状况。
特点: 收支高度明晰。各方权责明确。 使政府能够在保证对社会保障资金控制的前提下,负有相对较小的责任。
政府公共预算
英国、瑞典、西欧
定义: 将【社会保障资金】全部纳入【政府预算】内,同政府其他收支混为一体
优点: 国家全面负担社会保障的财政责任,增强对公民生活水平的保障程度。
缺点: 社会保障支出具有福利刚性,公共预算模式容易给政府财政造成巨大压力 不利于经济发展
一揽子社会保障预算
定义: 将政府【一般性税收收入】安排的 【社会保障性支出、各项社会保障基金收支、社会筹集的其他社会保障资金收支、社会保障事业单位的收入】等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编制涵盖内容全面的一揽子社会保障资金预算。
特点: 介于基金预算和政府公共预算之间, 既能够较全面地反映社会保障的收支状况和资金规模,体现国家社会保障收支的总体水平, 也能够使政府具有对社会保障资金的全面协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