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023年CPA《会计》第一章会计总论
备考时间紧张,没时间归纳今年CPA考试的重点?本思维导图总结了2023年注册会计师《会计》第一章的复习重点,每一个考点都清清楚楚,给今年的考生参考。
编辑于2023-04-23 17:14:15 广东备考一建却总被琐碎的时间考点困扰?工期计算、程序节点、时效规定……零散难记?别急!这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时间考点思维导图,帮你一键梳理全书核心时间脉络!
备考时间紧张,没时间归纳今年CPA考试的重点?本思维导图总结了2023年注册会计师《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的复习重点,每一个考点都清清楚楚,给今年的考生参考。
备考时间紧张,没时间归纳今年CPA考试的重点?本思维导图总结了2023年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利用他人的工作》的复习重点,每一个考点都清清楚楚,给今年的考生参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备考一建却总被琐碎的时间考点困扰?工期计算、程序节点、时效规定……零散难记?别急!这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时间考点思维导图,帮你一键梳理全书核心时间脉络!
备考时间紧张,没时间归纳今年CPA考试的重点?本思维导图总结了2023年注册会计师《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的复习重点,每一个考点都清清楚楚,给今年的考生参考。
备考时间紧张,没时间归纳今年CPA考试的重点?本思维导图总结了2023年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利用他人的工作》的复习重点,每一个考点都清清楚楚,给今年的考生参考。
第一章 会计总论
财务报告
目标
1.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概念
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组成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附注
会计基本假设
假设内容:
1.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的概念:
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的界定:
只要是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都可成为会计主体
企业、企业集团、事业单位等
是法人的一定是会计主体(因为法人经济上是独立的),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目的:
1.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事项的空间范围(圈定会计的核算范围)
2.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区分开来。
2.持续经营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的概念:
假设企业在可遇见的未来不会破产被清算(企业处于经营正常运行状态)
目的:
为会计核算的开展提供了正常的业务背景
例外情况:
当有确凿证据(通常是破产公告的发布)证明企业已经不能持续经营下去的,该假设自动失效,此时企业将由清算小组接管,会计核算方法随机改为破产清算会计。
3.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的概念:
将企业持续不断的资金运动人为地分割为若干期间,以分期提供会计信息。
目的:
分段提供会计信息,实时反映和监督企业的资金运动
划分方法:
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
4.货币计量假设
货币计量的概念:
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目的:
为会计活动的开展选定了主要核算手段。
特征:
具有最大限度的无差别性和统一性
货币计量要求:
1.我国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2.外商投资企业可以选用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应提供以人民币反映的报表; 3.境外企业向国内报送报表时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知识点:
1.会计仅反映那些能以货币表达的信息(例如大部分企业不会反映人力资源)
2.币值稳定假设(为了会计信息的稳定性,币值波动幅度不大时假定币值不变)
3.当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改假设不成立,应改用物价变动会计或通货膨胀会计。
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 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和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
会计基础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释义
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
内容
可靠性(基础)
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相关性
与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做出。。。评价或者预测(中性满足,非特定专项满足)
可理解性
清晰明了,便于理解使用
可比性
纵向可比:同一企业不同会计期间的可比
企业在选择会计方法时,应保证前后期一致,即使发生了会计政策的变更,也应当按规定方法进行会计口径的调整。
横向可比: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的可比
企业应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
实务应用:
1.减资造成的成本法转权益法;
2.基于会计政策变更的追溯调整处理;
3.基于会计差错更正的追溯重述法处理;
4.将子公司会计政策、会计期间调到母公司标准的合并报表准备工作;
5.权益法下被投资的净利润应调整至投资方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标准后再据以认定投资收益;
6.同一控制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成本应基于被合并方调整至投资方会计政策、会计期间后的账面净资产认定。
实质重于形式
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应当以经济实质为准,而不受法律形式的制约。
实务应用:
1.合并报表的编制
2.售后回购的会计处理
3.分期收款销售商品的会计处理
4.将发行的附有强制付息义务的优先股确认为负债
5.将企业未持有权益但能够控制的结构化主体纳入合并范围
6.将附有追索权的商业承兑汇票出售确认为质押贷款
7.将租入的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入账
重要性
重要的业务严谨的,一丝不苟的反映
次要的业务简要或不反应
实务应用:
1.合并报表中的抵消内容的选择
2.中期报告没有必要像年报那样披露详细的附注信息
3.存货盘盈与固定资产盘盈的差异处理
谨慎性
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
实务应用:
1.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2.加速折旧法
3.或有事项的处理(例如将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部分确认为预计负债)
4.企业对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进行期末计量
及时性
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反映,不得提前或延后
会计要素确认
概要
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收入、费用、利润
分类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
利润
收入和利得的区分
费用和损失的区分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会计要素计量
分类
1.历史成本
资产
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或 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负债
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资产的金额计量
或 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计量
或 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2.重置成本
资产
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新旧一样)计量
负债
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3.可变现净值
资产
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金额计量。
4.现值
资产
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负债
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5.公允价值
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 或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即脱手价格。
适用范围
历史成本反映的是资产或负债过去的价值; 而其他反映的是资产或负债的现时成本或现时价值,是与历史成本相对应的计量属性。
可持续性信息披露
两种制度
权责发生制
1.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 2.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
1.以现金的收付作为收入和费用归属期间的认定标准,当业务不重要时,可简化采用。收付实现制的应用体现了重要性原则。
法人
独立地行使权力并承担自身的义务
(合伙企业、分公司、企业集团等不是法人)
会计对象-资金运动
会计要素
会计科目
不等于重置完全成本
财务报表使用人
外部使用人
投资人
关注资本保值、增值
债权人
关注偿债能力
政府管理部门
关注是否足额纳税
潜在的投资人、债权人
关注投资方向
内部使用人
经营管理者
关注经营管理所需信息
划定重要的标准
1.即使业务不重要,但金额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
2.指标本质上属于重要信息,无关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