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近代史分为两条线,一条是屈辱线,一条是救亡线。
编辑于2023-06-11 20:12:13中国近代史
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840s-1900s)
1840_1842 第一次鸦片战争
原因:英国向中国倾销鸦片,掠夺原料
导火索: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结果:战败,签订了《南京条约》
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标志着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内容:割让香港岛,开放广夏福宁上为通商口岸,赔偿2100万银元
两位救亡图存的重要人物
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四洲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1851-1864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政权的兴衰
兴:1851年,金田起义
衰:1856年天京事变-由盛转衰
亡:1864年,天京败落
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
主要内容: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意义: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但只是空想,无法实施。
《资政新篇》洪仁轩
内容: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
结果:未涉及农民土地问题,无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未能真正推行。
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签订了《天津条约》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了《北京条约》。
主要内容:增开天津为商埠,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割让九龙司给英国
1860s-1890s 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终于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目的: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
指导思想:冯桂芬“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代表人物
中央:奕訢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口号:早期自强,后期求富
活动
军用工业
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最早的官办新式兵工厂
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军工厂。
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
民用工业(官督商办)
李鸿章的上海轮船招商局、平开煤矿: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最早开盘的民用工业。
张之洞的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
海军:筹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舰队,中央成立海军衙门,其中最厉害的是北洋水师
建立京师同文馆,培养翻译人才,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
失败标志:甲午中日战争惨败。
失败的根本原因:未从根本上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
1894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原因
根本原因:日本的对外扩张政策
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爆发东雪党起义
全面爆发的标志:丰岛海战
重大战役
平壤之战:左宝贵殉国
黄海海战:邓世昌殉国
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丁汝昌
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白银两亿两,开放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戊戌变法
变法序幕:公车上书(1895年由康有为领导,维新思想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思想基础:严复《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开始的标志: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新政共推行103天,所以又称为“百日维新”
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瑞,刘光第
1900 义和团运动
兴起:山东 口号:扶清灭洋
1900-1901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
原因:义和团运动
结果:战败,签订《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亥革命
同盟会
1905年,东京,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政党
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武装起义
萍浏醴起义、浙皖起义、镇南关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
武昌起义
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
成果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
南京临时政府:资产阶级民主政府
临时参议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结果:袁世凯窃国
功绩和教育
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子主题
新文化运动
兴起: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旗帜:民主和科学
前期主要内容:提倡民主,提倡科学,提倡新文学,提倡新道德
后期内容: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1919 五四运动
直接导火线: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经过
第一阶段:北京,学生是主力
第二阶段:上海,工人是主力
意义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2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成立的条件
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共产国际的帮助
中共一大
时间:1921年7月23日
地点:上海,浙江嘉兴
意义: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1923-1927 国民革命
1923
中共三大
为打到列强除军阀,共党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1924
国民党一大
新三民主义
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
1925-1927 北伐胜利进军
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1927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1927-1937 国共对峙的十年
1927 武装反抗
南昌起义
时间:1927年8月1日
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
八七会议
时间:1927年8月7日
清算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
中心问题是土地革命
毛“须知枪杆子里出政权”
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
秋收起义:文家市决策;工作重心决定从城市转向农村。
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工农武装割据形成
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34.10-.1936.10 长征
时间:1934.10-1936.10
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长征路线:瑞金-强渡湘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宁
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
内容:重新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意义
他在极端的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了成熟。
会师:1936年十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1931年-19245 抗日战争
中华民族抗战开端
918事变:1931年9月18日,东北沦陷。
华北事变:1935年《何梅协定》,华北五省自治
一二•九运动:1935年12月9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学生举行“反对华北自治”的游行
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促进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八一三事变:凇泸会战开始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
国共合作抗日
洛川会议:1937年,决定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全面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胜利。)
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正面战场最大规模的胜利)
武汉会战: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枣宜会战:张自忠牺牲(二战中同盟国牺牲的最高将领)
百团大战:八路军与日军在华北发生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豫湘佳战役:夺取大陆交通线
抗战胜利结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1945年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人民解放战争 (1945-1949)
重庆谈判
1945年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双十协定)
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战争进程
国民党全面进攻:1946年,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国民党重点进攻:1947年重点进攻陕甘宁和山东解放区(孟良崮战役)
解放军的战略反攻: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掀开反攻序幕
三大战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国民党政府覆灭(占领南京)
中国近代史
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840s-1900s)
1840_1842 第一次鸦片战争
原因:英国向中国倾销鸦片,掠夺原料
导火索: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结果:战败,签订了《南京条约》
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标志着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内容:割让香港岛,开放广夏福宁上为通商口岸,赔偿2100万银元
两位救亡图存的重要人物
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四洲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1851-1864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政权的兴衰
兴:1851年,金田起义
衰:1856年天京事变-由盛转衰
亡:1864年,天京败落
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
主要内容: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意义: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但只是空想,无法实施。
《资政新篇》洪仁轩
内容: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
结果:未涉及农民土地问题,无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未能真正推行。
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签订了《天津条约》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了《北京条约》。
主要内容:增开天津为商埠,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割让九龙司给英国
1860s-1890s 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终于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目的: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
指导思想:冯桂芬“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代表人物
中央:奕訢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口号:早期自强,后期求富
活动
军用工业
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最早的官办新式兵工厂
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军工厂。
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
民用工业(官督商办)
李鸿章的上海轮船招商局、平开煤矿: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最早开盘的民用工业。
张之洞的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
海军:筹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舰队,中央成立海军衙门,其中最厉害的是北洋水师
建立京师同文馆,培养翻译人才,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
失败标志:甲午中日战争惨败。
失败的根本原因:未从根本上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
1894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原因
根本原因:日本的对外扩张政策
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爆发东雪党起义
全面爆发的标志:丰岛海战
重大战役
平壤之战:左宝贵殉国
黄海海战:邓世昌殉国
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丁汝昌
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白银两亿两,开放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戊戌变法
变法序幕:公车上书(1895年由康有为领导,维新思想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思想基础:严复《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开始的标志: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新政共推行103天,所以又称为“百日维新”
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瑞,刘光第
1900 义和团运动
兴起:山东 口号:扶清灭洋
1900-1901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
原因:义和团运动
结果:战败,签订《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亥革命
同盟会
1905年,东京,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政党
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武装起义
萍浏醴起义、浙皖起义、镇南关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
武昌起义
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
成果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
南京临时政府:资产阶级民主政府
临时参议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结果:袁世凯窃国
功绩和教育
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子主题
新文化运动
兴起: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旗帜:民主和科学
前期主要内容:提倡民主,提倡科学,提倡新文学,提倡新道德
后期内容: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1919 五四运动
直接导火线: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经过
第一阶段:北京,学生是主力
第二阶段:上海,工人是主力
意义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2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成立的条件
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共产国际的帮助
中共一大
时间:1921年7月23日
地点:上海,浙江嘉兴
意义: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1923-1927 国民革命
1923
中共三大
为打到列强除军阀,共党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1924
国民党一大
新三民主义
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
1925-1927 北伐胜利进军
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1927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1927-1937 国共对峙的十年
1927 武装反抗
南昌起义
时间:1927年8月1日
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
八七会议
时间:1927年8月7日
清算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
中心问题是土地革命
毛“须知枪杆子里出政权”
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
秋收起义:文家市决策;工作重心决定从城市转向农村。
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工农武装割据形成
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34.10-.1936.10 长征
时间:1934.10-1936.10
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长征路线:瑞金-强渡湘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宁
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
内容:重新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意义
他在极端的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了成熟。
会师:1936年十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1931年-19245 抗日战争
中华民族抗战开端
918事变:1931年9月18日,东北沦陷。
华北事变:1935年《何梅协定》,华北五省自治
一二•九运动:1935年12月9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学生举行“反对华北自治”的游行
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促进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八一三事变:凇泸会战开始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
国共合作抗日
洛川会议:1937年,决定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全面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胜利。)
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正面战场最大规模的胜利)
武汉会战: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枣宜会战:张自忠牺牲(二战中同盟国牺牲的最高将领)
百团大战:八路军与日军在华北发生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豫湘佳战役:夺取大陆交通线
抗战胜利结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1945年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人民解放战争 (1945-1949)
重庆谈判
1945年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双十协定)
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战争进程
国民党全面进攻:1946年,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国民党重点进攻:1947年重点进攻陕甘宁和山东解放区(孟良崮战役)
解放军的战略反攻: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掀开反攻序幕
三大战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国民党政府覆灭(占领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