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阿尔贝·加缪《西西弗神话》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我们不应该再问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而应该像那些每时每刻被生活质问的人那样去思考自身。生命的意义在每个人,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不同的,所以重要的不是生命意义的普遍性,而是在特定时刻每个人特殊的生命意义。你不应该追问抽象的生命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使命,这个使命是他人无法替代的
编辑于2023-06-12 09:06:18 山东省维特根斯坦是当代西方最为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以其传奇的一生为世人所知晓,又以其独特的哲学为后人所称道。21世纪初,西方哲学界曾对谁是过去100年最为重要的哲学家问题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在选出的哲学家中名列前茅的两位,一位是维特根斯坦,另一位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通常认为,维特根斯坦一生提出过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而且这两种哲学对后来的西方哲学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直接导致了当代分析哲学的诞生。分析哲学在20世纪的英美哲学界始终占据主流,并且扩展到了英美之外几乎所有西方国家,也影响到了远在东方的中国。他的前期哲学以《逻辑哲学论》为代表,后期哲学以《哲学研究》为代表。这两本著作都已经成为西方哲学经典,对当代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逻辑哲学论》被公认为经典之作,虽然全书只有不到三万字,但真正读懂这本书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行政伦理学可以看做是公共行政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行政伦理研究是直接指向公共行政实践的。从学科的角度看,行政伦理研究是出于完善公共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的需要;从公共行政的实践来看,行政伦理的研究则是出于健全行政体系和规范行政行为的需要。因而,行政伦理研究需要回应公共行政实践的要求,需要在公共行政实践的演进逻辑中来规划行政伦理研究的课题和确立行政伦理学发展的方向。
这是一篇关于李辛用药心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从气机的主要方向来看:上焦多为开;中焦为升降枢纽,所以有“在气”“在血”的不同升降方向的药物;下焦为阖,故以阖收为主,分为“阖精”“阖阴”“阖气”,下焦层次,中焦层次,上焦层次。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维特根斯坦是当代西方最为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以其传奇的一生为世人所知晓,又以其独特的哲学为后人所称道。21世纪初,西方哲学界曾对谁是过去100年最为重要的哲学家问题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在选出的哲学家中名列前茅的两位,一位是维特根斯坦,另一位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通常认为,维特根斯坦一生提出过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而且这两种哲学对后来的西方哲学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直接导致了当代分析哲学的诞生。分析哲学在20世纪的英美哲学界始终占据主流,并且扩展到了英美之外几乎所有西方国家,也影响到了远在东方的中国。他的前期哲学以《逻辑哲学论》为代表,后期哲学以《哲学研究》为代表。这两本著作都已经成为西方哲学经典,对当代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逻辑哲学论》被公认为经典之作,虽然全书只有不到三万字,但真正读懂这本书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行政伦理学可以看做是公共行政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行政伦理研究是直接指向公共行政实践的。从学科的角度看,行政伦理研究是出于完善公共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的需要;从公共行政的实践来看,行政伦理的研究则是出于健全行政体系和规范行政行为的需要。因而,行政伦理研究需要回应公共行政实践的要求,需要在公共行政实践的演进逻辑中来规划行政伦理研究的课题和确立行政伦理学发展的方向。
这是一篇关于李辛用药心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从气机的主要方向来看:上焦多为开;中焦为升降枢纽,所以有“在气”“在血”的不同升降方向的药物;下焦为阖,故以阖收为主,分为“阖精”“阖阴”“阖气”,下焦层次,中焦层次,上焦层次。
西西弗神话
1. 作者简介
1.1. 阿尔贝•加缪
法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
“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
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2. 什么是荒诞?
2.1. 荒诞的发现
人们庆倦了日复一日的生活,产生"为什么”的疑问
在加缪的书中,荒诞具体指的是人类的向往跟周围环境的有限性、跟社会生活的局限性之间的断裂,人类的作为、人类的奋斗跟徒劳无功这一结果之间的断裂
就是你明明知道一切没有意义,生命的尽头没有意义,每天重复的工作没有意义,但是你却只能不由自主地重复这一切,像西西弗一样。这就是人生的荒诞感。
2.2. 荒诞的类型
时间的荒诞
时同的无限,人必有一死
什么叫“时间的荒诞”呢?加缪的观点是我们的生活建立在对明天的希望之上,而明天却使我们更加接近死亡。
希望未来更美好不可怕,但可怕的是因为有那个美好的未来,所以停止一切当下的行动,在停滞中默默等待那个美好的希望自己实现。
加缪觉得人不应该有希望(注:加缪所说的“不应该有希望”是指不应该期待可以空想出人生意义)。对于普通人那种好像不知道死亡是一定会来一样,依旧等待明天的到来,依然充满希望的态度,他认为矛盾而又荒诞
世界的荒诞
人不懈奋斗,却徒劳无功
加缪对“世界的荒诞”的定义是 “大自然显示何等强度,一处风景就可以否定我们……世界原初的敌意,穿越了数千年,又追上我们了。这个世界,一时间我们看不懂了,只因多少世纪以来,我们所理解的世界,无非是我们事先赋予它的各种形象和图景,只因从此以后,我们再无余力使用这种伎俩了。”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我们用有限的生命去追寻无边无际的知识,一边,我们弄得自己精疲力竭,另一边,世界的真相和我们认识之间的鸿沟似乎永远无法填补。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要这样辛苦地求知呢?
人的荒诞
我身处人群,却格格不入
加缪发现,有时候我们会有一种超脱于人世的疏离感,觉得这个世界和我没有什么关系
社会是人组成的,但为什么人会觉得自己这么格格不入,会对其他人这么冷漠无情呢?
死亡的荒诞
未经历死亡,却想象死亡
加缪一方面充分承认人生与世界的困境、悲剧和重负。另一方面,他不停地告诉人们要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这个世界的荒诞——比起对未来充满希望,我们更要关注当下。所以,从哲学家承担起对世人的责任这一点来说,加缪是个难得的良师
人与世界的碰撞构成了荒诞
2.3. 荒诞的结论
在荒诞的世界中追问人生意义只能得出一个结论:人生无意义
哲学家们在得出此结论后再也无法继续向前推进
如何在荒诞中生活是所有人面临的共同问题
3. 如何应对荒诞?
3.1. 错误的方式
自杀
加缪很坦白地承认,我们在世界里都能感觉 到荒诞的部分,这个世界有时候就是挺让人无语的
这本书的本质不是辩证人生是否值得一过,而是告诉我们如何带着与生俱来的伤痛去生活
加缪在开篇讨论自杀,不是沉迷于自杀本身,而是指向生存的意义。他认为,如果一个人仅仅因为活着没劲就去自杀,这是对人生的一种侮辱。我们完全还有其他的选择
哲学式自杀
认识到人生无意义之后走投无路,把人生意义和希望都交给宗教信仰
3.2. 正确的方式
唐璜主义
在爱情中对抗荒诞
尽可能多地去爱
加缪认为,唐璜代表的一类人是通过爱的过程,而非结果,去填充生命的意义的。这是一种自知短促而又认真投入的爱情
演员
在戏剧中对抗荒诞
体验尽可能多的人生
演员的工作,我们都知道,就是要日复一日地演绎丰富的现实生活。在每一次演出里,演员演的都是不同的人,但是都需要用心、投入地扮演。因为这就是他们的工作——去尽可能地深入本不是他们的那些生活,在那些剧本里独一无二的角色里体现自己的存在
同时,戏剧是一种演员与观众共同参与的艺术,一方在演,一方在看,是双方对同一种情景产生的默契和认同。台上那些辉煌灿烂的生命、那些伟大而炽热的情感,可以深深敲打进观众的心,给人带来启迪。
征服者
在生活中对抗荒诞
认真投入生活
“征服者”其实说的是一些能充分感到自己力量的人。他们在生活中能认识到精神的伟大,虽然知道光靠自己很难改造世人、改造世界,也还在多努力一点点。他们也是在用认真投入生活的方式去对抗荒诞。对他们来说,“没有哪种命运不是通过藐视困难来战胜自己的。”翻译成我们熟悉的说法叫“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如果人早晚要走向死亡,以认真的态度投入生活是加缪赞赏的态度,比如像唐璜一样更多地爱,像戏剧演员一样扩展生命的无限可能,像征服者一样扩展命运的疆域。
创作者
在创作中对抗荒诞
真实记录生存状态
艺术作品在加缪心里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在他看来,那些音乐家们演奏的或高昂、或温柔的音乐,画家笔下那些色彩斑斓的画像或者教堂,庙宇墙壁上曼妙的造型和壁画……这些艺术作品或许不能真正地把痛苦从我们的脑海里消除,但是却能让我们的精神、我们的心智得以净化。那些别人走错的路、误入的歧途能通过艺术作品的形式,向我们精准地传达。
3.3. 战胜荒诞
接受
首先是接受。我们在世界上诞生,我们会在一定岁数死去。在活着的日子里,我们会生病,会伤心,会经历各种各样的苦难,会因日复一日的生活感到枯燥和无聊
面对这些真实发生的事实,我们完全可以“带着伤痛去生活”。就像加缪所说,从来没有一种命运是对人的惩罚,全盘接受命运意味着确认自己的存在。就算快乐再少,这也是一个阳光和阴影、幸福和荒诞共存的世界
有一本书叫《幸福的陷阱》,它里面就提到了这样的一个观点,就是很多时候我们痛苦的根源不是因为真的有多痛苦,而是我们对幸福太执著了,导致有了一点点不顺,就觉得天要塌了,觉得我怎么那么倒霉?而纠正这种心态的方式叫作“接纳承诺疗法”。就是首先要承认,人生就是有那些不如意又无能为力的事,把那些纠结的精力空出来,才能更好地感受美好和欢乐
反抗
反抗就是接受荒诞,与荒诞共存
人通过日复一日的反抗,确认自己存在的价值
那什么才是真正的反抗?加缪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清晰的解释: “反抗,就是人同自己的茫然、不解永恒地对抗。”“反抗,就是人时时刻刻面对自身。反抗不是憧憬,反抗不抱希望。” “这种反抗将自身的价值给予人生。反抗贯穿人生的始末,恢复了生存的伟大。”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那句“真正的勇士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把本无意义的人生过得有意义,这才是真的反抗。
自由
赋予生命何种意义是我们的自由
人总是习惯于思考未来,指望以后如何如何,相信那个时候自己的生活能有所起色,把主动权交给了时间,但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是当下。所以,人没有未来
正是这种对未来的放弃,可以给现在的我们提供充分的自由,可以无所顾忌,能够体会一种超越通行规则的自由。我们不必履行什么重大的人生意义了,因为前方根本没有伟大的人类使命等着我们去完成。
同时,这里还有一层意义是赋予生命什么意义是我们的自由。在很多人看来,西西弗背的那个“重担”的名字叫“厄运”。诸神是希望西西弗感到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让他感到意义和价值的丧失。这样,纵使西西弗举得起石头,心中也充满了无可奈何的悲哀。
但是,加缪笔下的西西弗不同,他不但有毅力和勇气,他还有一份极难得的清醒,他知道他的苦难没有尽头,但他没有气馁,没有悲观,更没有怨天尤人。在表面上看来,他还是日复一日推石上山,但他选择把上天的惩罚转化为自己的意愿,所以整件事情在根本上发生了变化——如果我必须推石头上山,那么我要以我认可的态度来对待石头。从这种意义上来看,西西弗是自由的并且带着激情生活着。这一刻,他的命运属于他自己。
激情
专注当下,忘记明天,就会产生想要探索一切的激情
生命的意义在每个人,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不同的,所以重要的不是生命意义的普遍性,而是在特定时刻每个人特殊的生命意义。你不应该追问抽象的生命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使命,这个使命是他人无法替代的。”
正因为人生没有意义,所以才需要我们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就像推石上山这场搏斗本身,可以充实我们每个人的心。
4. 荒诞创作
4.1. 荒诞创作的标准
只能客观描述某种事物或现实,而不是表达观点
反映荒诞以及人对荒诞的反抗,而不是描述幻想和希望
既不表现宗教信仰,也不将普通人塑造为神灵
4.2. 加缪的创作
西西弗神话
希腊神话中的日复一日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是悲剧
西西弗不抱希望却激情应对,是真正的”荒诞人“
积极投身当下,义无反顾地生活,就是在反抗荒诞
改编神话来创作荒诞作品
神话浓缩了人类最极致的痛苦
好的悲剧反思了人类存在的本质
理解荒诞,反抗荒诞
推石上山这场搏斗本身,就足以充实一颗人心
我们不应该再问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而应该像那些每时每刻被生活质问的人那样去思考自身。生命的意义在每个人,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不同的,所以重要的不是生命意义的普遍性,而是在特定时刻每个人特殊的生命意义。你不应该追问抽象的生命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使命,这个使命是他人无法替代的
揭开荒诞的面纱
认清人生的本质
带着反抗、自由和激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