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级综合能力第八张 社会工作行政
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运作和领导,志愿者管理,社会服务机构的公信力等知识点,欢迎交流!
编辑于2023-05-11 15:05:07 北京市社会工作行政
社会服务计划
社会服务机构 规划与计划
规划特征:高层管理者作出;涉及大量资源分配(人、物、财);长期效应; 关注机构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
规划内容-使命宣言:机构决策者或高层管理者拟定(信念、价值观、社会地位) -策略性计划:中高层或中层拟定,未来3-5年计划,机构整体目标和方向 -运作性计划:中层和基层管理者拟定,短期服务指标,年度计划
规划的步骤
准备阶段 利益相关者分析(明确关键利益相关者);关键利益相关者访谈; 服务对象访谈;准备相关问卷;了解战略规划及关键人员动员; 确定参与战略规划人员以及需要的外部支持
分析阶段 明确机构使命和定位;机构内外部环境分析(SWOT分析); 机构独特能力或资产分析
制定阶段 明确战略问题-制定战略目标和计划草案-审核和采纳战略计划 -制定有效的实施步骤
战略实施和监测 确保战略计划有效落实;确保实施的战略能够回应真正的需要和问题; 阶段性评估(中期、末期)
社会服务 方案策划
含义
步骤
问题认识和分析
问题认识工作表:what、where、who、when、how
分支法:确定全面性问题,列明形成问题的“问题”, 列出原因
目标制定阶段
目标类型-总目标:希望达到的总体状态(抽象,难以测量) -影响性目标:社会工作干预所要达到的目标
建立目标优先次序考虑因素 可拥有和可动员资源(重点考虑),包括人、财、物配置; 服务对象发展阶段与特点;机构目标;问题急迫程度; 社会正义等
方案安排
制定各种可以实现目标的可行性方案
选择理想的可行性方案(六个筛选标准) 效率(资源投入和服务产出的比值)、效果、可行性、重要性 公平、附加结果(方案产生的目标之外的效果)
决定资源需求和争取资源
制定行动计划
考虑服务的评估
过程评估:关注方案进行过程中服务对象和人数变化; 项目完成情况;资源使用情况;经费支出情况等
结果评估:方案实施后产生的效果
社会服务机构信息 管理系统的规划
相关行政文书事务工作的管理;财务管理;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社会服务工作的管理与整合;社会工作研究;志愿者管理, 社会服务项目与服务方案的推广;各项服务信息的管理
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与运作
性质
由政府、社会团体或个人兴办的,为基本生活遇到困难的人群 提供福利服务的非营利组织
类型
社会福利服务机构(福利院)-无偿提供服务
社会服务类民间组织-提供无偿或低偿服务
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主体
组织结构
一般结构类型
直线式组织结构-赋予主管指挥下属的权利,是由上而下的指挥关系
直线参谋式组织结构-参谋作为专家有责任协助直线部门的管理者 如儿童保护机构可以设立研究部门作为机构领导的参谋
职能式组织结构-职能部门权力化,特定范围内,职能部门可以直接 对其他管理人员下达命令(具有较大权利)
团队结构类型
多功能型团队-来自同一等级、不同专业领域的成员组成;最典型的 多功能团队是为处于多重困难的服务对象提供个案管理服务
问题解决型团队-(一期一会)具有临时性质,任务完成就解散, 成员容易出现短期行为,不利于机构总体目标实现
自我管理型团队-(高绩效退队)自然形成的,被赋予较大自主权; 通常10-16人组成,真正独立自主的团队
运作
社会服务机构 运作的功能性环节
授权-授权任务;授予权力;所授权力要进行明确的限制(仅限完成某一特定任务) 目的是让服务机构发挥最大效率;提高下属或员工满意度
协调-程序性协调(在活动设计过程中进行)工作性协调(在服务进行过程中) 目的促进各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合作,从而如期实现工作目标 使各部门和员工步调一致,增进组织效率
沟通-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与同事协调、对公众交代
控制-确保行政实施计划的实施方向; 实行授权管理,对员工工作进程和绩效进行考核; 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减少冲突 包括控制目标体系、控制主体、控制的对象、控制的方法和手段
社会服务机构的 项目化运作方式
社会服务项目特征
项目管理对于社会服务的意义
社会服务项目的实施过程
社会服务机构的领导
含义
特征
影响力来源:魅力;权力(岗位赋予的正式权力);能力(专业知识,能力和技巧)
特征:
领导方式
领导方式 的类型
专制型-以领导为中心,领导决定,不允许自由行动,不考虑下属感受,员工服从和依赖 利用权力和纪律
民主型(参与型)-以团体为中心,下属参与决定,培养一些独立性,双向沟通, 考虑下属感受,合作,团体参与,试着说服而不强制
放任型-以个体为中心,下属决定,几乎完全独立,权力依靠自我控制,下属感受占支配地位
领导方式:获取员工合作;使用领导者权威;引导与沟通;维持纪律和督导训练;发挥团队精神
激励措施
了解员工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根据个人特点分配工作) 1、既有能力又有意愿的成熟员工,承担更多或更重要的工作; 2、通过工作内容拓展,降低员工对工作的倦怠 3、具有高度自主性和足够能力的员工,重新设计工作岗位,让他们 有高度自主性
用目标引领员工,增进其对工作的兴趣 1、机构管理者和员工共同设定工作目标; 2、通过工作轮换、工作任务拓展和工作丰富化来降低枯燥感觉; 3、评估员工潜能,协助构建未来人力资源的规划
提供员工参与决策的机会 目的-提升员工士气,提高员工对工作满足感,促进上下级沟通
协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社会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志愿者管理
社会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社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和重要性
社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任用
训练与发展
绩效评估与激励
薪酬管理
员工关系与维持
志愿者管理
志愿者的特点
志愿者不是机构的正式员工,有很高的自主性和自发性
志愿者靠热情、兴趣和能力提供服务
志愿者希望受到尊重、肯定和支持
志愿者需要管理的原因
机构的志愿者越来越多,受政府和社会赞助者的期待压力的影响, 要求机构对志愿者的管理日趋严格,以确保机构效率和效益的提升
社会越来越关注志愿服务所带来的负面效果,迫使机构加强管理那些由志愿者提供的服务项目
志愿者在奉献时间、知识和技能时,更重视自我的收获
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方式与类型越来越多元化
志愿者管理的内容 (附表)
社会服务机构的财务与筹资管理
社会服务机构的财务管理
社会服务机构财务管理概述
子主题社会服务机构财务管理的含义和目标
社会服务机构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资本预算
长期融资
运作资金管理
社会服务机构财务管理的功能
社会服务机构的资金来源
政府资助
社会捐助
低偿服务
社会服务机构的财务预算
单项预算法-以当年预算作为规划来年预算的基准
方案预算法-以某项活动计划为基础
零基预算法-以没有钱为基础
社会服务机构的财务控制
会计系统和记录
财务控制
审计
社会服务机构的筹资管理
社会捐助
个人捐款
个人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肯定的需要
外界影响
利他动机
企业捐款
市场营销-给企业带来新的利益和新的顾客,在市场上占有优势
公共关系-帮助企业树立良好形象,社会责任感
自我利益-为了企业自己获利
税法策略-合理避税
社会联谊(俱乐部)赢得他人赞赏和承认
政府购买服务
社会服务机构的筹资方法
项目申请:项目申请书
公益众筹
私人恳请
特别事件筹资活动:重大灾害、社会危机事件、机构纪念活动等
社会服务机构的公信力和公共关系管理
社会服务机构的公信力
社会服务机构公信力的含义
社会服务机构公信力的展现
财务交代-向提供或赞助方提供财务报告,证明资金使用适当性和效益
政治交代-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情况
专业交代-提供服务专业化程度高;遵守社会工作守则
服务交代-服务对象满意度;服务质量
行政交代-机构内部管理制度和程序运作正常
社会服务机构公信力的评估
资金的合理使用和运作
服务和活动与组织使命和宗旨保持一致
财务与信息的透明化
规范的治理结构
社会服务机构的公共关系管理
社会服务机构公共关系的含义及其特点
社会服务机构公共关系的含义
社会服务机构公共关系的特点
公共关系是通过策划富有创意的活动,运用不同的渠道将信息传递给特定对象的过程
公共关系工作要依据事实,而不是盲目地夸大或曲解事实
公共关系需要根据对象选择合适的沟通媒介,以便与公众和社会进行直接和有效的沟通
公共关系的对象除了服务对象、社会大众、传媒等社会服务机构外部人群外,还包括社会服务机构的内部人群
社会服务机构开展公共关系的意义
公共关系可以让社会大众对社会服务机构的工作、服务和活动有正确和深入的认识
公共关系可以使机构建立良好的形象和关系,有助于机构在众多申请者中获得正面了解,获得赞助机构或公众的好感
公共关系可以提升社会各界对机构的使命、新计划或新观念的认同
公共关系可以就政策的制定和立法的修订进行游说工作,让机构在较为有利的环境下开展服务
社会服务机构开展公共关系的主要方法
写新闻稿
开记者会
接受媒体采访
制作机构的刊物
建设机构网站等媒体平台
公开演讲
筹备特别活动
我国的社会福利行政体系
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的构成
民政部在社会福利方面的职能
城乡社会救助工作
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
社会服务
养老服务
儿童福利
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
社会组织管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方面的职能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规划工作
城乡社会保障工作
促进就业工作
劳动保护工作
农民工权益维护工作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社会福利方面的主要职能
国民健康政策规划
医疗管理和服务工作
疾病预防与公共卫生工作
老年健康服务和计划生育工作
基层卫生和妇幼保健卫生工作
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的运作方式
基本方式:政府统一领导、条块结合的行政机构网络;在具体实施政策的过程中,在同一层次上形成一家为主,多家协同的模式
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运作方式的改革
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的特点
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从政府主导向政府-社会合作的社会福利行政模式发展
社会福利行政的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