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一、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的思维导图,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在特定的时空中,对组织成员在目标活动中的行为进行协调的过程。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的思维导图,几种相关的道德观:功利主义道德观、权力至上道德观、公平公正道德观、社会契约道德观、推己及人道德观,一起来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项目时间管理6大步骤
项目管理的五个步骤
电商部人员工作结构
暮尚正常运转导图
产品经理如何做好项目管理
车队管理
创业者10条创业经
创业十大思维误区
管培生课程作业
商业模型
一、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管理活动
管理的定义
定义:是为了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在特定的时空中,对组织成员在目标活动中的行为进行协调的过程。
(1)实现组织目标是评价管理成败的唯一标准(2)特定的时空是管理的必然条件(3)管理的核心是人的行为(4)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管理的职能
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理解:(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决策和计划是其他管理职能的依据(2)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3)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管理二重性
指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反映生产力,社会属性反映生产关系
管理者的角色
明茨伯格
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管理者面临的新时代
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知识资源化、管理人本化
管理学研究方法
(1)归纳法【通过众多现象总结规律】(2)试验法(3)演绎法【一般规律应用到某个个体身上】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中国早期管理思想: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
外国早期管理思想
亚当 斯密
分工是增进劳动力生产的重要因素
认为人都要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的"经济人"观点,正是以“看不见的手”为标志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反映
1841年10月5日:第一次在企业管理中实行所以权与管理权分离
罗伯特 欧文:人事管理之父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古典管理理论
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组织管理理论:着重研究管理职能和整个组织结构
泰罗(科学管理之父)及其科学管理理论
主要观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
管理制度:(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2)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4)使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
其他科学管理研究者贡献
甘特
甘特图
计件奖励工资制
对泰罗制的评价
(1)它冲破了百多年沿袭下来的传统的落后的经验管理办法,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并且创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来代替单凭个人经验进行作业和管理的旧方法。这是管理理论上的创新,也为管理实践开辟了新局面。
(2)由于采用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科学的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二三倍,推动了生产的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个时期发展的需要。 (3)由于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企业中开始有一些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这就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
(4)泰罗把工人看成是会说话的机器只能按照管理人员的决定、指示、命令进行劳动,在体力和技能上受最大限度的压榨。泰罗把人看做是纯粹的“经济人”,认为人的活动仅仅出于个人的经济动机,忽视企业成员之间的交往及工人的感情、态度等社会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一般管理理论研究(法约尔及其组织管理理论)
改善有关企业经营的6个方面的职能
技术职能、经营职能、财务职能、安全职能、会计职能、管理职能
管理人员解决问题时遵循的14条管理原则:
劳动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命令、统一方向、员工要服从整体、报酬、集权、等级链、秩序、公平、稳定性、主动性、团队精神
霍桑实验(梅奥)
提出人群关系论
主要观点:(1)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中实际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组织”(4)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
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业务流程再造BPR
哈默和钱皮提出
为了飞跃性地改善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重大的现代企业的运营标准,对工作流程进行根本性重新思考并彻底改革
五个关键阶段:观念再造、流程再造(主导)、组织再造、试点与切换、实现战略
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管理的基本原理
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客观性、概括性、稳定性、系统性
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适度原理
管理的基本方法
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技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