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女性生殖系统解刨
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内、外生殖器及相关组织。女性生殖系统既有自己独特的生理功能,有与其他系统的功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了解女性生殖系统解剖是进一步学习女性妊娠及其相关知识点基础。
分娩是绝大多数女性会经历的人生历程,影响分娩的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
女性从胚胎形成到衰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体现了下丘脑-垂体-脑桥轴功能发育、成熟和衰退的变化过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女性生殖系统解刨
外生殖器(外阴)
阴阜:耻骨联合前隆起的脂肪垫
大阴唇
易发生血肿
小阴唇
阴蒂(有勃起性)
阴蒂头(前端)
阴蒂体
阴蒂脚
直径6~8mm
阴道前庭
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前为阴蒂,后为阴唇系带。
前庭球(球海绵体)
前庭大腺(巴多林腺)
尿道口
阴道口及处女膜
内生殖器
阴道
性交器官,排出月经及娩出胎儿的通道,上端1/3在激素的作用下发生周期性变化。
位置:位于真骨盆下部中央,与膀胱和尿道相邻
大小:前壁长7~9cm,后壁长10~12cm
组织结构:阴道壁由黏膜层,肌层和纤维层构成,阴道壁由许多横纹皱襞及弹力纤维(利于产道扩张及胎儿娩出)
子宫(产生月经,孕育胚胎及胎儿的肌性器官)
位置和形态:位于骨盆腔正中央,呈倒置的梨形,成人的子宫重50~70g,长7~8cm,宽4~5cm,厚2~3cm,容积约5ml.
组织结构
宫体
子宫内膜层
肌层(外纵内环中交织 )
浆膜层
功能层
基底层
宫颈(子宫颈癌好发部位)
子宫韧带
阔韧带:维持子宫在盆腔正中位置
圆韧带:维持子宫前倾位置
主韧带(宫颈横韧带)
宫骶韧带:间接维持子宫前倾位置
子宫附件
输卵管
全长8~14cm
位置和形态(由内到外)
间质部
峡部:结扎部位
壶腹部:受精部位
伞部:有“拾卵”作用
平滑肌层
黏膜层(有分泌细胞及纤毛细胞,协助受精卵的运行)
卵巢
位置及形态:扁椭圆形腺体,位于输卵管后下方,成年女子卵巢大小约为4cm*3cm*1cm,重5~6g
组织 结构:表面无覆膜,有致密纤维组织卵巢白膜
皮质(外侧):有原始卵细胞及发育程度不同的卵泡及间质组织
髓质(位于卵巢中心):无卵泡,含有疏松结缔组织及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少量平滑肌纤维。
血管、淋巴及神经
骨盆(胎儿娩出通道)
组成:2块髋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
真假(大小)盆骨分界: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骶钾上缘的连线为界
类型
女性性(坐骨棘间距≥10cm,有利于胎儿的娩出,为女性正常骨盆)
男性型
类人猿型
扁平型
骨盆底
由多层肌肉和腱膜组成,封闭骨盆出口,承载和支持盆腔脏器,使之保持正常位置,有尿道、阴道和直肠穿过
前面为耻骨联合下缘,后面为尾骨尖,两侧为耻骨降支、坐骨升支及坐骨结节
外层:由会阴浅筋膜及其深部的3对肌肉(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及会阴浅横肌)和肛门外括约肌组成
中层:即泌尿生殖膈,由上下两层坚韧的筋膜及其间的一对会阴深横肌和尿道括约肌组成
内层:即盆膈,由肛提肌(耻尾肌、髂尾肌和坐尾肌)及其筋膜组成,
邻近器官
尿道
膀胱
输尿管
直肠
阑尾
会阴:又称会阴体,指阴道口到肛门之间的楔形软组织,厚3~4cm由表及里分别为皮肤、皮下组织、筋膜、部分肛提肌和会阴中心腱。
成人子宫体与子宫颈比例为2:1,婴儿期为1:2
阴道后穹隆为腹腔最低部位,临床上可经过此处进行穿刺或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