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会计24-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和差错更正
考CPA的小伙伴看过来!自己在CPA备考过程中按章节整理的笔记,大家可以按照该笔记进行复习回顾,节省时间同时更加利于知识巩固。
编辑于2023-06-27 16:17:30 河南会计24-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和差错更正
会计政策及其变更概述
会计政策的概述
会计政策,指企业而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原则
会计基础
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应对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事项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进行处理,另有规定的除外
会计政策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会计政策举例
会计要素相关的会计政策
资产要素的会计政策
存货的取得、发出和期末计价的处理方法
长投的取得及后续计量中的成本法和权益法
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及其后续计量模式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确认及其减值政策
金融资产的分类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商业实质的判断
负债要素的会计政策
借款费用的计量(资本化或费用化)
债务重组的确认和计量
预计负债的确认
应付职工薪酬和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
金融负债的分类
所有者权益要素的会计政策
权益工具的确认和计量
复核金融工具的分析
收入要素的会计政策
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和计量方法
建造合同、租赁合同、保险合同、贷款合同等合同收入的确认及计量方法
费用要素的会计政策
商品销售成本及劳务成本的结转
期间费用的划分
财务报表相关的会计政策
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直接法和间接法
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判断
分部报告中报告分部的确定
会计政策变更的概述
会计政策变更的概念
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
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
(1)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含企业会计准则)等要求变更
(2)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形
本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如:将自用办公楼改为出租,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属于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如:因业务模式改变,金融资产之间重分类
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如:低值易耗品由一次摊销法改为五五摊销法
会计估计及其变更概述
会计估计的概述
会计估计,指财务报表中具有计量不确定性的货币金额
计量不确定性,指财务报表中的货币金额不能直接观察取得而必须进行估计时,所产生的不确定性
会计估计具有如下特点
(1)会计估计的存在是由于经济活动中内在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2)进行会计估计时,往往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或资料为基础
(3)进行会计估计并不会削弱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准确性
应披露的重要会计估计
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确定
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
债务人债务重组中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有债务转成股份的公允价值和修改其他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的确定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确定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的公允价值的确定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
可收回金额按照资产组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确定的,确定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方法; 可收回金额按照资产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确定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确定
投入法或产出法的确定
预计负债初始计量的最佳估计数的确定
承租人对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出租人对未确认融资收益的分配
会计估计变更的概述
会计估计变更的概念
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
会计估计变更的情形
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
取得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辨析
会计估计变更,并不意味着以前期间会计估计是错误的,只是由于情况发生变化,或者掌握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使得变更会计估计能更好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如果以前期间会计估计是错误的(如滥用会计估计),则属于前期差错,按照前期差错更正处理
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的划分
会计政策变更
会计确认的指定或选择的变更
计量基础的指定或选择的变更
列报项目的指定或选择的变更
会计估计变更
根据会计确认、计量基础和列报项目所选择的,为取得与资产负债表项目有关的金额或数值(如预计使用寿命、净残值等)所采用的处理方法的变更
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
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追溯调整法
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
步骤构成
1、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累积影响数计算步骤
1、根据新会计政策重新计算受影响的前期交易或事项
2、计算两种会计政策下的差异
3、计算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
会计政策变更的追溯调整不会影响以前年度应交所得税的变动,但追溯调整时涉及暂时性差异,则应考虑递延所得税的调整,这种情况应考虑前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
4、确定前期中每一期的税后差异
5、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2、编制相关项目的调整分录
3、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财务报表相关项目及其金额
4、附注说明
未来适用法
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应用于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或者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的方法
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
国家有规定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能追溯调整的,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追溯到可追溯的最早期)
不能追溯调整的,采用未来适用法调整
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
会计估计变更仅影响变更当期的
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予以确认。如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的改变等
会计估计变更既影响变更当期有影响未来期间的
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及为未来期间予以确认。如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的改变等
前期差错及其更正
前期差错概述
前期差错,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以下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或错报
1、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
2、前期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
包括情形
计算错误
应用会计政策错误
疏忽及曲解事实
舞弊
固定资产盘盈
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不重要的前期差错更正
采用未来适用法更正
重要的前期差错更正
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际可行的除外
追溯重述法的会计处理与追溯调整法相同
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
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 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应当一并调整
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
企业应当在重要的前期差错发现当期的财务报表中, 调整前期比较数据
对于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乏间发现的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及报告年度前不重要的前期差错, 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9 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规定进行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调整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利润表的本年数等
对于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报告年度前期重要的差错, 应调整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利润表的上年数等
在实务中, 会计估计变更与前期差错更正有时难以区分,尤其是难以区分会计估计变更和由于会计估计错误导致的前期差错更正。企业不应简单将会计估计与实际结果对比认定存在差错
如果企业前期作出会计估计时, 未能合理使用报表编报时已经存在且能够取得可靠信息, 导致前期会计估计结果未恰当反映当时情况, 则应属于前期差错, 应当适用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
如果企业前期的会计估计是以当时存在且预期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为基础作出的, 随后因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而变更会计估计的, 则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应当适用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
前期差错更正的披露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前期差错更正有关的下列信息
( 1 ) 前期差错的性质
( 2 ) 各个列报前期财务报表中受影响的项目名称和更正金额
( 3 ) 无法进行追溯重述的, 说明该事实和原因以及对前期差错开始进行更正的时点、具体更正情况
在以后期间的财务报表中, 不需要重复披露在以前期间的附注中已披露的前期差错更正的信息
总结
会计政策变更
追溯调整法
能追溯调整的,采用追溯调整法
调整分录中涉及损益的事项通过“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核算
未来适用法
不能追溯调整的,采用未来适用法调整
会计估计变更
未来适用法
难以对某项变更区分为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估计变更的,应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前期差错更正
追溯重述法
重要的前期差错更正,采用追溯重述法,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际可行的除外
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 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应当一并调整
调整分录中涉及损益的事项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未来适用法
不重要的前期差错更正,采用未来适用法
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