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国际政治与经济
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着社会生产力发展。
编辑于2022-08-16 20:34:59 江苏省国际政治与经济
各具特色的国家
国家是什么
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
性质
本质
职能
代议制(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
民主与专政
国体与政体
行政、立法、司法:政权如何组织?(横向)
关系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
一个国家的政体不是一成不变的
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社会习惯,发展程度等都是影响政体的因素
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的管理形式(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重要性
必要性
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和职权范围
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关系
产生?监督?负责?
议会制(英、德、意、日)
总统制(美、俄)
半总统制(法)
政党
产生:阶级
地位
主要目标
执政
致力于推广某种政治思想,维护某种政治利益
主要手段:参加选举
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
利益集团
含义
地位
特点(合法)
途径:游说、宣传、助选、集会游行、司法诉讼
作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
国家的结构形式
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纵向)
国家主权
重要性(含义+地位)
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对于存在的法理依据,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利
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觉的最高权威
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基本权力
独立权
管辖权
平等权
自卫权
中央与地方
中央
权力范围
负责事务
地方
权力范围
负责事务
国家结构形式
单一制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复合制
联邦制
邦联制
影响因素
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是基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统一与完整,保障国家管理的有效与便利等方面的考虑
是阶级、民族、历史、文化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无论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形式,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始终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世界多极化
多极化趋势
世界主要力量(中国力量的崛起)
主导、领导❌积极✔️
国际关系
含义
基本形式
竞争
合作
冲突
实质:以惊喜军事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主要方式
规范:国际法
主要因素
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决定性因素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任何国家都不应以本国利益为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内政,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的行为,是非正义的,错误的,应当受到谴责和反对的
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国家维护自己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维护国家利益的有力保障是强大的国家实力(我国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国家实力)
和平与发展
当今时代的主题
促进因素(3)
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主要障碍
如何推动:各国应维护以联合国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和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坚决反对挂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合理公正的方向发展
国际关系民主化
中国的外交
决定因素:国家性质与国家利益
主要内容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外交思想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政治(伙伴关系、俄罗斯……)
安全(维和行动、双规思路、核安全支持IEAE……)
经济(亚投行、西部大开发、上合组织……)
文化(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汉语桥……)
生态(《昆明宣言》、碳达峰……)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
含义
主要表现
生产全球化(生产领域)
贸易全球化(交换领域)
金融全球化(投资领域)
影响的主要因素
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
重要载体:跨国公司
含义
目的
投资方式
影响(积极+消极)
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机遇
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着社会生产力发展
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自身经济发展
挑战
发展不平衡问题
不确定性和风险加剧
应对: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既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又要勇敢迎接挑战,同舟共济,实现合作共赢
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
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完善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观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原因
进程
国策
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
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受益者
贡献者
体现
继续推动
中国将以更开放的姿态,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中国奉行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积极参与经济全球经济治理和规则制定
我国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繁荣
国际组织
含义
地位
分类
成员性质
政府间国际组织
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地理范围
世界性国际组织
区域性国际组织
职能范围
一般性国际组织
专门性国际组织
机构
产生
积极作用
局限性
联合国
地位: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他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产物,是人类为和平与发展长期努力的结果
原则(6)⭐️不得干涉任何属于国家内政的事物
主要机构
作用
联合国改革
(综述)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成就
联合国作为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在保障全球安全的国际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发展和平与人权并列为联合国工作三大支柱
联合国作为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是集体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的有效平台,应该继续成为维护和平的使者,推动发展的先驱。联合国的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区域性国际组织
欧盟
区域一体化程度最高
地位
一体化进程
现状
与中国关系
亚太经合组织
亚太地区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
地位
一体化进程
现状
与中国关系
东南亚国际联盟
亚洲最令人瞩目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地位
一体化进程
现状
与中国关系
非洲联盟
非洲最重要的区域性合作组织
地位
一体化进程
现状
与中国关系
中国与国际组织
历史演变
地位
作用
建设性
中国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中国是联合国改革最早倡导者和有力支持者之一
中国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二十国集团
新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
成立背景
地位
集团成员
与中国关系
金砖国家
新兴事物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机构
成立时间
平台性质
金砖精神与合作理念
与中国关系
上海合作组织
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合作组织
地位
贡献
与中国关系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中国倡议成立的多边金融合作机构
成立背景
作用、运作原则、目标
与中国关系
特点