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考研内科 淋巴瘤
考研内科学--淋巴瘤,分享了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知识,大家也可以用于备考复习。
编辑于2023-06-06 19:34:14 四川省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HL)
表现
首发症状--无痛性颈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全身
发热;盗汗
多为男性,腹膜后淋巴结受累
周期性发热(回归热(P-E热));瘙痒
多为女性
6个月内体重减轻>10%
确诊:淋巴结活检
*其他血液疾病—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
R-S细胞
典型—双核(镜影细胞)/ 多核瘤巨细胞:核大呈空泡状;核仁明显—红色伴红晕;嗜双性;无核分裂象
不典型—霍奇金细胞:单核、变异R-S细胞(陷窝~、爆米花~、木乃伊)
既有B细胞来源、又有T细胞来源
组织学分型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NLPHL)
爆米花细胞,预后最好
免疫表型(B细胞标记):CD19、20、79a
经典型~(CHL)
EBV感染、典型R-S细胞、多种炎细胞混合浸润为背景
免疫表型:CD30(活化淋巴细胞抗原);CD15;CD20(富于淋巴型)
分型
结节硬化型
陷窝细胞
特点:青年妇女多见;纵隔肿块;纤维组织增生;不转变为其他型
混合细胞型
典型R-S & 单核R-S细胞
特点:肿瘤细胞、炎细胞混合存在;有播散倾向,预后较差
富于淋巴细胞型(预后最好)
大量淋巴细胞
预后:富于淋巴型 > 结节硬化型 > 混合细胞型 > 淋巴细胞减少型
淋巴细胞减少型
典型R-S细胞 / 多形瘤细胞
特点:EBV感染率最高;HIV者多见
*发病率
<病理>:上述顺序
<内科>:混合细胞型 > 结节硬化型 > 富于淋巴型 > 淋巴减少型
分期
Ⅰ--单个淋巴结
Ⅱ--膈肌同侧≥2组淋巴结(Ⅱ)
横膈同侧(ⅡE)
Ⅲ--膈肌上下组淋巴结
伴相关结外器官局部(IIIE)
累及脾(IIIS)
上述二者均有(IIIE + S)
Ⅳ
肝/骨髓;胸/腹水见肿瘤细胞
1个结外器官多部 / 非区域淋巴结
多个结外器官
全身症状分组(有以下之一—B组)
不明原因发热 >38度
盗汗
半年内体重↓10%以上
治疗
I、II期:化疗 + 放疗(扩大淋巴结照射法+ABVD)
III、IV期:化疗为主(ABVD)
加用利妥昔单抗(CD20)
*只要CD20(+)就可以用利妥昔单抗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前体淋巴细胞肿瘤
淋巴母细胞~(15岁以下最常见)—ALL
B-ALL:儿童多见,常表现为白血病(WBC ↑,<100)
*对比:儿童淋巴瘤中成熟B细胞来源的多为Burkitt淋巴瘤,表现为淋巴瘤形式
免疫表型(原始淋巴细胞标记):TdT、CD34(骨髓干祖细胞标记)
*TdT: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
化疗效果很好
T-ALL:青少年多见,常表现为胸腺肿块
成熟B细胞肿瘤(多见,85%)
侵袭性~
弥漫大B细胞~(DLBCL)(我国成人最常见)
可由滤泡性~(p53失活)转变而来
t(14;18)
14号的IgH&bcl-2 基因融合
免疫表型:CD19、20、79a;bcl-2;CD10、bcl-6(生发中心型)
双表达:myc + bcl-2高表达
双打击:myc + bcl-2 / bcl-6异位
预后差
高度侵袭性~
淋巴母细胞~
Burkitt~
EBV感染
分型
地方性:非洲儿童最常见;颌骨
散发性:回盲部,腹腔巨大肿物
免疫缺陷性:淋巴结、骨髓
小无裂细胞恶变而来
瘤细胞间有胞质丰富的反应性巨噬细胞—满天星现象:说明预后差(而不是特异性表现)
侵犯骨髓、血液:ALL—L3
t(8;14)
c-myc&14号的IgH基因融合
免疫表型:CD19、20、79a;CD22;CD10、bcl-6;Ki67
*Ki67–瘤细胞增殖活性标记(侵袭性强)
惰性淋巴瘤(分化好、成熟)
<病理>:套、滤泡性、小淋巴、边缘区、淋巴浆细胞
套细胞淋巴瘤—惰性~中侵袭性最强
老年人常见
t(11;14)
Cyclin1&14号的IgH基因融合
免疫表型:CD5、20、CyclinD1、bcl-1
*总结:bcl-1—套~;bcl-2—弥漫大B细胞~、滤泡性~;bcl-6—生发中心
滤泡性~(FL)
老年发病,常累及脾&骨髓
bcl-2基因转位→bcl-2蛋白高表达:区分反应增生性滤泡 or 肿瘤滤泡
t(14;18)
14号的IgH&bcl-2基因融合
免疫表型:CD19、20、79a;bcl-2;CD10、bcl-6(滤泡生发中心标记)
小淋巴细胞~ /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欧美成人最常见)
幼淋巴细胞灶性成团形成增殖中心—假生发中心(CD10-、bcl-6-)
外周血B淋巴细胞 > 5、骨髓淋巴细胞 > 40%、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
免疫表型:CD19、20、79a;CD5、23;CD10-、bcl-6-
边缘区~
有基础慢性炎症:Sjogren综合征、桥本甲状腺炎、幽门螺杆菌性胃炎
t(11;18)
免疫表型:CD19、20、79a;一定无CD10、bcl-6
<内科>:滤泡性、小淋巴、边缘区、淋巴浆细胞、皮肤T细胞
成熟T细胞 & NK细胞肿瘤
T淋巴母细胞~(前体T~ / T-ALL)、外周T~、血管T~、扭曲性(曲折)核~;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间变性大~(去分化、异型性显著)
儿童、青少年多见
t(2;5)
免疫表型(T细胞型):CD30
侵袭性~
NK / T~
EBV感染、鼻腔
*总结EBV:CHL、Burkitt~、NK / T、鼻咽癌
免疫表型:CD2、16;56(NK细胞相关抗原)
外周T~
惰性~
皮肤T~(蕈样霉菌病 / Sezary综合征)
脑回状细胞核
Pautrier微脓肿 / 鲍氏小脓肿
以“皮损”就诊
成熟T细胞增殖
免疫表型:CD2、3、4(T细胞标记);CD7、8-
治疗
化疗为主:CHOP
R-CHOP:化疗前加用利妥昔单抗(CD20(+))—DLBCL经典方案
对比HL 、NHL
HL
发病率高,预后好
首发部位:淋巴结(颈部淋巴结最常见)
淋巴结由近及远扩散
NHL
发病率低,预后差
可向白血病转化!
首发部位:2/3淋巴结、1/3结外器官组织
淋巴结可跳跃性扩散,且易发生早期远处扩散
特征免疫表型
浆细胞骨髓瘤:CD38、138
本周蛋白
AML—M3:CD13、33、117;CD9;CD34-、HLA-DR-
AML—M5:CD14
AML—M7:CD41、61;血小板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