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3年12产品成本计算
2023年注会财务成本管理第十二章产品成本计算,了解产品成本分类、产品成本的归集和分配、品种法(简单法)、分批法(订单法)、分步法的知识。
编辑于2023-06-26 16:29:59 河北省12 产品成本计算
产品成本分类
从环节上分类
制造成本
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
非制造成本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费用发生与产品关系
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间接费用)
期间成本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采用变动成本法等其他方法时,产品成本与制造成本不一致
计入成本对象的方式
直接成本
直接相关,可直接计入成本对象
间接成本
不可直接计入成本对象
产品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基本生产费用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分配率=实际成本/定额成本
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
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各种产品实用工时之和
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产品实用人工工时或机构加工工时之和
材料成本差异率:正为超支,负为节约,材料耗用费用=材料耗用量×单价×(1+差异率)
辅助生产费用
直接分配法
不考虑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劳务量
交互分配法
先在辅助生产车间内部分配后,再对外直接分配
完工产品 与在产品 的成本分配
扣除分配法
不计算在产品成本
月末有结转在产品,但数量少、价值低,各月在产品数量稳定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
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少,或数量多但稳定。年终要盘点在产品数量调整在产品成本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
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 (比例分配法)
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占比较大,且原材料在生产时一次性投入
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
在产品数量稳定或数量较少,并制定了比较准确的定额成本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比例分配法
约当产量法
加权平均法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在产品约当产量
直接材料
1.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完工程度100%;
2.陆续投入,但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 完工程度=至本工序累计消耗定额/全部工序消耗总定额;
3.陆续投入,且每道工序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 完工程度=(前面工序累计消耗定额+本工序消耗定额×完工程度)/全部工序消耗总定额
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完工程度=(前面工序累计工时定额+本工序工时定额×完工百分比)/全部工序工时总定额
在产品成本=分配率×在产品约当产量
产成品成本=分配率×产成品产量
先进先出法
在产品成本=④=分配率×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完工产品成本 =①+②+③ =月初在产品成本+分配率×[月初在产品数量×(1-月初在产品完工度)+本月投产本月完工数量]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
按定额比例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在产品成本=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工时×分配率
产成品成本=产成品定额材料成本/工时×分配率
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好、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联产品与副产品成本分配
副产品
简化算法,从总成本里扣去副产品成本,剩下的为主产品成本
联产品
分离点售价法(销售比例法)
分配率=待分配联合成本/(A产品分离点总售价+B产品分离点总售价)
A/B产品联合成本=分配率×A/B产品分离点总售价
可变现净值法
分配率=待分配联合成本/(A产品总可变现净值+B产品总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分离点产量×最终单价-后续总加工成本
A/B产品联合成本=分配率×A/B产品总可变现净值
适用:分离点的价格不能可靠的计量,分离后进一步加工才能出售
实物数量法
分配率=待分配联合成本/A产品数量+B产品数量
A/B产品联合成本=分配率×A/B产品数量
适用:价格很不稳定或无法直接确定
品种法(简单法)
适用: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在产品与产成品成本分配:如果月末有在产品,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分批法(订单法)
适用:单件小批类型的生产(如大型机械、资本密集型)、新产品试制或试验的生产、在建工程、设备修理
在产品与产成品成本分配:一般不分配,但会出现跨月陆续完工情况
分步法
适用: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既要求按品种计算成本,又要求按生产步骤计算成本
需要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
逐步结转分步法
综合结转
需要成本还原
原理:上一步骤的半成品全部作为直接材料计入下一步骤
步骤1:成本汇总:前一步骤的料、工、费加总后计入后一步骤的直接材料;
步骤2:成本还原:按前一步骤的料、工、费比例把后一步骤的直接材料还原成料、工、费 还原分配率=需要还原的半成品成本/上一步骤本月所产该半成品的成本合计
易错:半成品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时, 转入下一步的直接材料=
优点
1.能提供各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 2.为各步骤的实物及资金管理提供资料; 3.全面反映各步骤的生产耗费,更好的满足各株洲成本管理的要求
缺点:工作量大,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分项结转
上一步的料、工、费仍以料、工、费的形式计入下一步,无需成本还原
平行结转分步法
原理:不计算的各步骤半成品,只计算本步骤费用及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将这些份额平行结转至产成品
步骤1.把本步骤的成本分配给完工品和在产品
最终完工品要折算成本步骤完工品数量(注意耗用比例); 在产品即包括本步骤的在产品,也包括后续步骤尚未最终完工的产品
步骤2.每一个步骤的完工品成本汇总即为产成品成本
优点
1.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各步骤可同时计算产品成本,不必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
2.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不必进行成本还原。
缺点
1.不能提供各步骤半成品成本资料;
2.在产品费用在最后完成前不随实物转出而转出,不能为各步骤的实物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
3.各步骤的成本不包括所耗半成品费用,不能全面反映生产耗费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