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刑法第二讲犯罪构成
柏浪涛法考刑法第二讲犯罪构成,分享了两阶层:违法阶层(客观要件)讨论法益侵害性、责任阶层(主管要件)讨论可谴责性; 和三段论: 大前提,如:法律规定 小前提,如:案件事实 结论,如:是否符合,即有罪无罪.
柏浪涛刑法第二十四讲危害国家安全罪,如间谍罪,构成要件:间谍行为(参加间谍组织/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足以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故意+16。
柏浪涛刑法第二十三讲渎职罪,重点罪名有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徇私枉法罪、民事 行政枉法裁判罪,一起来看。
柏浪涛刑法第二十二讲贪污贿赂罪,构成要件:主体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或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侵吞(侵占)、窃取(盗窃)、骗取(诈骗)或者其他手段行为+对象为公共财物+犯罪故意+16。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第二讲犯罪构成
两阶层
违法阶层(客观要件)讨论法益侵害性
行为主体
危害主体
危害结果
因果关系
——违法阻却事由
正当防卫
紧急避险
被害人承诺
责任阶层(主管要件)讨论可谴责性
犯罪故意
犯罪过失
无罪过事件
事实认识错误
——责任阻却事由
责任年龄
责任能力
违法性认识可能性
期待可能性
三段论
大前提,如:法律规定
种类
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依事实可判断)和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受个人价值观影响,每个人不同)
成文的构成要件和不成文的构成要件
积极的构成要件和消极的构成要件
客观的构成要件(行为、结果、时间、地点)和主观的构成要件(故意、过失、目的、动机)
小前提,如:案件事实
结论,如:是否符合,即有罪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