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我战胜了抑郁症》读书笔记
这本书收录了9位知名的公众人物走出抑郁症的真实故事。这些故事充满了希望和治愈的能量,告诉你如何正确认识抑郁症,选择适合自己的疗法,而且能够培养你从抑郁中快速恢复的能力,帮助你获得持续性的改变,从而完成生命的重建。如果你也因生活的一地鸡毛让而你喘不过气,那么希望作者讲述的故事能伴你度过人生的漫漫长路!
编辑于2023-05-05 17:56:07 河南作者结合个人多年教学、研究及学生调研经验,在本书中系统论述了中国中学生高效学习的底层逻辑。通过具体学习案例,为你剖析学习的核心原理,详解3种高效思维方法(结构化思维、流程思维、信息循环),解读高效学习的4大策略(记忆策略、时间策略、信息源管理、精力管理),助你在学习之路上不断进阶提升!
这是一本改变你工作、生活、金钱观的人生智慧书。在书中,罗杰斯将自己的财富经验以及人生智慧通过21条法则的形式陈述给自己的女儿,如坚信自己的想法,不要轻易受他人左右;学习历史、外语;真正认识自己等,旨在培养和提升年轻人关于人生、成长、金钱和财富等相关见识。年轻人只有不断培养自己的“财商”,提高自身的见识,才能摆脱庸碌,实现梦想,享有富足人生!
这是一本聚焦女性自我成长与心灵觉醒的书籍,其核心理念鼓励读者突破固有认知、摆脱情绪内耗,通过内在力量的挖掘实现个人蜕变。书中提出“为自己找到热爱,找到生命的燃点”,强调在成为真实自我的过程中获得笃定感,而非单纯追求世俗成就!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作者结合个人多年教学、研究及学生调研经验,在本书中系统论述了中国中学生高效学习的底层逻辑。通过具体学习案例,为你剖析学习的核心原理,详解3种高效思维方法(结构化思维、流程思维、信息循环),解读高效学习的4大策略(记忆策略、时间策略、信息源管理、精力管理),助你在学习之路上不断进阶提升!
这是一本改变你工作、生活、金钱观的人生智慧书。在书中,罗杰斯将自己的财富经验以及人生智慧通过21条法则的形式陈述给自己的女儿,如坚信自己的想法,不要轻易受他人左右;学习历史、外语;真正认识自己等,旨在培养和提升年轻人关于人生、成长、金钱和财富等相关见识。年轻人只有不断培养自己的“财商”,提高自身的见识,才能摆脱庸碌,实现梦想,享有富足人生!
这是一本聚焦女性自我成长与心灵觉醒的书籍,其核心理念鼓励读者突破固有认知、摆脱情绪内耗,通过内在力量的挖掘实现个人蜕变。书中提出“为自己找到热爱,找到生命的燃点”,强调在成为真实自我的过程中获得笃定感,而非单纯追求世俗成就!
《我战胜了抑郁症》 读书笔记
抑郁症患者的个人疗愈方法案例
11种最有效的疗法: ①锻炼身体 ②拥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 ③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 ④从事有意义且令人满足的工作 ⑤进行放松和冥想 ⑥保持充足的营养 ⑦远离酒精和毒品 ⑧服用处方药 ⑨参加互助小组 ⑩具有宗教和精神信仰 ⑪投身慈善事业
美国前众议员:帕特里克·肯尼迪
参加“十二步骤”互助小组
有一个思想成熟、可以依靠的妻子
有来自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就像人生导师弗兰克那样,力求活在当下
每天都进行适度的运动,合理安排饮食
保证充足的睡眠
在精神健康运动中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电视脱口秀主持人:特丽莎·戈达德
有浪漫而稳定的爱情,有一个让她感觉踏实、安全的家庭了解自己,不要一心想着取悦他人
进行有规律的运动,注意身体健康
多和大自然接触
学会如何放松
发现不对就尽早寻求帮助
分享自己的故事,帮助其他人
为那些无法为自己发声的人发声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的首席顾问:阿拉斯泰尔·坎贝尔
戒酒
把个人经历写下来
运动
有家庭和朋友的支持
正确地服用药物
在工作中找到了人生目标
呼吁人们关注精神健康,并从中获得了幸福感
从抑郁症患者到精神健康运动倡导者:洛拉·因曼
和真正关心自己的医生合作
找到了正确的药物
帮助其他患有心境障碍的人
为了儿子好好活着
进行运动和户外活动
保持健康的饮食
谷歌公共政策主管:鲍勃·布尔斯汀
找一位能干的精神科医生开合适的药物,再找一位谈话治疗师
有来自家庭和朋友的有力支持
将想法从“我就是病”转变为“我生了病”
保持适度运动
进行自我监测,以及时发现警示信号
向周围的人坦承自己的病情,所以当他的心境变得不稳定时,身边人知道该怎么做
为那些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奔走呼号,让他感觉自己早年的痛苦有了新的意义
曾排名美国第一的网球选手:克利夫·里奇
最终决定寻求医生的帮助,并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药物
从亲近的家人那里得到了情感支持
不管发生什么,都要在生活中找到值得感恩的事情
注意饮食,戒掉酒精
走出产后精神病及抑郁症的楷模:詹妮弗·莫耶
最终得到了正确的诊断
服用了正确的药物
有丈夫的支持和理解
保持适度运动以及合理饮食
从一位女医生那里获得了情感支持
从精神信仰中汲取了力量
帮助他人度过同样的难关
美国前国家橄榄球联盟球员:格雷格·蒙哥马利
戒断酒精和非法毒品
参加互助小组
阅读励志书籍
练习正念和冥想
定期锻炼身体
来自家庭和朋友的支持
作者本人:格雷姆·考恩
发现自我需要
活力(viay)
代表个人的健康和幸福
亲密( Intimacy)
代表真诚可靠的关系
成就( prosperty)
象征我的职业和对世界的贡献
坚持脚下的路
我的原因代码
目标:我的方向
我应该为谁服务以及该怎么做
热情:我的燃料
是什么激发了我的力量,燃烧了我的斗志
优势:我的工具
我应该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
心中永存感恩
在痛苦中发现生命的意义
抑郁症和双相障碍的常见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
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物
四类最常见的抗抑郁药
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SSRIS)
作用单一的药物
主要通过阻止5-羟色胺再吸收的方式来提高这种神经递质在大脑中的活动水平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
起着双重作用的药物
它用相同的方式同时提高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在大脑中的活动水平
三环类抗抑郁剂(TCAs)
作用更广泛的药物
能提高多种神经递质的活动水平
对于忧郁型抑郁症面言作用范国更广泛的药物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
镇静剂
强镇静剂
在其他药物被证实无效的情况下,强镇静剂却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弱镇静剂
弱镇静剂(通常指被称为笨二氢杂卓类的药物)对抑郁症无甚益处
事实上,它们是一种成稳性药物会加重抑郁症病情
心境稳定剂
心境稳定剂又称抗躁狂药物,在双相障碍治疗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最常见的心境稳定剂
锂
2-丙基戊酸钠(双丙戊酸钠)
拉莫三嗪
卡马西平
电休克疗法
电体克疗法就扮演着一个低调但却重要的角色
这种疗法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在治疗刚结束时病人会产生混乱困惑的感受,出现记忆丧失的现象
在数小时之后,混乱困惑的感受就消失了但记忆短期丧失的现象会持续得更久一些
经颅磁刺激疗法
经颅磁刺激疗法可能会成为替代电体克疗法的治疗手段
将一团电路线圈贴近患者的头部,一个磁场就建立起来了,用这种方法可以刺激患者大脑内的某个特定区域
采用这种疗法时不需要麻醉,患者也不会产生抽搐现象
心理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旨在让人们看到自己的想法是如影响自己的情绪,并帮助他们减少对生活和自己的消极看法
这种疗法的基础是让患者明白,思维也是种习惯,就像所有坏习惯一样是可以打破的
人际关系疗法
人际关系疗法中,治疗目标就是去了解这些人际因素在一个人的当前生活环境中是如何起作用的,它们与这个人的抑郁症或抑郁症高危性之间是如何产生联系的
正念认知疗法
正念认知疗法包括简单的呼吸冥想练习和瑜伽伸展练习
通过练习,患者对当下的觉察与感受会变得更加敏锐
正念认知疗法的目的,就是让人们在面临被抑郁症压垮的威胁时学会照顾自己
这种疗法已经被用作防止抑郁症复发的手段,其结果非常鼓舞人心
许多实证研究都证明,佛教里的正念在治疗抑郁症上有明确的疗效
所谓正念,就是全然觉知此时此刻的自我的一切
当我们活在当下,就不必为过去的躁狂以及现在的抑郁买单,也不必为未来的躁狂或抑郁牺牲现在的喜怒哀乐
接纳与承诺疗法
是正念认知疗法的一个分支
假设一个正常人的心理过程发展中常常会产生一些心理疾病
还假设,如果持续努力地想消除某些症状,事实上往往会适得其反
让他们懂得,此刻在思绪和感受中快速抗过的,往往都是自己过去生活中的经验和体会,而不是当前的事实
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哪些事情是自己不能掌控的,从而让他们学会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那些自己能够掌控的事情上
精神分析
可以帮助患者解决抑郁问题,并降低患者再次发病的可能性
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囊括了多种方法和技术,旨在帮助人们发现自己的问题和自己青睐的治疗方案
心理咨询可以帮助那些在家庭生活或工作中长期存在问题的人,也可以帮助那些突然遭遇重大生活变故的人
叙事疗法
咨询师倾听来访者如何用故事的形式呈现自己的问题,然后帮助他们思考:这些故事是怎样阻碍他们去克服自己面对的各种困难的
这种疗法将“来访者的问题”和“来访者本身”分开对待,引导来访者发现自己原本具备却一直没有意识到的知识和能力,并学会如何利用这些优势解决自己的生活
叙事疗法和其他疗法的区别在于,它把重心放在了如何发现并确认来访者所拥有的长处上,并着重强调那些能够证明来访者在过去成功地解决了种种问题的经历
这种疗法的目标,就是培养来访者的适应能力和复原能力,负性经历并不是其关注的焦点
书籍信息
作者: [澳]格雷姆•考恩
位资深的抑郁症患者,曾经4次自杀未遂,他的治愈是一场异常艰难的重生之旅,成功后,他写出了这本书
曾获得了“澳洲心理健康协会”2009年年度图书大奖
副标题: 九个抑郁症患者真实感人的自愈故事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年: 2015-12
序言
对抑郁的理解,也许可以归纳成一句话:抑郁是对躁狂的防御或者掩饰
愿每一位受到精神创伤的患者,都能够在爱与自爱中重获新生
抑郁有哪些表现
减少/下降
自我评价或自我价值感下降
活力水平下降
性冲动减少或者消失
生活动力减少一感觉一切毫无意义,或者没有值得去做的事情
改变
睡眠模式改变,例如失眠或睡眠断断续续
食欲或体重改变 情绪控制能力降低,易激惹或产生罪恶感,或容易陷入悲观、愤怒焦虑之中
一天之内情绪变化多端
举例:早上起来时心境最恶劣,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有所好转
影响
体验愉悦感的能力下降一无法欣赏和享受眼前的快乐,对将来没有任何期盼,对各种业余爱好以及能带来快乐的事物失去了兴趣
对痛苦的承受力降低一对生理疼痛和心理痛苦的忍耐力下降,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甚至可能因此患上新的疾病
注意力很难集中,记忆力减退一有时候会达到让人误认为痴呆的程度
抑郁症的病因
遗传
我们现在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那些对忧郁型抑郁、精神病性抑郁或双相障碍具有易感性的人,其体内的遗传因素起着非常显著的作用
在患有这两种心境障碍(抑郁症和双相障碍)的人中,大约有40%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
生物性因素
在大部分临床抑郁症案例中,我们会发现患者神经系统中神经递质的功能受到了破坏,这种情况在忧郁型抑郁和精神病性抑郁中特别明显
神经递质是一种化学物质,它们在大脑和整个神经系统中不断传递神经信号
神经递质有很多不同的种类,为不同的目的服务
有三种神经递质对心境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
5-羟色胺
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
在功能正常运作的大脑中,神经递质在两个神经细胞之间传递神经冲动,让神经冲动在第二个及之后的每个神经细胞中都保持和第一个细胞一样的电流强度
在抑郁症患者的神经系统中,调节心境状态的神经递质无法正常运作,神经信号就会受到破坏或者不断减少
大脑老化
出现痴呆症状的老年人可能曾在某个时刻(通常在早期)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通常是精神病性抑郁或者忧郁型抑郁
反映出大脑中连接某些特定区域的神经电路受到了破坏
有时候,在老年人身上出现的这些改变仅仅是内部日益老化的外在反映,特别是在那些对这种消耗和磨损特别敏感的老人身上
性别
从根本上说,患忧郁型抑郁症的男女数量是相等的,不过,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非忧郁型抑郁症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将压力内化,这种行为将她们置于抑郁症的高发风险中
压力
过往的、长期存在的压力会增加一个人其后数年内患抑郁症的可能性
大多数患非忧郁型抑郁的人,都会记得某个促使抑郁症突然爆发的意义重大的生活事件
大部分可能引发抑郁症的生活事件,都会对一个人的自尊自信造成打击或损害
人格
高抑郁症风险人格类型
高度焦虑,这种焦虑可能表现为内在的忧心忡忡或外在的易激惹
羞怯,表现为社交回避、内向保守,或两者兼而有之
自我批判或低水平的自我价值感
对人际关系高度敏感
抑郁症的类型
不同的精神健康机构对抑郁症的各种亚型有不同的称谓
在戈登·帕克的理论体系中,临床抑郁症可以被分为三种亚型,每一种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病因
抑郁症也可以分为两种亚型:单相抑郁和双相障碍
单相抑郁中,患者只会经历抑郁发作
双相障碍中,患者除了经历抑郁发作,还会经历躁狂或轻躁狂发作
五种抑郁症类型
忧郁型抑郁
忧郁型抑郁是生物性抑郁的典型形式
基本特征
精神运动紊乱,通常表现为缓慢或不安的身体活动,思维活动减慢,伴随着比非忧郁型抑郁更为严重、反应更加迟钝的心境状态
是否常见
忧郁型抑郁不太常见
能否自愈
这种类型的抑郁症自愈的概率很低
治疗手段
对物理性治疗手段的反应最好(例如抗抑郁药物)
对非物理性疗法的反应程度最低(例如心理咨询或精神治疗)
非忧郁型抑郁
实际上就是一种非原发性抑郁症,换句话说,并非生物性抑郁症
基本特征
这种抑郁症的病因是社会心理因素,通常和一个人生活中的压力性事件有关,有时候还和个体人格脱不开关系
是否常见
非忧郁型抑郁是最常见
能否自愈
与另外两种抑郁症相比,非忧郁型抑郁症患者的情绪通常能振作到一定程度
非忧郁型抑郁症的自愈率也比其他两种类型高,这是因为其病因往往与个人生活中的压力性事件有关,当压力解决了,抑郁症状也会倾向于减轻
治疗手段
非忧郁型抑郁对多种不同的治疗方法都有反应,例如精神疗法、抗抑郁药物和心理咨询
精神病性抑郁
基本特征
比其他两种类型表现出来的抑郁心境更严重,比忧郁型抑郁表现出来的精神运动紊乱更厉害
从某种程度上说,在老年人和处于创伤后期的人中,精神病性抑郁比非精神病性抑郁的发生率更高
是否常见
精神病性抑郁比忧郁型抑郁和非忧郁型抑郁更少见
能否自愈
精神病性抑郁的自愈率很低
治疗方法
这类抑郁症对物理性疗法的反应最好,例如抗抑郁药物和精神抑制药物,而精神疗法的效果不佳
非典型性抑郁
基本特征
患上非典型性抑郁的人也极有可能与人格类型有关,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过于敏感,这意味着他们总是下意识地预期别人会拒绝或抛弃自己
能否自愈
患有非典型抑郁的人通常会因一些令人高兴的事情而振作起来
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这种称谓一般用来描述一组以心境来回震荡为特征的精神状态
双相障碍最严重的形式通常被称为躁郁症
两种状态
双相I型障碍
病情更加严重,患者通常会经历一段相对更长的心境高涨状态,也更可能表现出一些精神病性症状,不得不入院治疗
会体验到真正的躁狂
双相Ⅱ型障碍
一种轻躁狂状态,一般可以保持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功能
被认为不那么严重,因为它并不包括精神病性症状
研究显示,双相Ⅱ型障碍患者与双相I型障碍患者所经受的损害和自杀念头同样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